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統計,在我國有相當部分跨國公司處于虧損狀態,這些跨國公司有相當部分是為了避稅而人為制造虧損,這給我國的稅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65377;如何減少稅收損失,從博弈論的角度探討可以得出結論:較小的跨國公司逃稅的概率,有利于增加政府財政收入;較小的稅務機關稽查的概率,可以節省稽查成本,根據這兩個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將會減少這方面的稅收損失#65377;
關鍵詞:跨國公司;稅收損失;博弈
中圖分類號:F810.42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01-0162-02
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04年8月,在我國累計批準設立的外商共494 025家外企中,有一半以上的企業都是處于虧損狀態,外資企業虧損面廣#65380;涉外稅收的增長速度遠遠低于企業的發展速度#65377;國內研究稅務的專家指出,這些處于虧損狀態的跨國公司有相當部分是為了避稅而制造的人為虧損#65377;據估算,跨國公司每年逃稅給中國造成的稅收損失高達300億以上#65377;我國由于稽查力度不夠,導致來源于這些外企的國家稅收損失,如何有效地進行稅收稽查,減少跨國公司人為制造虧損而形成的稅收損失,本文從博弈論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建模分析,從而對如何應對跨國公司人為制造虧損造成稅收損失的論述給予理論上的佐證#65377;
一#65380;模型的假設
1.假設博弈雙方是跨國公司#65380;稅務機關的兩人博弈,可以類推多人博弈的情況#65377;
2.博弈雙方都是風險中立的理性人#65377;對于稅務機關,最終目標是扣除征管成本(包括征管機構本身發生的管理費用,征管人員的福利#65380;工資及具體的征管費用等)后上繳國家的稅收額最大;跨國公司的目標是如何使自己在最小被查獲情況下獲取最多的收益(納稅成本最小)#65377;跨國公司偷逃稅的處罰成本隨著稅務機關征管力度加大#65380;征管成本的上升而增加#65377;
3.博弈雙方的純策略各有兩種:稅務機關對跨國公司的行為有稽查#65380;不進行稽查兩種;跨國公司則有依法納稅#65380;非法逃稅兩種#65377;
4.假定稅務稽查人員不存在收受賄賂的情況,假定稅務機關對跨國公司的非法逃稅行為,只要稽查就一定能查出#65377;
5.收益矩陣見表,各字母代表的意思如下:
y是跨國公司的實際所得
t是稅率
x是向稅務機關的申報所得,為跨國公司可以決策,x<=y
k是稅務機關查處后對未申報所得征收的罰款率,k>0
c是稅務機關稽查需要花費的固定成本
л為稅務機關稽查的概率,0<л<1,不進行稽查的概率為1-л
r為跨國公司逃稅的概率,0 6.博弈雙方對對方的得益情況是了解的,即信息是完全的#65377; 7.預期收益: 稅務機關得到的收益,不進行稽查時,同時跨國公司進行逃稅情況下收益為tx,稅務機關得到的收益,不進行稽查時,同時跨國公司不進行逃稅情況下收益為ty;稅務機關得到的收益,稽查時,同時跨國公司進行逃稅情況下的收益為ty+k(y-x)-c,稅務機關得到的收益,稽查時,同時跨國公司不進行逃稅情況下收益為ty-c#65377;跨國公司誠實申報納稅后的預期收益為y(1-t)#65377;跨國公司非法逃稅,同時稅務機關稽查的情況下的預期收益為y(1-t)-k(y-x)#65377;跨國公司非法逃稅,同時稅務機關不稽查的情況下的預期收益為y-tx#65377; 二#65380;博弈分析 對跨國公司來說,其目標是如何使自己在最小被查獲的情況下(成本最小)獲取最多的偷逃稅款,跨國公司偷逃稅的處罰成本隨著征管力度加大,征管成本的上升而增加#65377;對稅務機關而言,其最終目的是要使扣除征管成本后上繳國家的稅收額最大#65377; 當偷逃稅邊際凈收益為零時,即偷逃稅邊際收入等于偷逃稅邊際成本時,納稅偷逃稅的凈收益最大#65377;稅務機關邊際收入等于邊際成本時,上交給國家的稅收最多#65377;此時稅務機關的運行是最有效率的,跨國公司應繳納的全部稅收額與稅務機關的征收額之間的差額就是跨國公司最佳的偷逃稅款#65377; 1.稅務機關的均衡混合戰略 設稅務機關的期望效用函數為: v1(л,1-л)=л[(1-r)(ty-c)+r(ty+k(y-x)-c)]+(1-л)[(1-r)ty+rtx] 對л的一階條件為: r[ty+k(y-x)-tx]-c=0 得到:r*=c/[(t+k)(y-x)],v2(1-r*,r*)為跨國公司的混合戰略 r 2.跨國公司的均衡混合戰略 設跨國公司的期望效用函數為: v2(1-r,r)=(1-r)[лy(1-t)+(1-л)y(1-t)]+rл[y(1-t)-k(y-x)]+(1-л)(y-tx)} 對r的一階條件為: л(t+k)=t 得到:л*=t/(t+k) 當л<л*時,跨國公司選擇逃稅;當л>л*時,跨國公司選擇誠實納稅申報#65377; 綜上所述,給出博弈的混合納稅均衡為: r*=c/[(t+k)(y-x)];л*=t/(t+k) 這就說明較小的跨國公司逃稅的概率r*,以及較小的稅務機關稽查的概率л*,對于社會來說才是有益的#65377;л*小,說明稅務機關稽查的概率小,可以節省稽查成本;r*小,說明跨國公司逃稅的概率低,有利于增加政府財政收入#65377; 三#65380;實現混合納什均衡戰略的政策建議 1.立法管理嚴密#65377;根據法律法規修訂和補充條款,明確對資本弱化避稅#65380;利用避稅的管理辦法#65377;立法嚴密,跨國公司只能夠按照完善的法律程序納稅,其進行逃稅的概率將會降低#65377;從而稅務機關進行稽查的概率也會降低#65377; 2.提高涉外稅務人員的素質,加強稅收的征管工作#65377;當今的納稅人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都是知識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企業#65377;其經營方式#65380;管理方式#65380;最終產品以及產品的經營方式等都融入了先進科技和現代管理理念,許多跨國公司本身就是高科技的產物#65377;另外,我國涉外稅收反避稅工作的主要對手是外國公司重金聘請的職業會計師#65380;律師,這些人精通各國法律#65380;信息靈通,具有豐富的避稅#65380;逃稅經驗#65377;要對這樣的納稅人實施有效管理,必須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65377;因此,稅務部門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稅收稽查隊伍#65377;從這一方面講,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稅收稽查隊伍可以降低稽查成本,有利于減少政府財政支出#65377; 3.發揮注冊會計師的作用#65377;國際上,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企業財務時,通常都比較注重對轉讓定價的調整,而轉讓定價通常就是跨國公司認為制造虧損的一個重要手段#65377;如果我國注冊會計師對跨國公司的轉讓定價在審計階段進行調整,就可以把逃稅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可以降低稅務機關的稽查成本#65377; 4.國家稅務總局建立價格信息庫和跨國公司納稅信息庫#65377;建立價格信息庫,并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在全稅務系統實現信息的聯網和共享,改變過去由于信息不暢所帶來的被動狀況,提高這一方面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65377;如果國家稅務總局能針對大型跨國公司建立納稅信息庫,為全國稅務部門提供有關信息,必將有利于推動跨國公司稅務檢查工作的開展,在全國范圍內有利于減少跨國公司偷逃稅行為的發生,即降低跨國公司逃稅的概率#65377; 5.在立法中確定納稅人在轉讓定價或預約定價中的舉證責任#65377;西方國家為維護各自的國際稅收權益,先推出轉讓定價反避稅措施,繼而又推出預約定價措施#65377;不管是轉讓定價或預約定價,由于信息不對稱,在避稅與反避稅的博弈中,跨國公司總是居于主動地位,于是美國稅法規定轉讓定價或預約定價應由跨國公司負舉證責任#65377;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政府在這場博弈中的劣勢處境#65377;目前,已有不少國家開始效仿,我國也應迅速跟進#65377; 參考文獻: [1] 劉雋亭,劉李勝.納稅#65380;避稅與反避稅(WTO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2] 賈紹華.中國稅收流失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3] 李琦.經濟全球化下轉讓定價的特征及我國的稅收政策[J].稅務研究,2002(2). [4] 胡秋紅.跨國公司的國際避稅與反避稅[J].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8). [5] 賴國錚.依法全面推進反避稅工作[J].國際稅收,2003(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