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一定程度上驅動資金流入香港,令港元利率偏軟,營造了極為寬松的貨幣環境,創造了可觀的股市財富效應,加強了高增長的可持續性。
2007年3月8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7.74關口,以7.7386創匯改以來新高。這是進入2007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第15次創出匯改以來新高,兩個多月的升值幅度已接近0.9%。而去年,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的幅度為3.349%。同時,人民幣兌港元的匯率也創了新高,100港元兌99元人民幣。近期,香港市民及社會人士高度關注人民幣升值對香港可能產生的影響。

上一次較引人注目的發展約3個月之前出現。2007年1月11日,匯市突破7.8元人民幣兌1美元的關口,之后升勢持續;最終港元兌人民幣亦跌穿1:1,創出13年來歷史新高。
據媒體在2月初引述權威經濟報告指,雖然人民幣升值,港元市場運作仍然正常,香港金融管理部門毋須入市干預,亦不應高估匯率因素對通脹的影響。報告認為,人民幣升值一定程度上驅動資金流入香港,令港元利率偏軟,營造了極為寬松的貨幣環境,創造了可觀的股市財富效應,加強了高增長的可持續性。
由于輸往內地的港產品出口只占整體出口的1.6%,而中國又是香港轉口貿易最主要的目的地,報告認為人民幣溫和升值,對香港商品貿易的影響可能只為中性。
港人留港消費 增行業競爭力
然而,內地訪港旅客的購買力會增加,而港人留港消費的意欲亦會提高,香港貿易、運輸、金融等服務業的競爭力會隨著匯率的相對變動而上升。
至于人民幣升值導致進口通脹壓力增加的問題,報告指出,雖然去年人民幣兌港元升值達3.6%,但香港的平均通脹水平僅為2.0%,故毋須高估人民幣升值對整體通脹的影響。
報告提醒人民幣升值會對部分在內地從事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毛利率本就不高的出口生產港商構成負面影響。未來不僅內地企業和個人要學習應付匯率風險,在內地投資的港商和香港本身亦要面對這一新挑戰。
人民幣“貴過”港元早已經成為事實。在內地,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區,很多居民手上都擁有不少港元。而面對港元的“價值縮水”,積極地對港元理財成了很多人的迫切需求。
個人理財專家在接受訪時認為,為了規避港元貶值的匯率風險,內地居民可以選擇購買包括由銀行推出的掛鉤香港資本市場的相關港元理財產品。同時,也有專家指出,購買金融機構推出的各類港元理財產品時,應注意挑選較短期限的港元理財產品。如果人民幣在未來半年內升值速度加快,那么投資者獲得的那些港元投資收益,可能還抵不過兌人民幣的匯兌損失。
人民幣兌港元1月中時已為1:1,令市場擔心港元地位不保。不過,角色相當于中央銀行行長的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在香港立法會會議上表示,人民幣升值只會構成心理影響。即使人民幣匯價較港元高,也沒有特殊意義,英鎊也較美元高,不代表英國經濟較美國好。他重申,即使人民幣呈強勢,但其波動性大,故港元將繼續與美元掛鉤,更何況香港與美國經濟的同步性較高。
任志剛說,人民幣升值只會產生心理作用,對香港有利,因為內地對香港的需求及消費也隨之增加。任志剛預計,由于內地宏觀調控和人民幣升值均對香港股市影響較大,因此2007年的金融市場表現仍將會如過山車,大幅波動。他提醒香港市民要作準備,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
對于人民幣匯率預期,市場普遍預期人民幣2007年將再升值4%~5%,而星展香港銀行估計人民幣今年將再升值6.2%。該行環球金融市場部高級經濟師梁兆基認為,貿易順差令貨幣供應上升,內地在“水浸”情況下料需加息,人民幣亦會持續升值。
不過,專家意見也不盡相同。渣打香港經濟師許長泰表示,隨著內地將人民幣匯率機制逐步靈活化,估計未來6~9個月,內地金融管理機構可能將人民幣匯價波幅擴闊,不過,由于內地擔心人民幣升值過急,會引起炒賣問題,預計2007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只會維持溫和約3%~4%水平。
人民幣近期持續升值,對香港已產生一定沖擊。據媒體報道,不少香港商戶對羅湖商業城更改合同,規定以后租金要以人民幣繳付的做法表示不滿。過去10年間,深圳羅湖商業城的商戶一直以港幣交納租金,而從現在開始,他們必須以1:1的匯率改用人民幣了。因為人民幣升值的變化,一間60平方米的商鋪,每月可能就要為此多支付近200元的費用,許多商戶表示不滿。
據報道,人民幣升值令在珠三角設廠的港資玩具廠商叫苦不迭。深圳年初舉行歷來最大規模的“買家專場采購會(玩具類)”,包括家樂福及眾多歐美采購商都有到會。但不少與會的參展港商指出,人民幣升值對外銷企業造成很大影響。天基實業總裁成偉倫稱,同行中已有幾十家工廠,由于無法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壓力,紛紛倒閉。廠家直言,惟有提升自己產品的設計能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擺脫純粹依靠價格優勢來獲取訂單的模式,才能繼續發展下去。
港輿論多反對港元與人民幣掛鉤
人民幣上升不停,已超過港元匯率,意味著港元變相貶值,有市場人士建議港元與美元脫鉤,改盯住人民幣匯率。但至今香港輿論多傾向反對在現階段將港元與人民幣掛鉤。
有經濟分析員預言,未來5年內,香港很可能會調整23年來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改以一籃子貨幣維持固定匯率,甚至為了反映與中國經濟發展間息息相關的脈動,進一步與人民幣維持固定匯率關系。他們認為,與人民幣掛鉤前,港元可考慮效法新加坡,與多個主要貿易伙伴的貨幣掛鉤,例如人民幣、日圓、歐元及美元等,以一籃子貨幣掛鉤維持固定匯率。
不過“聯系匯率之父”的景順集團母公司AMVESCAP集團首席經濟師祈連活較早時便力挺聯匯制度,預期香港長遠而言仍然維持港元與美元掛鉤。祈連活年初時在香港表示,美國主導全球經濟發展的情況短期內不會改變,香港是外向形經濟體,故港元與美元掛鉤切合經濟發展的需要,而若與人民幣這樣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幣種掛鉤,匯率政策就會變得復雜,透明度亦會降低。
他相信,除非人民幣可完全自由兌換,否則對港元仍有需求,港元的地位亦不會改變,“聯系匯率即使到2047年也沒有必要改變。”
在香港,近日有立法會議員在會議上質詢為何不考慮將港元與人民幣掛鉤。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強調,目前港元地位穩固,而香港與美國經濟的同步性大于內地,加上人民幣未可自由兌換,所以目前港元仍然適合與美元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