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爺爺,山的那邊是什么啊?”
“是大海”
這是我小的時候讀過的一篇文章里的對白,那篇文章的標題、內容和作者我一概記不起來了,惟獨這句對白無聲無息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使我一有空的時候就開始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默想海的模樣,遐想在海邊漫步的情形,并祈盼能夠去看看真正的大海。不知不覺的,這個默想便成了擦拭祈盼的工具,讓看海的念頭一直在心里熠熠生輝。
人們都說心誠則靈。沒有想到這句話在我這兒應驗了。可是,當夢想快要變成現實的時候,總讓人患得患失,直到坐上飛機穿越云層,沉甸甸的夢想隨著厚厚的棉襖被擰在手上的時候,才踏實的感覺到這一切都是真的。我興奮地想大聲的對所有人說:“我就要看到大海了!”
我們到的時候,天色已晚,安排的住宿就在海邊,可導游告訴我們說:“這里的治安狀況有點復雜,最好早點休息,不要到處走動。”其實我知道自己相貌,無論是正面還是背影都不會引起他人有任何犯罪意圖的,是一個有絕對安全自信的人。但是,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我還是聽從了導游的安排。躺在床上,耳旁不停地傳來海的聲音“嘩!——嘩!——”抑揚頓挫像是在演講。一直以來,我所見的大河、小溪、山泉等發出的聲音都是“嘩啦啦”的,像在唱歌。沒有想到,未曾謀面,先聞其聲的大海,就讓我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二
海風,輕輕地吹在臉上,暖暖的,象愛人的手在輕撫臉頰;風中還有一種腥腥咸咸的味道,象愛人準備的豐盛的午餐,我微閉雙眼享受著這一切。
導游說:“穿過這道門就能看見大海了。”聽到這句話,我的呼吸頓時變得急促起來,想著馬上就要見到我日思夢想的大海了,我有一點手足無措了,我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它,那感覺,就像第一次見面的男女朋友。
穿過一片椰樹林,我終于看見了寬闊的平靜的藍色的大海,我加快步伐想奔它而去,可金色的海灘黏著我的鞋,使我步履艱難。我干脆赤腳前進,結果腳輕如燕。原來坦蕩的大海不喜歡人們有隔閡的親近。
三
海浪悄悄的向岸邊移來,到了你的面前,突然一聲“嘩!”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就像一個小孩,只要認準了一個游戲,哪怕這個游戲很簡單,他也會津津有味地一遍又一遍地玩耍。我站在淺海中,和海浪玩著這個游戲,整個人頓時變得單純而又快樂。
此時的大海,像一位童心未泯的長者。海邊的貝殼,就是它記憶的碎片。我漫步海邊,拾起這些碎片,想拼湊出大海的故事,可那些貝殼就像一組密碼,令人無法破譯。
導游為了讓我們對大海有更深刻的認識,帶著我們來到了江與海的分水嶺。在這里,一邊是靜謐的、從容的大江,一邊是氣勢磅礴的、充滿激情的大海。在這里,靜與動、柔與剛結合得完美無缺。在這里,將大海的剛毅、壯闊、充滿力量的美推向了極致,這種美讓我驚心動魄,讓我無法呼吸,讓我忘記自我。在這里,我聽到了一曲有著巨大感染力的交響樂,一組涵容了深刻意蘊的壯麗詩篇。
面對大海,不管是站著的還是坐著的人們,明明是高于海平面的,可看起來總是很渺小,小得只是它生命華章里跳動的音符。
四
就要離開了,依依不舍的眷念使我對長期生活在海邊的人們橫生一絲嫉妒。我嫉妒他們可以隨時聞及大海的絮語,我嫉妒他們可以隨處俯拾海天一色的自然長卷。
就要回到大山了,那種開門見山的生活也許將再次擦拭我看海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