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市場經濟,凡事都要講規則,講規范,講法治,講德治。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園,強調的是規則的重要性。
這里的規則、規矩、規范、法制等等,當然是指的明規則或顯規則,即條文清楚、含義明確、公開透明、操作性強,人人都應遵守的法律、規章、紀律、原則、精神等等之類。一個國家、一個組織、一個企業,其經營管理或治理的規則體系愈是科學、合理、周密、健全,并被嚴格執行,其法制化程度就越高,其民主、文明、進步的程度就越高,其未來的趨勢就愈可預見,因而其發展的持續性也就愈有保障,這是法制化的生命力之所在。
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社會組織或企業本來有不錯的一系列法紀、制度和規范,卻并未嚴格地執行,或者在執行中被七折八扣之后變得面目全非。在這些組織和企業里,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這些公開的明規則,而是與之相反的、暗中流行的許許多多的潛規則。如以言代法、裙帶關系、弄虛作假、欺詐謀利、損公肥私、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勾心斗角、賄賂通關、跑官要官等等潛規則,是上不得臺面的,只能存在于信奉者的頭腦中,并通過他們在暗箱操作中貫徹執行。
事實證明,在潛規則盛行的地方、部門、行業、單位或企業里,法律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民主的力量、科學的力量、正義的力量,都會被削弱、被扭曲,甚至被踐踏。因此,要依法治國、治企,以德治國、治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建設,就必須認清潛規則的危害,縮小其勢力范圍。
潛規則是不良規則。它使黨和國家的良法、良政和為民良策在隱秘的暗箱操作中變為惡法、惡政和害民之策,使各種不正之風、違法犯罪行為在黑暗中蔓延壯大,以致使一些地方、部門、單位或企業成了貪腐的淵藪和不正之風的大本營。
潛規則是惡劣文化。它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使社會公共道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遭受嚴重的腐蝕、污染,甚至使一切真善美德性的源泉干涸。
潛規則是企業經營管理和文化建設的腐蝕劑。在強調民主管理、依法治理、三公原則、制度化生存的現代條件下,潛規則使經營管理和企業文化的顯規則失靈失效,使企業的信息失真、戰略混亂,“辦公室政治”泛濫,拉幫結派盛行;使員工對組織的信任度和各種規則制度的信任度大幅度降低;使組織功能在充滿互相猜疑、互相傾軋、互相防范、互相明爭暗斗的巨大內耗中衰竭。
潛規則是滋生損公肥私、損人利己行為的溫床。一般而言,顯規則維護的是整體利益與部分利益、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平衡,是維護并體現“三公”原則、合乎法律和道德的利益;而潛規則相反,以損害這些利益的平衡及法律道德原則,并使之轉為私人利益、部門利益和小團體利益。
因此,無論從依法治國、以德治國、建設和諧社會來說,還是從依法治企、以德治企、建設和諧企業促進可持續發展來說,都必須下大力氣破除潛規則,健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