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0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07)06—0251—02
2004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了利福昔明(rifaximin,Xifaxan)在美國上市的申請,適應證為12歲以上患者的非侵人性大腸桿菌導致的旅行者腹瀉(簡稱TD)的治療。Datamonitor預測,利福昔明在2008年的銷售額有望將達到1.06億美元,遠高于美國華爾街對其同期銷售額7600萬美元的估計。其預測的依據是利福昔明的其他幾個尚未被FDA批準的適應證。
1 全球上市及開發現狀
利福昔明是一種腸道抗生素,為利福霉素SV的半合成衍生物,由意大利阿爾法韋士曼公司(Alfa Wassermann)研制開發。與其他全身吸收的抗感染藥物不同,利福昔明口服后在胃腸道內的吸收率很低,從而減少了抗生素耐藥性的產生以及藥物之間相互作用等其他全身性反應。因此本品可作為特異性的腸道疾病治療藥。
作為原研廠家,阿爾法韋士曼公司和Merckle公司針對本品達成了一個戰略性的聯盟,由Merckle公司獲得本品在日本、美國以及除意大利、西班牙之外的許多歐洲國家的許可權,可直接在奧地利、德國和瑞士進行本品的銷售推廣。隨后,Vianex公司獲得了本品在希臘的許可權,而Zambon公司和EuroLabor公司也通過受讓分別獲得了本品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部分許可權。此外,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和美國先靈葆雅公司(Schefing—Plough)共同擁有本品在墨西哥的許可權,Altana公司和Gruenenthal公司獲得了本品在阿根廷的許可權。Ahana公司還一度與Salix公司共同享有本品在美國的許可權,但該協議早已終止。
本品首次于1987年在意大利上市,商品名為Normix,主要用于治療由腸道菌群引起的腸道感染和腹瀉,以及預防胃腸道外科手術的感染。1998年,葛蘭素史克和先靈葆雅在墨西哥也分別上市了本品,商品名分別為RedActive和Flonorm。本品在西班牙上市的時間為2003年,商品名為Zaxine。2004年,Salix公司以Xifaxan為商品名在美國上市,用于治療旅行者腹瀉。現階段,本品在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也已處于注冊階段。
2002年12月23日,阿爾法韋士曼公司0.2g/片(12片/盒)的利福昔明片在我國獲準進口。此后,利福昔明原料藥及其制劑亦陸續進入了國內市場。2003年7月11日,阿爾法韋士曼公司在中國申請了藥品行政保護。
2 銷售收入主體
盡管利福昔明在美國僅批準用于旅行者腹瀉等腸道感染的治療,但它的其它幾個適應證的臨床應用有一定的量,并可能成為其主要的銷售收入。根據國外最近一項針對臨床醫師的調查研究表明:在利福昔明的處方中有31%主要用于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另外有43%主要用于肝性腦病(簡稱HE)、難辨梭菌相關性腹瀉(簡稱CDAD)和克隆氏癥(Crohn’s disease)的治療。由于非專利藥的上市,利福昔明在旅行者腹瀉適應證上的銷售額極其有限。
但是由于利福昔明的其它幾個適應證尚未被FDA批準,因此在美國如要作為旅行者腹瀉之外的適應證的治療藥物,則可能由于缺少醫療保險和補償系統的支持使臨床醫師無法選擇使用利福昔明,這將直接影響本品銷售業績的進一步提升。據有關的臨床醫師估計,約有46%的患者在拿到處方后由于該原因而拒絕購買此藥物。因此,雖然可用于多種胃腸道疾病的治療,但在其尚未批準的情況下,要想在臨床治療中真正發揮其全部作用,利福昔明仍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3 市場遠景一片坦途
據預測,利福昔明用于治療肝性腦病和難辨梭菌相關性腹瀉的適應證有望于2009年中期得到FDA的批準,在此推動下,其處方量和銷售額也將得到一個質的飛躍。本品治療肝性腦病的適應證已申請成為罕用藥物,這也表明該適應證的獲批是有極大希望的。有臨床醫師估計,一旦利福昔明用于治療肝性腦病的適應證得到批準,用于這一新適應證所產生的銷售業績相對于當前的適應證將激增350%以上。相對于當前批準的適應證,利福昔明用于治療難辨梭菌相關性腹瀉的銷售額要高80%,而一旦FDA批準了該適應證,則其增長率將飚升至412%。
此外,有分析顯示,利福昔明用于腸易激綜合征和克隆氏病的適應證如果得到批準的話,則其處方量將增加500%以上,即使在預計的時間內這兩個適應證不能得以批準,該產品在這兩個領域的銷售表現仍會不負眾望地高出市場預測。這點從一些權威的商業公司對本品的估計中也不難看出。據華爾街估計,2006年利福昔明的銷售額為4700萬元,2007和2008年將繼續走高,分別達到6800萬美元和7600萬美元。然而,考慮到該產品其他功效和未來使用趨勢,Datamonitor預計本品2007年的銷售額將從2006年的4000多萬美元增長到8200美元萬,到2008年則更是會飆升至1.06億美元。
4 國內市場亦有潛力可挖
在國內,隨著抗生素市場競爭加劇、價格不斷下調,以及有關部門加強對抗生素合理應用的監督,抗生素的銷售和利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盡管如此,抗生素市場仍充滿著誘惑,企業對于開發新型抗生素和頗具市場前景藥物的熱情沒有太大的下降,且部分抗生素企業在降價后亦在努力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利福昔明由于具有在胃腸道內不被吸收這一特性,不良反應相對較少,因此具有一定的市場開發前景。
截至2007年1月底,國內生產利福昔明的廠家共有38家,其中,原料藥為15家,片劑為14家,膠囊劑為5家,軟膠囊劑和干混懸劑分別為2家。
從全國16大城市醫院用藥情況的統計來看,利福昔明是2005年進入該統計系統的,劑型主要是膠囊劑和片劑,2006年的用藥劑型中又新添了顆粒劑。從用藥金額來看,由于進入國內市場比較晚,該品種目前在國內醫院的銷售額并不高,但從增長率的角度來分析,僅2006年前三季度利福昔明的用藥金額就已比2005年全年增加了43%,今后也大有一路走高的趨勢。再加上其他幾個尚未批準的適應證逐漸得到了臨床醫師認可,未來幾年,這些適應證也有可能陸續得到批準。因此說,利福昔明是一個頗有潛力的品種,其市場潛力值得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