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 水
無水不湖,南湖因水而名。由此道來,在觀賞完南湖綠色的山川之后,就不能不用心地品嘗“一湖碧水閃明鏡,四面青山展畫屏”的南湖之水了。
初臨南湖,總覺得南湖雖美,但略顯矜持含蓄,不肯把自己清秀碧綠的容顏輕易地展現(xiàn)給游人。是的,南湖的水遠不像平原上坦蕩外露的湖水那樣,急不可耐地向游人展現(xiàn)自己全部的容顏。南湖水總是有意地與游人拉開一定的距離,讓游人在急于看見又一時看不見的急切等待中,在登完一百三十九個臺階后,南湖如鏡的碧水,才豁然迎候在游人的面前。
試想,假如南湖的碧水,遠遠地就讓游人看得個一覽無余,而缺少了欲見不能的嬌情,那么,南湖的水也就失去了許多特有的魅力,游人也就不會獲得登高之后,猛然間目睹到南湖碧水時的樂趣了。
南湖的水,深居青山環(huán)抱的山林中,蘊含著源于天地的自然精氣,得益于山泉的喂養(yǎng),因此,無論怎樣看去,總是靜得安詳,深得碧綠,找不出絲毫的浮躁之感。不論游人的心中有多少煩悶與不快,只要你肯把疲憊的目光交給南湖的水去撫慰,你心中有南湖水,南湖水中有你,此時此刻,你便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南湖人了。
水不在深,妙有曲折。我所看到的許多湖水的水面,多呈一兩片規(guī)整的水域,而南湖的水,卻被曲折有致的山頭分割成了有方有圓,有窄有闊,相互連接,姿態(tài)迥異的水面。相比而言,前者湖水雖然寬闊,但卻缺少了湖水本應有的多變、靈動的趣味;后者湖水恰恰打破了前者的規(guī)整格局,因而愈發(fā)顯示出開合有序,豐富多變的風韻來。
相約幾位好友泛舟湖上,可領略到碧波蕩漾,青山遷移的美妙。漫步湖邊山林,可瞰視湖光山色、渾然天成的湖中之景。駕一葉方舟垂釣于湖水之上,可獨享寒江獨釣的野趣。
南湖多情的湖水,為所有游人營造了一處生長快樂與輕松的自然樂園。無論你是首次光臨南湖的遠方客人,還是多次造訪南湖的老朋友,南湖的水,都能使你得到盡情盡性的舒展。
田 園
初識南湖,總以為除了山水林木外,再無別的可供游人觀賞的風景了。其實,那僅僅是南湖整個自然風光畫廊中的一部分。如果把南湖這幅潑墨而成的自然山水畫展開來觀賞,你就會發(fā)現(xiàn),南湖總是有意地讓一些不易觀賞到的景觀,以較含蓄的方式誘發(fā)游人去尋蹤探訪。
從湖邊碼頭乘船經湖心島而上,湖面隨環(huán)湖的山勢時開時合,兩岸蔥郁的山林簇擁碧綠的湖水,造化出一個渾然天成的綠色天地。
山轉水轉,山水相連。當船頭拐向較為寬闊的湖面時,視野也豁然開朗起來。這時,我驀然發(fā)覺,在同一個泱泱碧綠的南湖,此時看到的景觀與湖中心周圍的景觀有著迥然不同的特色。興奮之余,我不禁忽發(fā)聯(lián)想:眼前的一切與陶淵明筆下為自己營造的那個美麗而神秘的桃花源,該有多么的相似啊。
船行岸走,遠處起伏的山坡上,是隨意散落的幾戶人家,黑灰色瓦房掩映在一片片郁郁蔥蔥的綠林中,從船上能看到房上的瓦片和洞開的柴門。裊裊的炊煙扯著淡藍色的云霧,隨風飄動。幾位孩童站在門前不遠的湖邊,神情專注地望著我們,幾只雞在孩童周圍高聲地叫著。
船漸行湖面漸窄。兩岸的景觀也更加清晰。金色油菜花、綠色麥田和山下的稻田,在湖水的兩岸,錯落有致地繪成一幅恬靜優(yōu)美的田園畫。應該說這是南湖自然風景中一幅不可多得的畫面,它給南湖山水的風韻中,又新增了幾份淳樸、素雅的田園之美。
如果說湖水、綠樹、青山,更多地給人以賞心悅目、怡情養(yǎng)性的精神愉悅,那么,綠樹中的瓦房,裊裊的青煙,岸邊的孩童,黃綠交織的田園,便使人更多地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所呈現(xiàn)出的樸素真切的自然之美。
這的確是我在游覽時意外的發(fā)現(xiàn)。此前,我沒想到南湖還有這么一處桃花源般的景觀。這使南湖愈發(fā)誘人多姿,也給前來的游人平添了幾許觀景攬勝的興致與福分。
蒼 松
面對南湖,除山水之外,我最為喜歡的就是南湖的蒼松了。
且不說南湖蒼松本身的特點,單就它的生態(tài)作用而言,假若南湖的八座山、六十八個山頭一夜之間被剪了“光頭”,當我們清晨起來推窗遠望,心中美麗的南湖將會是一片多么慘不忍睹的荒涼呢。那時,再碧綠的湖水,也會隨之失去往日誘人的容顏。
南湖的蒼松,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觀賞都是一件頗有情趣的事情。
隔湖水憑欄眺望,你眼里的蒼松是一片隨山勢起伏涌動的綠色林濤;它既不像黃山松那樣孤傲地佇立于可望而不可及的千尺懸崖之上;也不像公園里的松樹憑借粗壯的軀體,把蒼勁的枝葉任性地擴展。南湖的蒼松相比之下,總是給人一種極度溫和的感覺。它不乏端正獨立的傲骨,但卻能相互忍讓地聚在一起,各自守護著屬于自己的領地。我們看到一望無際的綠色林海,全都是一棵棵,一片片蒼松的樹冠,在相互緊緊依戀中簇擁而成的。假如南湖的蒼松少了這種可貴的品性,即使我們再有眼福,也難以看到眼前這一幅郁郁蒼蒼的松林綠波圖了。
南湖的蒼松,除了供游人遠處眺望,還可供有心玩味蒼松的雅士走近細細觀賞。在南湖,有許多平緩蜿蜒的小道,靜悄悄地在蒼松密林間曲直有度地向前延伸。
身處靜謐的松林中,你會領略到不同于遠眺松濤時的感受。你會發(fā)覺眼前的每一棵松樹,都有一個修長挺拔的身材;從松樹的根部直達樹冠,更沒有大小枝杈和突出樹節(jié)的干擾。每一棵樹既使生長在較為陡峭的山坡上,堅硬的品性,總使它們筆直地站在那里,笑迎八面游人。
在松林間的小道漫步,你不會被濃密的林木花草堵住去路和目光。這里翠松林立,但林間都有許多天然劃出的有序空間,彌漫著隨風飄動的花草的清香。春夏之日,在松林中漫步,你用不著擔心灼熱的陽光,因為,在林蔭小道的上面,濃密的松樹樹冠,早已把陽光過濾成林間幽幽的陰涼,讓你好心體味“松深夏亦寒”的感受。環(huán)顧林間,你或許能欣賞到一兩襲潔白衣裙,在遠處的翠林中隱隱閃動。
無論何時你來南湖,只要能感受到這種人與自然相互交流的美妙,那我們都應該首先感激南湖的蒼松了。
白 鶴
在南湖,我聆聽了許多不同音色的鳥語,但真正看到的只有白鶴。
南湖是否屬白鶴熱愛的家園,我尚不敢定論。但從自然生態(tài)意義上講,滿目青山綠水的南湖,無疑是白鶴休養(yǎng)生息、撫養(yǎng)后代的絕好地方。
是的,南湖有白鶴極喜歡的綠色林海,有白鶴喜歡覓食的湖水,有與之和善相處的鳥伙伴,有空曠安寧的飛翔空間。白鶴在南湖可盡情盡性、自由自在地從一個山頭飛向遠處的另一個山頭。還可以毫無顧忌地貼著碧綠的湖水,作一番優(yōu)美輕松的滑行表演。
南湖是大自然真切的血肉,流淌著自然樸素的情感,所以,對天地間的生靈總是溫情脈脈。
白鶴是自然界美好的生靈,也是人類極好的朋友。在它的心里,南湖一定是自己極心愛的家園了。否則,我們怎么有幸看到白鶴大大方方地在南湖的山水林木間自由飛舞呢。
我雖非白鶴,但我仍然堅信這樣的理解也許更能接近白鶴的內心。況且有關南湖與白鶴之間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相傳,南湖一農夫,幼年曾救過兩只白鶴,十九歲時,他久病不愈。一日,兩位青衣道士登門,送藥贈言:“勞作之余,多到此灣散步、寬心。”言畢化為白鶴而逝。農夫方悟:此乃仙鶴報恩之舉。隨即服藥,藥到病除。此后,他常在此地散步,與白鶴林海為伴,活至九十九,無疾而終。
美麗動人的傳說,給我們的想象作了更加感性的注解。如果確有此事,我們首先應該尊敬的是那位曾經救活了兩只白鶴的農夫。也許,是那位農夫的救命之舉感動了白鶴,從此才把自己的家落戶到美麗溫情的南湖。
責任編輯 苑 湖
海 島 陜西作協(xié)會員。在國內各大文學報刊發(fā)表散文、隨筆作品眾多。有作品被收入散文選集。現(xiàn)居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