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能否成為世界霸主,能否鞏固自己的地位,可能一開始就取決于它腳下的土地。16世紀以來的歐洲歷史證明:有些國家借助地理位置的優勢,取得一時的輝煌,同樣,因為地理上的缺陷,招致別國的攻擊,難以保住勝果。只有那些地理位置最合乎國際戰略要求的國家,才能稱霸世界。
不安穩的勝利者
15世紀末,位于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葡萄牙、西班牙,是歐洲最強盛的中央集權國家。
伊比利亞半島處于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兩個國家借助這一優勢,在探索新航道上捷足先登。在東方,葡萄牙人在新航線上建立據點,通過貿易,特別是香料貿易,大賺其錢;在美洲,西班牙人掠奪金銀,大發橫財。1580年,吞并葡萄牙的西班牙,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成為歐洲霸主。
伊比利亞半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處于歐洲和非洲、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咽喉位置,嚴重威脅到其他歐洲大國,尤其是英法兩國的安全。西班牙因此成為眾矢之的。
1588年,西班牙龐大的“無敵艦隊”與英國海軍決戰,幾乎全軍覆沒,從此,西班牙喪失海上霸權地位。
接替西班牙崛起的是荷蘭。這個低地國家,處于大西洋航道與北歐航道的交叉點,恰好位于經濟價值最高的萊茵河的河口。荷蘭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趁勢崛起。到17世紀中期,荷蘭不僅成為歐洲,甚至是世界的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特殊的地緣條件,同樣導致荷蘭的衰落。荷蘭南臨陸上大國法國,西面與海上強國英國隔海相望,英、法不會坐視荷蘭強大。17世紀后半期,荷蘭與英、法交戰多次。荷蘭的海岸是淺海,限制了戰艦的吃水深度、噸位和火力,加上海流與西風,荷蘭海軍在與英國海軍作戰中處于不利地位;在陸地上,與法國交戰時,荷蘭因為國小,人力不足,也處于下風。在英、法的夾擊下,到17世紀末,荷蘭喪失大國地位,世界進入英法爭雄的時期。
英國為什么成功
在歐洲列強的爭霸戰中,英國的輝煌時間很長,整個19世紀都屬于英國人。特別是在英法爭戰中,無論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法國都超過英國,但是,它在與英國近一個世紀的爭雄中,一直處于被動地位,最終敗給英國。這是什么原因呢?
英國是一個島國,有眾多優良的港口,只有東南臨近大陸。島國的地理位置,使英國只需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就可以實現對本土的防衛,同時,用它來保護海上交通與貿易,支援海外殖民活動。它的競爭對手法國,是一個兩面臨海的大國,與其接壤的陸地國家眾多,因此,法國不得不將陸軍建設放在首位,對海軍的投入勢必減少。而且,法國海軍力量分處于大西洋與地中海,被英國人控制的直布羅陀海峽分割開來,難以集中作戰。
地理條件使英國在英法爭雄中,處于有利的地位,只需利用大陸上法國與其他國家的矛盾,尋找自己的盟友,就可以牽制法國的兵力,取得戰略上的主動。
囚籠中的猛獸
德國是資本主義世界的后起之秀,1913年,經濟力量已經成為世界老二,歐洲老大。為了重新瓜分世界,爭當世界霸主,20世紀,德國兩次向英國的霸權提出挑戰,均以失敗告終,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的地理位置。
德國位于歐洲中部,東、西、南三面與歐洲其他國家相連(特別是西鄰陸上強國法國),只有北面有狹窄的邊界與北海、波羅的海相接。在海上,狹窄的海域,限制了德國海軍的活動范圍,容易受到英國海軍的牽制;在陸上,德國面臨18世紀的法國同樣的困境,甚至更糟。保持一支強大的陸軍,時刻警惕來自陸路的進攻,對德國而言,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但是,陸上戰線拉得越長,海軍的強弱與海上活動范圍大小,就越發成為影響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二戰中,德國在北非戰場的失敗,美國成功通過北冰洋對蘇聯戰場的支援,盟軍的諾曼底登陸等等導致德國走向失敗,暴露出德國海軍活動范圍不足的地緣缺陷。
俄國的崛起,同樣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18世紀之后,俄國領土直接面臨世界四大洋中除印度洋外的三個大洋,從理論上講,具備海軍強國的自然條件。不幸的是,俄羅斯廣袤的國土有著天然的缺陷,以至于在大部分歷史時期,它無法問鼎世界霸主的地位。
首先,俄國地處高緯度地區,缺少海軍常年活動的不凍港,嚴重削弱了俄國海軍在冬季的機動能力。其次,俄國的海岸線除了北冰洋沿岸之外,基本上不直接瀕臨大洋,要通過邊緣海,才能與大洋相通,這些邊緣海多為傳統敵國的陸地所包圍,進出大洋的通道極不通暢。因為國土面積太大,俄國各大艦隊所在海域,被陸地隔絕,彼此孤立,難以相互配合。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中,俄國海軍被日本擊敗,可以說就是這種局面造成的。
不做霸主都不行
早在19世紀末,著名的戰略學家、《海權論》的作者馬漢,比較了當時尚未脫穎而出的美國與老牌霸主英國的地理異同,認為美國也有機會成為英國那樣的全球霸主。
馬漢認為,那些掌握海上霸權,進而登上世界霸主之位的國家,具有一些地理上的便利條件:
一是可以直接面臨海洋;二是擁有深水良港,以及流經肥沃農耕地帶的巨大河流;三是沿海地區人口的適當分布;四是具有從事航海和開發海上資源的足夠人力;五是具有經商才能的民族稟賦。
而美國恰恰具備這些條件,它位于北美洲,遠離爭戰不休的歐洲,有遼闊的國土、眾多的人口,東連大西洋,西接太平洋,海岸線漫長,有發展海軍的優越地緣條件。加勒比海因為巴拿馬運河的開掘,成為一個巨大的交通樞紐。美國的南、北與相對較弱的墨西哥、加拿大相鄰,不用擔心來自大陸的進攻,有相對安全的后方。
這樣,美國可以在本土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通過發展海上力量,完成稱霸大業。不出馬漢所料,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里,美國成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霸主,至今無人能夠望其項背。這是地理環境帶給人們的啟示。可以說,世界對每個民族并不都是公平的。
(摘自《新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