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07)06—0245—02
藥物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藥物在防治疾病中的效果一費用關系,考察一個疾病防治方案和一項醫療政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合理用藥、藥品監督管理和新藥研究提供決策依據,并從整個社會來考慮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醫藥費用的控制,是一門新型的評價藥物利用的邊緣性應用學科。
目前藥物經濟學已被很多國家用于控制藥品費用的各個領域。其服務對象包括醫療保健體系的所有參與者:政府管理部門、醫療提供單位、制藥企業、醫療保險公司、醫生以及患者。而我國的藥物經濟學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應用的范圍還比較窄,各主體參與程度不高。本文重點討論如何推動我國藥物經濟學向更深遠的方向發展。
1 目前存在的問題
1.1 制藥企業
制藥企業在藥物經濟學研究方面,應開展藥物分析、市場調查分析及成本效果分析,開發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藥品,制定合理的藥品價格等。這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一般企業客觀上很難主動地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
有的企業對藥品進行成本效果分析等經濟學研究,往往是為了證明某藥在某方面的優勢,以便能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或進入醫療保險報銷藥品范圍。某些制藥企業聘請專業人員為本企業做成本效果等分析,其目的是以此提高自己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這些評估往往良莠不齊,假設不公平,借研究結果詆毀同類其他藥品,以此作為藥品的促銷手段,其結果的可靠性存在問題較多。這樣的話制藥企業就不可能真正成為藥物經濟學研究和應用的主要推動力。
1.2 醫療機構
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對某方案或服務項目的藥物經濟學評價,明確方案或項目的實際應用價值,以發揮其對實踐的具體指導作用,解決實際問題。然而,部分醫院的研究并不是為了解決某一問題而展開,更多的是為了職稱晉升,為發表文章而研究,因而其研究的目的不是很明確,立題的著眼點也不高,研究的結論自然也沒有很大的實際指導意義。目前國家對很多醫院的投入較少,有些醫院甚至要自負盈虧,在這樣的環境下再談開展藥物經濟學研究無異于紙上談兵。國家投入偏少,醫院要解決其職工的工資發放、病房改造、醫療設備更新等問題,勢必注重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增加醫院的收入,減少支出,造成以藥養醫的局面,醫院很難真正去開展藥物經濟學研究。
1.3 醫療保險機構
目前,我國在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篩選和藥品定價方面很少采用藥物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我國醫療保險支付政策的制定受制于醫療保險的籌資水平,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篩選原則主要考慮藥品的價格。國內尚未設立藥物經濟學研究機構,也無專門的人員從事藥物經濟學研究工作,對研發和仿制的藥品缺乏藥物經濟學評估。所以在醫療保險的籌資方式和水平沒有得到完善的情況下,讓醫療保險機構應用藥物經濟學篩選藥物是不切實際的。
1.4 患者
患者是藥物經濟學研究成果的最大需求方,但是在醫療服務市場上,廣泛的需求并不等于存在有效的供給。一方面社會公眾對藥物經濟學的了解甚少,患者與醫生存在一種委托代理關系,雙方信息不對稱,患者很難要求醫生提供各種治療方案的藥物經濟學評價。另一方面,從患者角度講,藥物經濟學的推廣應用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的性質,首先,它不具備消費的競爭性,任何人增加對這些商品的消費都不會減少其他人可能得到的消費水平,其次,具備非排他性,即無法排除一些人“不支付便消費”。所以藥物經濟學應用在醫療服務的市場上不屬于私人物品,市場機制不能起作用。在這種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只能是政府估量推進藥物經濟學應用的成本和收益,從而決定是否應該大力推廣。
2 政府作為基本推動力應采取的措施
以上的分析表明,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由于各種條件限制,制藥企業、醫療機構、醫療保險機構、患者都不能成為推動我國藥物經濟學研究、應用的基本動力。這個重任只能由政府管理部門來承擔,運用其強制力,制訂與藥物經濟學研究相適應的研究指南和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法規,建立藥物經濟學研究中心,注重人才培養,加大宣傳,這樣才能促進藥物經濟學健康地發展。
2.1 制訂與藥物經濟學研究相適應的準則、規章制度和法規
藥物經濟學研究結果在影響制藥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直接影響患者的利益,研究成果的準確與否源于研究本身是否規范。因此,藥物經濟學研究準則的制定應集衛生行政部門人員、經濟學家、公共衛生專家以及臨床醫生的共識,其內容應涉及對研究單位、機構、人員的要求和規定,研究的組織實施以及樣本數和成本測算方法等,并且制定一套與藥物經濟學研究相適應的規章制度和法規。只有這樣,制藥企業才能從整體、從社會的角度出發,真正從合理利用藥物資源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狹隘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只有在統一標準指導下,才能得出科學、公正、合理的研究結論,指導合理用藥。
2.2 注重人才培養,壯大研究隊伍
全國有幾十家醫學院、藥學院,所設專業繁多,但大多數院校未設立藥物經濟學專業,在數萬教職員工中從事藥物經濟學研究的也寥寥無幾,即使個別院校設有藥物經濟學專業,但其專業內容與實際運用間還存在不小的距離,人才奇缺、方法落后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國家應該積極扶持藥物經濟學學科的建設,加大對藥物經濟學方面人才培養的力度。
2.3 加大開展藥物經濟學研究的宣傳
通過各種形式向醫生和患者宣傳基本藥物的概念,并使公眾及時獲取簡明的、最新的藥物信息,以促進有效、安全和經濟的處方調配、指導性的合理藥價費用信息及藥品價格的動態等方面工作的開展。只有加大宣傳,才能激發起對藥品經濟性的強大社會需求,才會促使藥物經濟學不斷地被應用于藥品政策,全面、深入地指導實踐。
2.4 對藥物經濟學研究的支持
藥物經濟學研究可能影響諸多利益相關者的決策,社會將從這樣的研究工作中受益。藥物經濟學研究者作為研究信息的提供者,在研究過程中可能受到方法論、研究手段等客觀因素的限制,更可能因研究項目、研究資金的缺乏而不能取得突破。政府部門應當承擔起推動我國藥物經濟學研究的責任,為研究者和研究機構創造必要的條件。
2.5 對制藥企業的激勵措施
國家應該制定相關優惠政策來扶持企業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如將具有合格藥物經濟學資料的藥品優先列入醫保目錄,對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經費等。同時,在使用制藥企業的研究結果時應嚴格審查、謹慎處置。
2.6 增加對醫療機構的投入
國家應該增加對醫院的投入,使其走出以藥養醫的誤區。這樣醫院才能真正從社會的角度出發,開展藥物經濟學研究,從而有效控制醫療費用的增長。
2.7 醫療保險
從長遠來看,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進一步健全,國家和社會將逐步提高民眾的醫療保障水平,國家社保部門和商業保險公司要承擔起支付更廣大人群醫藥費用的責任。政府管理部門應該引導和鼓勵保險機構在制定價格支付政策時,要求藥品生產商提供有關藥品的成本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維持生命成本分析等事實證明資料。也就是說,藥品要列入醫療保險機構的支付目錄,藥品生產商須向醫療保險機構提供該藥品的藥物經濟學研究資料。
3 結語
藥物經濟學對于合理解決衛生資源配置、控制藥品費用的增長等問題可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藥物經濟學從研究到應用有個過程。藥物經濟學的研究結果最終能否得到應用,一方面取決于研究的質量,另一方面則取決于使用者對其認識程度以及藥物經濟學應用的相關環境。目前我國的藥物經濟學研究水平還比較低,離應用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另外,我國目前醫療制度還不夠完善,所以對藥物經濟學應用的要求還不強烈。政府管理部門是加快推動藥物經濟學在我國的研究和應用的基本力量,只有政府管理部門切實地擔當起這一重任,采取相應措施,才能提高藥物經濟學的研究水平,形成一個有利于藥物經濟學應用的環境,最終實現利用藥物經濟學提高我國醫療保障水平、控制藥品費用、促進合理用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