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毛彥文著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7年1月出版
民國時期國務總理熊希齡夫人這本晚年寫就的自傳,如同近代史的一幅縮影,胡適、張伯苓、章士釗、陳寅恪等名士貫穿書中。毛彥文本身也曾負笈美國,獲碩士學位,后因與熊希齡之姻致力于慈善事業,1999年以102歲高齡在臺北辭世。
《為了弱者的尊嚴》
何建明著十月文藝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報告文學《為了弱者的尊嚴》歌頌的是原山西運城市紀委副書記、現任山西省信訪局副局長梁雨潤的事跡。作為《根本利益》的姐妹篇,它講述了一群生活在底層的百姓飽受艱辛,在一些腐敗和權勢的影響下,不能獲得作為國家公民的尊嚴,主人公以一位正直的人民公務員的赤誠之心,為維護百姓的基本生存權、致富權、知情權及財產權,竭盡公心,傾力為民解難的感人故事。
何建明說:當我灑淚寫完這部作品時,有種強烈的感受是:中國目前還有2600萬貧困人口、3000余萬殘疾人、2億左右進城農民工、1億3000萬多文盲等,他們中多數是今天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如何保證他們的生存尊嚴與人格尊嚴,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工作。
《安南傳》
(美)斯坦利·梅斯勒著 中信出版社 2007年1月出版
梅斯勒在書中評析了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30多年外交生涯的是非功過,并披露了眾多重大國際政治事件的內幕。作者很早就與安南結識,公往和私交均頻繁。因此他有機會深入了解安南的個性及家庭生活,描述出一個有血有肉的聯合國秘書長形象。
《國際反腐風云》
陳雷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國際反腐風云》主要通過案例以及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淺出的評述,解析反腐敗國際合作的機制和做法,從形式到內容都較為新穎。全書分上中下三編。上編為“風起云涌的國際反腐敗斗爭”,主要通過介紹尼克松“水門事件”、洛克希德航空公司賄賂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案、聯合國“石油換食品”計劃腐敗案等,說明為什么要制定《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以及這部公約與中國的關系。中編為“外逃貪官難再逍遙法外”,主要通過分析南美前軍事獨裁者皮諾切特引渡案、秘魯前總統藤森引渡案、余振東遣返案、賴昌星遣返案、楊秀珠外逃案和瑞士政府向菲律賓政府返還前總統馬科斯的資產案,較為全面地闡述反腐敗的國際合作問題。下編為“防微杜漸才是根本”,主要從預防腐敗犯罪的角度,通過介紹世界各地預防腐敗的措施和做法,全面深入地闡述如何建立避免利益沖突機制和建立健全我國的官員問責制等,還闡述了我國實施社會參與預防腐敗的綜合治理措施,確立懲治與預防并舉的反腐敗戰略,最后,就中國的反腐敗刑事法制應當如何與國際接軌提出了較為切合實際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