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可比比干,但我卻不是紂王
提起明代,不得不說說大名鼎鼎的海瑞。
海瑞(1514~1587),《明史》有傳。“字汝賢,瓊山人。”“生平為學,以剛為主,因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明神宗萬歷十五年卒于任上。
海瑞出生于一個沒落的“地主階級”家庭,先世是軍人,祖父是舉人,做過知縣。父親是廩生,不大念書也不事生產,在海瑞4歲時就去世了。孤兒寡母靠著祖上留下的十多畝田地,相依為命地過活。海母28歲就死了丈夫,但終生未改嫁,一心一意撫育孤兒。在海瑞沒有投師就讀以前,海母對他口授經書,待海瑞長大,又盡心為他尋覓嚴厲通達的先生。
明嘉靖三十二年(1544),海瑞出任南平教諭,從此走上仕途。在明代,教諭是縣一級的學政官員,工作清閑,收入微薄,大多數人都在混日子,但是海瑞卻認認真真地做起了他的教渝。他嚴格遵守禮制的規定,制定了《教約》,要求學生嚴格奉行。
嘉靖三十七年(1558),海瑞升任浙江省嚴州府淳安縣知縣。淳安為三省往來之孔道,交通發達,但山多地少,地方窮苦。地主兼并土地,逃避差稅,再加上應付過境官員所需的食物、馬匹和船轎挑夫等一干費用,弄得“小民不勝,憔悴日甚”。上任伊始,海瑞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但革除了種種弊政,還進行清丈均徭,根據實有土地面積,重新規定賦役,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由于在淳安知縣任上政績突出,海瑞一度被調升嘉興府通判,但因曾經拿辦總督胡宗憲的公子,并擋了巡鹽御史鄢懋卿的駕,終被排擠。嘉靖四十一年(1563),改調興國知縣。嘉靖四十三年,海瑞在頗為欣賞他的老上司朱衡的推薦下,出住戶部云南司主事,做了京官。不久,命運將安排他遇見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明世宗嘉靖皇帝。
當時的嘉靖皇帝已御宇40年,拒絕上朝也已經有20余年,他的主要興趣在于向神仙祈禱和覓取道家的長生秘方,海瑞經過慎重考慮(包括安排自己的后事,如托養老母,購買棺材等),于嘉靖四十四年慨然上《治安疏》,即聞名天下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海瑞的奏疏將矛頭直指嘉靖本人。海瑞批評皇帝迷信道教,妄想長生,“二十余年不視朝,綱紀弛矣。”甚至連皇帝的私生活也沒放過:“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于父子”,“樂西苑而不返宮,人以為薄于夫婦。”而且還批評嘉靖自以為是,拒絕批評,弄得君道不正,臣職不明,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海瑞告訴皇帝,老百姓們是這樣解釋他的年號的:“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并告誡皇帝“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嘉靖皇帝讀罷奏疏,狠摔于地,異常震怒。宦官黃錦卻說,此人“素有癡名”,早已置備棺木,與家人訣別,且遣散了仆人,所以他是不會逃跑的。嘉靖聽罷,拾起奏折又讀了一遍,也許是自覺海瑞說中了要害,長嘆道,海瑞可比比干,但我卻不是紂王呀。
嘉靖皇帝將奏章留中不發,把海瑞下了詔獄,但是并沒有下令如何處置。忽然有一天,獄中設酒肴相待,海瑞以為這是臨死前的最后一餐,神色不變,飲食如常。但是提牢主事告訴他,皇帝業已駕崩,新君不日即位,海大人您離出獄的日子不遠啦。不料海瑞聽罷,痛哭失聲,號哭之余,將食物全部嘔吐了出來。雖然他對嘉靖的作為有所不滿,但這并不代表不愛他的君主。“愛之深,責之切”呀。
“律法治國”的蒼涼
1567年明穆宗隆慶皇帝繼位,立即釋放海瑞并官復原職,不久之后,他又獲得了升遷。但從海瑞出獄后的安置來看,似乎頗讓文淵閣大學士和吏部尚書們傷腦筋。此時,海瑞的聲望如日中天,但是他極端廉潔和誠實的個性確實給同事們帶來了困擾。海瑞對這種不需要負實際責任的升遷并不滿意。
隆慶三年(1569),海瑞升任右僉都御史,欽差總督糧道巡撫應天十府,開始了他的另一段人生傳奇。上任伊始,海瑞制定并公布《督撫條約》。該條約是為了規范政府官吏的行政行為而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禁止奢靡、杜絕貪賄、提高行政效率、防止騷擾百姓。從應天轉駐蘇州后,海瑞針對所發現的新問題,另行制定《續行條約》。兩部地方條例一脈相承,其規定嚴明細密,具體而微,易于操作施行,具有實際意義。
這一年,江南遭受嚴重水災,糧價陡漲,民不聊生。海瑞果斷地采取了“以工代賑”的辦法,在救災賑濟的同時治理水患。海瑞招募大量災民開浚吳淞江,并親自巡視督工。由于參加治水有飯吃,而且工程搞好可以解決水患,變害為利,所以災民熱情高漲,進度很快,不到一個月就完工了。之后,海瑞又把常熟的白茆河也疏浚了,徹底治理了當地水患。
海瑞明白,農民困苦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水災,是大量的土地兼并導致了“天下之大,無小民立錐之地”的局面,最重要也最困難的工作就是地主退田,清丈均徭,推行一條鞭法。從接受小民要求退田的申請開始,海瑞走上了江南土地改革的艱難道路。
江南是當時中國最為富庶的地區,鄉官富豪勢力龐大,各種關系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他們聯手朝廷中的在職官員,甚至走太監的門路,群起攻之,交章彈劾,說海瑞“卵翼小民”、“魚肉縉紳”。內外夾攻之下,海瑞終于結束了8個月的巡撫生涯,解職歸鄉。
海瑞去職兩年之后,明神宗萬歷皇帝登基,張居正出任首輔。張居正死后遭到清算,朝廷中的人事又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張居正生前認為海瑞輕率冒進。海瑞雖不反對張居正,但卻為張居正所不喜,因而得以在反張風潮中東山復起。萬歷十三年(1585),72歲高齡的海瑞結束長達15年的清苦的閑居生活,被召為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赴任途中接到新的任命,改為南京吏部右侍郎。
再度出山的海瑞,言行一如既往。萬歷十五年(1587),海瑞卒于任上,“贈太子太保,謚忠介。”他的靈柩啟程還鄉那天,南京城里萬人空巷,商者罷市,農者輟耕,大眾夾道送殯,哭奠者百里不絕。
(摘自《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