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是,到2010年基本完成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據此,李榮融主任在國務院國資委于2007年1月5日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工作報告中,鄭重下達了中央企業第二個任期必須努力實現三個方面的目標任務。一是從現在起到2010年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目標基本實現;二是從現在起到2009年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的目標基本實現;三是中央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針對“兩個實現,一個增強”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等話題,記者重點采訪了參加全國兩會的部分“精英”們。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黨組書記、副總裁張富生:
為順利完成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中央企業第二個任期必須努力實現三個方面的目標任務,中遠集團一是堅持以思想政治建設為先導,更好地履行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中遠集團是我國遠洋運輸事業的排頭兵,中遠船隊是海上“浮動的國土”,承擔著國家重要戰略物資運輸、維護國家戰略安全、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任務,具有點多、面廣、線長、人員高度流動分散、涉外性強、工作十分艱苦、危險等特點。發展壯大遠洋運輸事業是黨中央對中遠集團的明確要求,也是我們各級領導班子的神圣使命。因此,我們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不斷強化各級領導班子的政治責任。
二是堅持以能力建設為關鍵,更好地履行國有企業的經濟責任。我們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企業改革發展實踐,著重提高領導班子的四種能力。 進一步提高戰略決策能力,把握發展的主動權。進一步提高市場開拓能力,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進一步提高精益管理能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進一步提高防控風險能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近兩年來,中遠生產經營和效益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集團連續兩年在國資委業績考核中獲得A級。
三是堅持以構建和諧企業為重點,更好地履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把構建和諧企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強化領導班子的社會責任,“做對社會負責任的員工,創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只要這樣堅持抓到底,就不怕完不成國務院國資委交辦的艱巨而光榮的任務。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張偉: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緊緊圍繞國務院國資委“兩個基本實現,一個明顯增強” 三年目標,認真分析形勢,找準差距,確立目標,制定措施,迎難而上。制定出切合公司實際的“兩個基本完成,一個力爭達到” 的三年奮斗目標,即:工業系統以股份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改制基本完成;商貿系統股份制改革和整體上市階段性工作基本完成;在穩定現有銷售規模并逐年增長的基礎上,銷售利潤率力爭達到1%。
為實現總公司三年奮斗目標,制定了多項具體保證措施:積極開拓路內外市場,提高贏利水平。推進體制改革,加快工業改革改制,啟動整體上市,全面完成生產經營指標。圍繞理順經營關系,著力培育核心競爭能力。完善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水平。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大力塑造中鐵物資品牌。加強黨的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為總公司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全國政協委員、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張維民:
我們國防工業多年來在國務院國資委、國防科工委、財政部、勞動保障部的支持下,國防科技工業縮小規模,這個任務的第一步已基本完成。國防工業破產關閉有200多家企業,安置了100萬下崗工人,國企的改革、減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軍品投入的增加又帶動了產業的發展。軍民高技術的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展望未來 前途光明,但隱憂不少;國家重視,投入很大,但企業還有很多的不足。主要有兩點:一是要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參與到國際性競爭當中,縮小與世界高科技水平的差距;二是民品生產規模小,民用產品的生產能力要提高,進一步加強軍民結合,加大軍民通用技術的發展,在軍品需求不高的情況下保持企業的自身發展,必然要求擴大民品生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原總經理、黨組書記王德臣:
國資委對國有企業的定位很明確,國家安全,經濟命脈,產業支柱。國有企業應為國分憂,急國家之所急,做那些投入大、有風險,但對未來有重大意義的產業。如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研究等。國家經濟就是以公有制為基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國有企業領導人必須堅定搞好國有企業的信心。溫家寶總理提的四條: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出資人到位,建立預算制度,進一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已經很明確了。
要正確看待國有企業,接受全民監督,但不能說是民營取締國有企業就能把國家經濟搞上去。國有企業—要加大創新,引領時代潮流。二要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增強職工的榮譽感,使之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三要深化改革,制定規則,在國資委的監督下,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搞好國有企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原總經理、黨組書記劉高倬:
軍工集團的世界趨勢是整合,當初將軍工分開是必要的。一成立集團,我們就提出兩個轉變:一是由政府向真正意義上的企業轉變;二是適應計劃經濟向適應市場經濟的轉變。解決翻牌公司問題,是有積極意義的。我們現在正在享用它的好處。現在國家要整合資源,形成拳頭,要內部競爭,還要國際競爭。
內部競爭必然出現重復建設,兩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才能競爭。不要用計劃經濟的手段拉郎配,不要用行政方式合在一起,不是簡單合并,是整合,產業力量專業化,形成拳頭。通過市場方式做好這件事。市場經濟條件下,軍工企業要解決企業的公開性和保密性問題。
在記者的建議下,劉總津津樂道地談起了一航的企業文化建設:一航在1999年組建時就提出企業文化建設,提出的動機:一是在企業中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發揮作用,首先第一點就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不可動搖,用我自己的話說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進入主戰場,圍繞企業主要使命開展工作。這樣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如何開展呢?就是通過文化建設。二是 文化建設作用,我認為就是二點:一是氛圍;二是習慣。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規范化制度變成員工的自覺行動。企業管理要法治也要規范,將這些規范變成員工的自覺行動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了。三是當時組建集團,是先有子公司后有母公司,如何凝聚人心,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吸納我們企業好的思想,好的習慣,好的氛圍,同時還要創造我們集團共有的習慣共同氛圍,把我們無形的心凝聚在一起。當時成立時,就有繁重的任務下來,很多專家認為我們不能完成。我們發揮愛國主義熱情,凝聚人心,從而為完成任務提供了保證。這就是文化的力量。提出了航空報國、追求第一的理念,積極進取、志在超越的質量文化,一直堅持到現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新華:
我們公司去年年底總資產1650億元,利潤111.2億元,營業收入940多億元。今年要超過2 000億元資產,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
在去年有了突破性進展的基礎上,今年重點 在三個方面努力工作:一是強調團隊精神,集體領導作用,群策群力;二是強調創建實業型、生產型、創新型的現代企業制度;三是強調以科學發展觀來統領企業的一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控制力。善于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來管理企業,在行動中學習,在學習中行動,在行動學習中提高執行力,把老牌國有企業做實、做強、做大、做長久,堅決完成“兩個實現,一個增強”,讓國務院國資委放心,讓職工群眾滿意!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吳明熹:
俗話說:“當事者迷,旁觀者清”。記者采訪了“局外人”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吳明熹,請吳副主席站在民主黨派的角度上,展望一下國有企業下步發展的前景。吳副主席說,社會主義國家還要以公有制為主體,還要發展國有大中型企業發揮骨干作用。去年我們視察大慶石油很有感慨。他們每年向國家提供5000萬噸石油,采油技術不斷改進;現在是采用第三代生物采油技術。我認為,國有企業應在自有知識產權上下大功夫,研發先進技術。第二個就是要留住人,用好人。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定要重視人才培養、發現、使用。對以前退休的一些特殊人才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余熱,他們是國家培養起來的,有見識,有能力,要給他們發揮能力的機會。第三,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引進資金,引進機制。第四堅持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用文化凝聚人心,用文化激發活力,用文化使企業更有生命力,這樣中央企業就不怕完不成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