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腹腔靜脈聯合化療對老年進展期結腸癌的臨床療效。方法:腹腔靜脈聯合化療組40例采用氟脲苷、喜樹堿腹腔化療聯合草酸鉑、氟脲苷、CF靜脈滴注方案,靜脈化療組40例采用草酸鉑、氟脲苷、CF靜脈滴注方案,4wk為一療程,連用6個療程,然后評定療效。結果:腹腔靜脈聯合化療組40例,總有效率為65.0%,無進展中位生存期14.3個月;靜脈聯合化療組總有效率為42.5%.無進展中位生存期10.8個月。兩組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化療組無進展中位生存期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腹腔靜脈聯合化療是治療老年進展期結腸癌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 結腸癌 腹腔化療 草酸鉑 氟脲苷 亞葉酸鈣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533(2007)06—0280—03
結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進展期結腸癌手術效果差,即使經過姑息性腫瘤切除手術,5年生存率仍小于20%,結腸癌術后的腹腔內轉移是治療失敗的第二位原因。本研究于2002—2006年對老年進展期結腸癌患者采用腹腔靜脈聯合化療,觀察其療效和毒副作用,評價其臨床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2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行外科手術的老年進展期結腸癌患者80例,男47例,女33例,男女之比為1.42:1;年齡62~85歲,中位年齡76.3歲;80例中,有腹腔或淋巴結轉移者52例,肺轉移者18例,胰腺侵犯5例,均行姑息性手術。采用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組,腹腔靜脈聯合化療組(簡稱聯合化療組)40例,靜脈化療組40例。兩組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腹腔靜脈聯合化療組:第1天,草酸鉑(L—OHP,oxali—platin)130 mg/m2靜脈滴注3h;第1~5天,亞葉酸鈣(CF)200mg/m2,靜脈滴注;第2~4天,氟尿苷(FUDR)300mg/m2,靜脈滴注;第5天,氟尿苷300 mg/m2、羥基喜樹堿10mg以生理鹽水1000mL稀釋后通過手術中皮下放置腹腔化療泵進行腹腔化療。4周為一療程,6個療程后評價療效。靜脈化療組:第1天,草酸鉑(L—OHP,oxaliplatin)130mg/m2靜脈滴注3h;第1~5天,亞葉酸鈣200mg/m2,靜脈滴注;第1~5天,氟尿苷300mg/m2,靜脈滴注。4周為一療程,6個療程后評價療效。隨訪時間8~24個月,中位隨訪時間17.2個月。
1.3 療效評定標準
按照全國實體瘤藥物治療療效評定標準進行療效評估: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按CR+PR/n計算有效率,按WHO抗癌藥物毒性反應標準統一評價毒副作用,分為0~Ⅳ度。
1.4 統計學方法
生存期從化療開始日計算,無進展生存期從判定為有效時開始計算,統計采用K2檢驗和秩和檢驗。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腹腔靜脈聯合化療組40例中CR2例,PR 24例,SD9例,PD5例,總有效率為65.0%,有效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7.6個月,中位生存期為14.3個月;靜脈化療組40例中CR1例,PR16例,SD15例,PD8例,總有效率為42.5%,有效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5.1個月,中位生存期10.8個月,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有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行秩和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隨訪時間較短,未對中位生存期進行比較。
2.2 毒副反應
腹腔靜脈聯合化療組所有患者均完成6個周期化療,未出現不可耐受的毒副反應;靜脈化療組中40例亦完成治療周期。靜脈炎和末梢神經炎的發生率,兩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胃腸反應發生率和白細胞降低的發生率,兩組相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未發現心臟和腎臟毒性,無化療相關死亡病例。
3 討論
結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而進展期結腸癌手術效果差,在結腸癌術后復發轉移中,腹腔復發占58%~68%,肝轉移占13%~32%;80%的患者死于腹腔復發,而未發現有遠處轉移跡象。化療是術后最主要的治療手段,oxaliplatin聯合5—FU、亞葉酸鈣是公認的規范化標準治療方案。老年結腸癌患者由于年齡關系,常常合并有心腦血管等疾病,對化療耐受性不及中青年患者,因此對化療藥物及化療方法的選擇在臨床治療中顯得尤其重要。
5—FU是治療消化道腫瘤的常用藥物,至今已被應用40余年。5—FU單藥治療進展期結腸癌有效率約為10%。CF為近20年來發現的最有效的生物調節劑,它通過與5—FU在體內的活性代謝物——氟脲嘧啶脫氧核苷酸(FDUMP)和胸苷酸合成酶(TS)形成穩定的三重復合物,抑制DNA的合成,進一步增強5—FU的療效。在對Duke—sD期的病例治療過程中發現其有效率較單用5—FU提高1倍。在本組研究中選擇的是5—FU的第二代產品——氟脲苷。
oxaliplatin是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是新一代鉑類衍生物。與其他鉑類衍生物一樣,通過產生烷化結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鏈內和鏈間交聯,從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復制,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本品與DNA結合迅速,最多需15 min,而順鉑與DNA的結合則要數十小時。雖然作用位點與順鉑、卡鉑一致,但形成的復合物作用強,并且與卡鉑、順鉑無交叉耐藥,因此對順鉑、卡鉑耐藥的病例用oxali-platin治療,仍可得到較好的療效。oxaliplatin與FUDR聯合使用有顯著的協同作用,其可能機制:oxaliplatin能夠減少FUDR的分解代謝,明顯減少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加FUDR的細胞毒作用,使更多細胞阻滯于GI/s期,并能減少5—FU的血漿清除率,從而提高FUDR的有效血漿濃度,因此兩者聯合應用治療效果進一步提高。oxaliplatin聯合CF/FUDR主要用于治療進展期結腸癌,即使是對5—FU耐藥的腫瘤依然有效,有效率可達67.0%。
腹腔化療直接作用于易復發和轉移部位。腹腔內化療能在腹腔內產生較靜脈給藥高200~400倍的濃度,而化療藥物通過腹膜吸收回流至門脈、淋巴管到肝臟,產生與門脈給藥相當的濃度,又有利于減滅腹腔微小轉移灶,從而提高療效。大部分化療藥物經肝首過效應被代謝,以非毒性形式進入體循環,較少引起全身中毒癥狀,使增加給藥劑量、聯合用藥和提高療效成為可能。Bismuth等報道,腹腔化療較靜脈化療能明顯減少腹腔內轉移,但不能提高生存率和降低肝轉移率。
本研究顯示,對于老年性進展期結腸癌的患者,通過手術置入腹腔化療泵進行聯合化療,優點是可重復定期使用、患者的皮膚完整,可有效預防感染,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小,且無需特殊護理。給予FUDR和喜樹堿為主的腹腔化療聯合oxaliplatin、FUDR、CF靜脈用藥,相對傳統的oxali—platin、5—FU、CF靜脈化療而言,副作用較少,耐受性強,明顯減少腹腔內轉移,近期療效良好,有效率高于單一靜脈化療組,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