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東部沿海地區制造成本和商務成本的急劇上揚,家電制造業中心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65377;合肥由于其貫通南北#65380;連接東西的獨特區位優勢,再加上前期奠定的家電業發展的良好基礎,使其正逐步成為家電業新的制造中心#65377;而在合肥市著力打造家電制造業中心的過程中,從總量增長速度和生產配套體系兩方面分析了合肥現階段的家電產業現狀#65380;優勢和不足,提出了合肥市發展家電產業集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三個‘一批’”,即“重組一批,引進一批,建設一批”和兩個“銜接”的戰略構想#65377;
關鍵詞:家電產業;產業集群;戰略
中圖分類號:F062.9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01-0129-02
一、合肥市家電產業發展現狀
早在20世紀90年代,合肥市就已經奠定了家電業發展的良好基礎#65377;近年來,為了打造家電制造業中心,合肥市又進行了包括制度創新在內的積極而有益的探索,使該市家電業發展躍上一個新臺階#65377;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總量增長迅速,產業規模明顯擴大#65377;目前,合肥市已經成為中國家電產品生產的主要基地之一,其家用電器已擁有全國近20%的市場份額,基本上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生產布局和產品系列,產業已具有相當規模#65377;
2.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家電生產配套體系#65377;完善的配套能力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必備條件,合肥周邊地區已經形成門類比較齊全的家電配套生產企業,為家電制造業集聚合肥奠定了基礎#65377;如海爾集團的合肥海爾工業園;華凌集團的小家電出口基地;長虹集團入主美菱后的長虹工業園#65377;一批強勢家電品牌入駐,使得合肥市的家電業集群效應凸顯#65377;
盡管合肥市家電業的發展取得了相當的進展,但是,從打造全國家電制造業中心的目標上看,還存在著相當的不足#65377;這些不足表現為:
1.沒有形成完整的產品價值鏈#65377;合肥市除了幾個龍頭企業進行整機生產外,家電產品的零配件大多要從外地購進#65377;
2.家電企業間尚沒有形成良性互動的競合關系#65377;
二、合肥市發展家電產業集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合肥市發展家電產業集群的必要性
所謂產業集群,是指生產相同或同類產品企業及相關企業在特定區域的集聚,它是產業高度集中于某個特定區域的一種產業成長現象#65377;國內外的實踐證明,產業集群有利于企業#65380;產業乃至整個區域經濟的成長#65377;因此,特定區域通過整合本地區的資源優勢,發展產業集群,對提升本地區的經濟實力是十分必要的#65377;
1.承接產業轉移,打造家電制造業中心的客觀要求#65377;由于成本上揚,家電制造業中心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是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65377;合肥由于其獨特的優勢,使其有可能成為新的家電制造業中心#65377;但是,最終能否順利承接產業轉移,把本地區打造成新的家電制造業中心,則取決于家電產業在本地區能否產生集群效應#65377;只有產生集群效應,才能有效地吸引家電企業及其配套企業來本地投資,從而進一步完善產品價值鏈,最終促成家電制造業中心形成#65377;
2.增強區域創新能力,是促進本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65377;家電產業是合肥市的優勢產業,其技術含量較高,關聯效應較強#65377;通過發展家電產業集群,最大限度地利用產業集群的極化效應,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65377;
(二)合肥市發展家電產業集群的可行性
產業發展的實踐表明,大多數產業有集群發展的自然傾向,家電產業也不例外#65377;而合肥地區南下北上#65380;東進西出的獨特區位優勢,再加上前期奠定的家電業良好的發展基礎,為家電產業的集群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外部支撐條件#65377;
1.獨特的區位優勢#65377;合肥地處中原腹地,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合肥位于經濟較不發達的中部地區,工資水平低,而家電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在該地區發展家電產業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65377;
2.良好的經濟基礎#65377;早在20世紀90年代,合肥市的家電產業就已經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65377;因此,對發展家電產業集群來說,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經濟基礎#65377;
三、合肥市發展家電產業集群的戰略構想
根據產業集群形成機理的有關理論,結合合肥市家電業發展的實踐,進一步構想合肥市發展家電產業集群的戰略框架,即按照“三個‘一批’,兩個‘銜接’”的總體思路來精心打造新的家電制造業中心,促進合肥市家電產業集群的最終形成#65377;
1.三個“一批”,即“重組一批,引進一批,建設一批”
“重組一批”,即對本土家電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優化產業組織結構#65377;合肥本土家電企業曾經在促進該市家電產業發展中創造了驕人的業績#65377;然而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這些曾輝煌一時的家電企業卻一度陷入沉寂#65377;要打造家電制造業基地,本土家電企業是基礎#65377;因此,必須對陷入困境的本土家電企業實施資產重組,使其煥發出新的活力和競爭力#65377;如海爾重組黃山電子#65380;美的控股榮事達#65380;長虹聯手美菱,這一系列大手筆使本土家電企業再度活力呈現#65377;為該地區家電產業集群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65377;
“引進一批”,即通過觀念更新和制度創新,大膽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家電企業來合肥投資落戶,強化合肥市家電產業的區域品牌#65377;近年來,在合肥市有力的招商引資政策下,一批批的知名家電企業紛紛來肥投資#65377;海爾#65380;華凌#65380;長虹等還在合肥建立了生產基地#65377;目前,在國內家電業“18強”中,已有五家在合肥落戶#65377;這些強勢的家電品牌企業在合肥落戶生根,強化了外界對合肥家電產業的關注,更吸引了跨國公司的眼球,從而加劇了合肥地區家電產業的極化效應和回波效應,有利于該地區家電產業集群的形成#65377;
“建設一批”,即建設一批零配件生產企業#65377;產業集群形成的重要標志是產品價值鏈的充分延伸#65377;一個成熟意義上的產業集群應該是在大項目落地建成后,相關零配件生產企業便相伴而生,從而使集群內形成完整的產品鏈和價值鏈#65377;合肥目前除了幾個家電整機生產企業外,家電產品的零配件生產企業幾乎沒有,所需的零配件都要從外地購入#65377;這一方面制約了本市家電產業規模經濟效應的發揮,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本市家電產業集群的形成#65377;建設家電產品配套生產企業和基地,既可以采用直接投資的方式來完成,也可以通過引進外資的方式來實現#65377;
2.兩個“銜接”
其一,把打造家電制造業中心與融入長三角經濟圈銜接起來#65377;融入長三角經濟圈是合肥市“十一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也是合肥市縮短與發達地區差距,實施“趕超”戰略的關鍵步驟#65377;而要融入長三角,必須夯實本區域的經濟基礎,以降低融入的門檻#65377;打造家電制造業中心,發展家電產業集群,可以極大地提高本區域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從而能有效地減少融入的障礙#65377;此外,根據梯度轉移規律,地處中部的合肥要承接來自東部發達地區的產業和技術,而實現產業和技術的順利承接則需要融入到發達地區的經濟圈中#65377;
其二,把發展家電產業集群與參與國際化進程銜接起來#65377;經濟國際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潮流#65377;如今的企業和產業要面對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競爭更加激烈#65377;合肥要發展家電產業集群,打造家電制造業中心,必須首先明確自己精心打造的家電產業是否經得起國際競爭的考驗#65377;家電產業是一個技術和產品更新換代比較頻繁的產業,技術落后或者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將最終經不起國際化的嚴峻考驗#65377;所以,合肥市發展家電產業,既要與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環境相適應,又要與國際上先進技術接軌,避免拾人牙慧而亦步亦趨,使自己因缺乏核心技術而受制于人#65377;
眾所周知,家電產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也較高,而合肥由于有著前期家電業發展的基礎,再加上較為雄厚的科研技術實力以及廉價的勞動力條件,使其適合發展家電產業乃至家電產業集群#65377;通過發展家電產業和家電產業集群,發揮本區域經濟優勢,壯大本區域經濟實力,從而在“中部崛起”的潮流中實現合肥市的跨越式發展#65377;
[責任編輯張宇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