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金融業大體上經歷了融合#65380;分立#65380;再融合的發展歷程,是銀行業從最初的簡單混合經營到高級的行業細分經營的螺旋上升過程#65377;這個過程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以美國頒布《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為標志,達到高潮#65377;國際金融業的規模經營#65380;集團化#65380;綜合化#65380;多元化趨勢是一個世界性的潮流#65377;這個潮流也裹挾著逐漸融入世界金融大環境的中國#65377;中國金融業向全能制經營漸進的過程,也許就是中國金融完全融入國際金融體系的過程#65377;
關鍵詞:全能化經營;制度變革;金融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01-0061-03
銀行#65380;證券#65380;保險業務,其業務活動的變化構成了金融機構競爭與整合#65380;金融手段不斷創新#65380;金融服務理念變革等一系列內容#65377;金融企業全能化的經營范圍跨越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業務#65380;短期信貸與長期信貸業務#65380;銀行業務與非銀行業務之間的界限,進而能夠提供全面綜合的金融產品#65377;出于追求利潤和規避風險的需要,各金融部門不可能在各自的領域內封閉發展,而是跨越部門界限以全面的金融服務參與競爭#65377;證券化金融產品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促進了銀行業#65380;證券業以及保險業的業務融通,全能銀行和銀行保險公司目前在發達國家正迅速發展起來#65377;
一、全能化經營的各種表現
1.銀行#65380;證券的業務融合
證券化與金融衍生工具的開發與運用,促進了銀行#65380;證券等多方面金融服務的融合#65377;
證券化(Securitization)是“資產的證券化”,即將貸款債權#65380;賒款債權等流動性差的資產轉讓給特別設立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由SPV發行證券,使資產以證券形式發生流動,指的是將無流動性資產轉化為有流動性證券的金融技術#65377;
不良債權問題深化促使資本證券化成為不良債權的處理手段;同時,企業的融資渠道開始多樣化,多數企業選擇比發行債券成本更低的證券化商品;技術的發達,在數據處理#65380;統計處理等方面以較高技術支持證券化發展#65377;資產證券化為金融機構帶來了新的商機進而能夠得到金融機構的大力推動,一方面,投資銀行積極為企業設計與需求相適應的證券化商品,參與商品的發行承銷;另一方面,銀行利用對企業貸款債權的證券化,既保證了自有資產比率,又可通過債權轉化獲取手續費收益#65377;
金融衍生工具也是發源于美國傳播于全世界的金融技術之一#65377;金融衍生工具是從股票#65380;利率#65380;貨幣等原資產派生出來的金融商品,其價格的形成取決于原資產價格,代表性商品有可轉債#65380;期權#65380;期貨等#65377;在投資銀行業務中,與金融衍生工具關系最為密切的是二級市場的自營與經紀業務#65377;
融資#65380;投資和金融機構出于控制風險的需要,開發出以套利交易為主要內容的衍生工具#65377;同時,電腦技術#65380;定價理論和信用評價技術的發展為衍生工具的運用和普及提供了條件,使衍生工具得以迅速發展#65377;
2.保險業的證券化
保險企業對于收入及利潤的追求以及市場經濟對于金融資源配置的客觀要求,都促進著保險業金融功能的增強#65377;
保險投資是保險產品創新的重要方面,面向保險投資業務開發的現代非保障型新險種如分紅保險#65380;變額保險#65380;萬能保險不僅具有保障功能,而且具有投資功能,是一種介于保險與證券投資的金融工具#65377;
保險基金投資入市業務,即保險基金要在適當時機,積極進入股票市場#65380;債券市場等資本市場,以有效地盤活保險基金#65377;保險基金在進行債券交易安全基礎上的贏利性,會進一步擴大保險公司經營的業務領域,為保險公司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提供了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保險公司的抗風險能力#65377;
全球養老保險基金規模的日趨龐大,其在金融市場投資的規模和影響力都超過以往任何時代,進一步在廣度和深度上強化著保險與銀行及證券業的融合趨勢#65377;
3.銀行業與保險業的業務融通
隨著市場金融結構的迅速變化,銀行業與保險業之間出現了一種新型關系:即由原先的各自平行發展轉變為相互滲透#65380;相互融合,各自在金融市場中的角色和作用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65377;Bankassurance(銀行保險公司)已經在觀念領域為人們所接受,銀保融通的趨勢已經成為世界金融保險市場中的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經濟現象#65377;
4.全能銀行
全能銀行可以提供幾乎所有的銀行和金融服務,如貸款#65380;存款#65380;證券#65380;支付清算#65380;外匯#65380;代理保險#65380;租賃與咨詢等業務#65377;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金融機構努力拓寬自己的服務領域和提供便捷的服務手段,各金融機構有實現相互融合的強烈動機,現代通訊和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為這一融合以及通過融合降低成本提供了技術保障;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和市場融資的“脫媒”現象,使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已無法適應金融市場發展的新需求,同時,金融創新的發展為突破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和證券業務提供了可能,商業銀行在負債結構和資產配置方面越來越多地依靠資本市場工具,而投資銀行也日益向商業銀行業務滲透,金融創新使兩者的業務界限逐漸消失#65377;
能提供全面金融服務,與客戶之間關系較為鞏固,就有內在穩定機制的全能銀行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起來#65377;
二、全能化經營發生的背景
金融制度的變革,往往伴隨著金融服務手段創新和金融服務理念革命#65377;而這一切都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和人類社會科技水平進步的背景下發生的#65377;
1.社會經濟信息化的背景
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絡的發展,一方面,技術引進市場進而產生了提供極為廉價服務的“網上經紀商”#65377;高度的專業化分工使大小券商#65380;其他金融機構甚至非金融機構(如資訊公司#65380;網絡公司等)都有機會發揮各自的特長參與證券市場的網上交易#65377;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軟件化和無形化使得原來的銀證分離地帶變得模糊,網上交易無疑為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參與證券業務提供了保護屏障,金融業務活動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日益融合#65377;
銀行的虛擬化和智能化將使銀行的收入來源結構及業務內容面臨調整,以組織項目資金籌集#65380;資本重組以及基金管理和財務顧問為主要業務的商業銀行將有極大的發展#65377;這樣,銀行全能化服務趨勢得到增強#65377;
2.國際經濟一體化和全球金融一體化的背景
經濟的全球化推動了金融國際化,全球投資和貿易一體化的發展必將要求大一統的全球金融市場的產生#65377;流動貨幣政策的協調統一以及貨幣的一體化趨勢,也將逐步減少貿易和投資的交易成本從而使全球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65377;
金融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結果是跨國金融機構的大量涌現#65377;國際金融領域風險的傳染性和傳導性,使得國際銀行業的經營風險問題十分突出#65377;面對加大的金融風險,高度一體化市場的金融風險將不再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所能解決的,需要全球性的金融機構來承擔;促進全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對外開放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原則,這也是國際經濟一體化對于金融國際化制度創新的客觀要求;隨著各國金融市場的開放,一體化金融市場范圍擴大,金融領域的國際競爭更加激烈#65377;
金融市場電腦化#65380;網絡化把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連成一片,使全球各地市場融為一體,打破了不同地區市場時差的限制;全球不同類市場#65380;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以及銀行信貸#65380;債券#65380;股票#65380;外匯市場等也相互貫通#65377;金融證券化貫通了間接金融與直接金融,聯結了各類金融市場,使儲蓄存款機構#65380;信貸銀行#65380;金融公司#65380;投資銀行#65380;各類基金甚至各種保險公司等業務的關系日益密切#65377;從而使資金不但在某一類市場實現跨國界的流動,而且能在不同類市場之間迅速轉移#65377;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能化經營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經濟金融全球化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競爭激烈#65377;為適應經濟全球化,銀行業加強調整#65380;兼并#65380;合并和金融創新已使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名存實亡#65377;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經營模式被打破,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界限逐漸模糊,金融機構業務交叉并走向多元化#65380;綜合化#65377;銀行已經開始從傳統的放款業務向證券投資領域進軍,有些銀行還將業務范圍拓展到信托#65380;抵押#65380;保險等一些非傳統銀行業務領域,而證券#65380;租賃#65380;保險等金融公司也已開始向特定顧客發放貸款#65377;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斷深入,20世紀90年代后期,金融業由分業向全能化經營的趨勢在進一步加強#65377;
3.金融創新的推動
當代以新型化#65380;多樣化#65380;電子化為特征的金融創新,改變了傳統的金融運作模式,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界限愈來愈模糊不清,金融機構業務交叉呈現自由化#65380;綜合化#65380;國際化的新趨勢#65377;在金融創新的推動下,分業經營的管制失去了效力,各國金融當局不得不放松管制,使得跨國銀行的經營業務擴展到非銀行業務領域,跨國銀行開始經營過去主要由投資銀行#65380;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經營的債務發行#65380;信托#65380;咨詢#65380;保險等收費業務,并且還開始經營一些與普通銀行無關的經營業務,如國際租賃#65380;國際現金管理#65380;國際投資管理,有的跨國銀行甚至從事出口信貸#65377;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金融創新#65380;金融自由化為跨國銀行向“全能銀行”發展創造了條件,推動了跨國銀行業務綜合化的發展#65377;而20世紀90年代的金融業購并浪潮呈現出新的特點,金融購并不再是簡單的同業合并,而是銀行#65380;保險#65380;證券#65380;信托等跨行業的強強聯合#65380;優勢互補的購并,更加快了國際銀行向全能化經營邁進的步伐#65377;
金融創新被看做是21世紀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交易網絡化#65380;交易集約化#65380;業務綜合化#65380;監管國際化,將成為金融創新未來發展特征#65377;
4.金融監管變革的作用
金融市場一體化尤其是通訊和計算機的運用,使得金融風險在現行監管體系下難以集中控制和監管,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協調的監管體系應隨著全能化經營而發展#65377;因此,將銀行業#65380;證券業和保險業統一由一個機構來監管的單一監管體制也在成為一種發展趨勢#65377;金融當局從提高本國金融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出發,也開始著手改革金融監管體制把多個各自為政監管機構改革為合并組成一個監管機構;關于銀行市場準入條件#65380;經營范圍等規定也得到一致放松#65377;為適應經濟全球化,銀行業加強調整#65380;兼并#65380;合并和金融創新已使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發生根本改變#65377;這樣,金融監管體系的集中統一化趨勢與金融業由分業向全能化經營的趨勢在相互促進,共同發展#65377;
金融國際化#65380;金融信息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發展是國際經濟一體化以及信息經濟發展的客觀結果,伴隨著這些客觀結果連同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機制的改革,金融全能化經營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種趨勢#65377;全能化經營的發展背景本身就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尤其是信息化和自由化是其中關鍵——信息技術對于金融業生產方式的改變為全能化經營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行性,自由化則為全能化經營在制度領域的確立開辟了道路#65377;同時,全能化經營作為金融企業的組織經營方式,不僅涉及到宏觀背景環境與制度,而且也關系到微觀金融主體的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和微觀經營環境#65377;因此,宏觀與微觀的共同影響是全能化經營的第二個特征,從這個角度講,任何金融組織的全能化經營決策都必須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考慮#65377;
參考文獻:
[1] 戴淑庚.我國高科技企業融資與金融創新[J].科技與經濟,2004(3).
[2] 徐嵐.高科技企業生命周期與金融資源的配置[J].世界經濟,2000(6).
[3] 沈菀.美國金融業:混業,分業,再混業[J].上市公司,2000(1).
[4] 夏斌.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
[5] 黃金老.金融自由化與金融脆弱性[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
[6] 石建勛,歷詠.試析加入WTO對我國金融分業經營體制的影響[J].世界經濟研究,2001(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