Skype和eBay這樁轟轟烈烈的婚姻,現在看來并不十分幸福。
王子娶了灰姑娘后,童話故事結束了,但現實還得繼續。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被大換血的Skype已改初顏,卻仍不可避免地成為了eBay的包袱。現在看來,此樁收購對于雙方更像是一個錯誤。
四年前,Skype以一種破壞性創新技術公司的角色誕生了。它所提供的免費而高質量的網絡電話,使其擁有了大批擁躉而迅速走紅。當時媒體對它的報道中,充滿了贊美和驚喜,認為其對于傳統電信業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
但是,2005年10月,當eBay對外宣布以41億美元的“天價”(其中26億為預付的現金和股票形式)收購Skype時,還是著實令許多人吃了一驚,因為他們看不到Skype對于eBay的價值在何處。來自投資方的反應更是如此,自此次收購之后,eBay在美國的股價已下跌了15%。
事實上,這種懷疑論調一直伴隨著eBay對Skype的改造。而eBay高層與Skype原班人馬之間不和的傳聞也已非業內的秘密。盡管eBay對此矢口否認,但事實終究勝于雄辯。據業內人士計算,在收購之后,原Skype的40位高級管理人員中已有18位被解職。而在改造Skype的過程中,eBay也先后多次調整了Skype的總裁人選。就在剛剛過去的2006年12月份,eBay又任命了原Skype首席市場執行官Henry Gomez為Skype新的總裁,而原來任這一職位的Alex Kazim將于2007年1月重返eBay母公司,其實后者也是于2006年7月才從Rajiv Dutta(現為Paypal總裁)的手中接過這一職位的。
在eBay對外發布的公告中,對短短5個月再次調整部署的解釋是,Henry Gomez更為熟悉Skype業務,該任命有利于該公司的下一步發展。但事實上,Gomez在eBay的資歷要遠勝過其在Skype公司渡過的光景。與此同時,Skype的原創始人之一Niklas Zennstrom,仍舊擔任該公司的聯合CEO一職。但他對自己的地位卻感到擔心,曾在采訪中表示:“人們以為我在Skype可以待上二十年,而我自己看到的任期可能只有三年。”
這個由他一手締造的創新公司似乎早已喪失了當初的活力。eBay在努力把Skype打造成一個商業化的公司,但結果是,這既沒有讓Skype一如多年前人們預言的那樣,成為傳統電信公司的殺手,也沒有為eBay自己賺得可觀的利潤。也就是說,eBay投進了數十億美元,卻看不到任何投資回報。
因此,eBay不得不使出了另一個招數。2006年12月,Skype推出了3.0版,在增加了許多功能的同時,Skype也對外宣布,將結束長期以來的“免費試用”,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開始提供每年支付29.95美元費用的無限制通話服務。顯然,eBay開始急于從Skype中收回其高額的投資,但業內分析人士對其收費的決定并不十分看好,盡管29.95美元的年費并不昂貴,但讓習慣于免費的用戶改變思維顯然并不容易。
而Skype在經歷了收購后初期的高速增長之后,發展也趨于緩慢。據該公司發布的數據,在截至2006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其通話分鐘數首次出現了負增長,由第二季度的71億分鐘下降為66億分鐘,下降7%。
這讓人們擔心,Skype會成為下一個網景。在由它開辟的這個戰場中,已經涌進了許多后來者,對其構成威脅,其中不乏微軟、Google等大型互聯網公司。另一方面,盡管eBay也在極力把Skype融入其電子商務平臺之中,但其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Skype最大的用戶市場是在亞洲和歐洲,但eBay最大的市場卻在美國。“eBay對于Skype的管理是令人失望的。”來自Piper Jaffray投資銀行的一位分析師如是說。該銀行對eBay的評級為“低于市場表現”。
顯然,這種結果對于Skype和eBay而言都不是樂觀的。盡管eBay沒有對外透露其在Skype身上的損失到底有多少,但Skype已經被證明是那種“最富創新、卻最難找到盈利模式”的技術,而成為了eBay的一塊燙手山芋。另一方面,被磨光了激情的Skype或許也沒有想到一筆天大的財富帶來的卻是更多的羈絆。目前,Skype的兩位原創者又開始了新的創業之旅,其開發的一個網絡電視項目又開始受到業界的關注。
現在看來,對于創業公司而言,一躍而成為Google的時代早已過去了。不管是Myspace、Youtube、Skype,還是Facebook,或者下一個未知的闖入者,面對他們及其收購者的都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