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史湘云 自卑 豪放
摘 要:內卑外豪喜好表現是史湘云性格的主要特征,隨著生活情境的變化,湘云的性格表象就會發生變化,在大觀園與史府里,湘云的表現就判若兩人。史湘云內卑外豪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她自卑的外在表現形式又是怎樣的?這些都將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在紅樓夢人物畫廊中,史湘云的性格是很獨特的。因為她性格中矛盾性是很鮮明的,她既有才思敏捷#65380;豪放不羈#65380;佯狂傲世的一面,又有疏于思考#65380;安于現狀#65380;逆來順受的一面。她表面上口無遮攔#65380;風風火火#65380;糊涂處世,但她也有守口如瓶#65380;敏感多心#65380;洞明世情的時候,而導致史湘云矛盾性格的自身因素就是她自卑的心理。
曹雪芹對史湘云內心自卑的刻畫 曹雪芹寫湘云沒有像寫寶黛那樣,利用大段內心獨白的方法,揭示他們復雜的內心情感世界,而是以繁筆渲染出湘云外在的豪爽,以簡筆勾畫出她內心隱藏著的自卑。第三十一回,翠縷撿到了一個文彩輝煌的金麒麟,并把它遞給湘云看。自古以來,金麒麟都是綰結婚姻的一件信物。面對金麒麟,湘云“默默不語”,“正自出神",湘云此時會想到什么呢?從小長大,她相識且又有情感的唯一異性朋友只有寶玉。但由門當戶對的封建社會婚姻觀所決定,她知道自己與寶玉不會有結果,但感情有時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這種特定的情景下,曹雪芹沒有直接描寫湘云此時的心理活動,只是讓她心中對寶玉的真情在不經意的時候流露了出來。第三十八回,在螃蟹宴上,眾姐妹吃吃喝喝,說說笑笑,熱熱鬧鬧。而湘云卻在眾人的歡笑中,“出一回神",此情此景觸動了她隱藏在內心的什么苦衷呢?“拿著別人的錢,自己作臉,心里該是什么滋味呢?況且,寶姐姐的‘慨贈’并不是很充裕的,正如平兒說:‘哪里夠!不過都是有名兒的吃兩個子。那些散眾的,也有摸得著的,也有摸不著的。’那么,拿著不夠吃的東西,又要‘招呼山坡下的眾人只管放量吃’,心里又該是什么滋味呢?一樣的侯門千金,人家整日里炊金饌玉#65380;弄月吟風,自己呢?一樣的沒爹沒娘,黛玉自有老太太疼愛護持,自己呢?心里已經不是滋味了,還要強顏歡笑,生怕掃了別人的興,又該是什么滋味呢?"①正是“出一回神"這四個字,把湘云在螃蟹宴上,孑然一身的孤苦心境,極省儉地勾畫了出來。
曹雪芹僅僅只用了“正自出神”“出一回神"這八個字,就勾畫出湘云在特定情景下的神態,也極省儉地表現出她復雜#65380;矛盾#65380;自卑的內心情感——湘云樂觀豪爽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善感#65380;自卑的心!
史湘云自卑心理的形成湘云記事時,被父母呵護著,父母雙亡后,她的地位也一落千丈,由侯門小姐淪落成連賈府大丫頭的地位也不如。生活境遇的巨變,世態的炎涼,人情的冷暖,使史湘云產生了自卑的心理。在晨升的《探尋自卑的源頭》②一文中,有一個很有啟發意義的故事:媽媽帶兒子去動物園看大象。大象拴在矮矮的木樁上,兒子的腦子里就產生了疑問:“媽媽,這么大的象,一定很有力氣,可是它為什么不掙斷這細細的鏈子逃跑呢?"媽媽告訴他:“這頭象剛來這里的時候還很小很小,當時就用這小木樁。它當時很想掙斷鏈子跑出去,可是由于力氣小,每次都失敗了,于是就失去了掙脫鏈子的信心。盡管它一天天長大,但不知道現在自己有很大的力量,用力掙一下,就能逃出去。它不敢這樣想,當然也就不會這樣去做,因而只好永遠被鎖在這里,老死在這里了。”湘云是孤女,且從小也受到父母的溺愛,湘云比黛玉失去雙親還早,可以想象在湘云還不懂人情世故時,她也曾像那頭小象一樣,為自己的一切不如意抗爭過,可漸漸地她和小象一樣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她都不能改變被叔嬸主宰的命運。從此小湘云也像小象一樣,失去了掙斷鏈子的欲望和信心。久而久之,湘云對此也就習慣了。她也不再為自己爭取什么,只滿足于現狀,從而也就形成了她樂天知命的處世方式和內卑外豪的矛盾性格。面對一大堆的煩難事,湘云的臉上并沒有寫著失意#65380;消沉與怯懦。有時卻以與此相反的形式表現出來——樂觀#65380;豪爽與有膽有識,用笑聲來掩蓋自己內心的自卑。但這種內外反差太大的人,自卑感往往更強。湘云有時尤其在大事上表現得安于現狀#65380;逆來順受。她失去了往日對待小事情的膽識與勇氣,隱藏起心中的自卑,消極被動地接受命運的擺布。
史湘云自卑的外在表現自卑是由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首先提出的概念,現在一般指一個人由于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產生輕視自己的心理,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事實上自卑感嚴重的人,無論是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并不見得就差。而這些內心一旦感到自卑的人,他們就必然會將自己的自卑感表現出來,但因每人的性格和處境不同,其外在表現形式也迥然不同。
史湘云的言行即外部行為的表現是豪爽的,在多數場合,湘云是喜歡表現自己的,這種性格基調是很鮮明的。大觀園共有兩次聯句的活動,一次是蘆雪庵爭聯即景詩,眾姐妹笑語喧嘩。聯句時,湘云才思敏捷,寶釵#65380;寶琴#65380;黛玉三人共戰她不贏,她還對寶玉笑道:“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擱了我。”她自己笑道:“我也不是作詩,竟是搶命呢。”大家細細評論一回,“獨湘云的多"。另一次是凹晶館聯詩。湘云先寬慰黛玉一番,接著硬拉黛玉到池邊賞月聯句,當她們發現池里飛走的是只白鶴時,湘云因聯到“窗燈焰已昏。寒塘渡鶴影”,黛玉心悅誠服地為她叫好,又跺足地夸贊道:“‘寒塘渡鶴'何等自然,何等現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鮮,我竟要擱筆了。”這兩次聯句,湘云都是詩如泉涌,朝氣蓬勃,喜好表現。
在其他活動中,最活躍的#65380;最搶眼的人物也常是湘云。第三十七回,在海棠詩社成立時,忘了通知她,她得知后“急的了不的",后來打發人去接她,就立即匆匆趕來,等不得推敲刪改,即用隨便的紙筆錄出。她的詠海棠詩寫得跌宕瀟灑,贏得眾人驚嘆。第四十九回,“極愛說話”的“瘋湘云"在香菱面前也想表現一下,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都教給她。
湘云喜好表現,并不是爭強好勝的幼稚表演,也沒有利害關系摻雜其中,“只是盡情宣泄其天成的才情,既少含蓄委婉,更無暇顧及其他"③,她的喜好表現,是因為她平日在史家太過拘束,一放出來就如同小鳥出籠#65380;野馬脫韁,所以顯得比別人更愛玩鬧,更主要的還是她人性的張揚,也是她自卑的外在變形的表現。
湘云所生活的時代,對少女的規范就是 “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出必掩面,窺必藏形”等閨門戒律的那一套。被規范成功的封建淑女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喪失了青春的活力和無窮的創造性,哪里還有人性可言?對于已成為史家的一個累贅,一個多余人,史湘云哪里還有屬于自己的生活空間?哪里還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在史家,湘云不僅沒有快樂可言,她還沒有地位和自由。就連來賈府穿衣這樣的小事,湘云也得對她嬸娘百依百順的。嬸娘讓她穿什么,她就得穿什么,一切都得按她嬸娘的喜好。她只能盼著賈母派人接她進大觀園,到了大觀園里,湘云終于擺脫了這些煩難事,她暫時可以卸下假面具,脫下拖拖拉拉的衣衫,以及丟下她隱忍的一切包袱。湘云再不用壓抑自己的個性了,放炮仗#65380;猜拳行令#65380;大說大笑……讓奔騰的青春熱血,以一種完全不同于大觀園里的一切少女的形式展示出來!她太需要展示一下自我了!她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珍惜別人對她的點滴關愛,她不放過任何機會去享受生活,去積極參加大觀園里的一切活動。她恢復了自信,也恢復了青春少女的活力,表現自己的喜好,展示自己的才能,亮出自己的風采。這些只是她被久已戕害的人性的康復。有的評論家卻為此批評湘云“醉生夢死"④。這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對于這個“也宜墻角也宜盆”的無人嬌養的孤兒,有這樣的機會能品嘗生活的甘美,她為什么還要放棄呢?喜好表現是她的權利,也是她以自己生氣勃勃的獨特的方式對束縛個性的封建禮教的一種抗爭。總之,內卑外豪#65380;喜好表現是湘云性格的主要特征。她的安于現狀#65380;逆來順受#65380;糊涂處世等都是她“內卑"的流露。她的樂觀放達#65380;胸懷坦蕩#65380;佯狂傲世等都是她“外豪"的表現。這一性格特征,作為湘云矛盾性格特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始終影響著湘云矛盾性格的各種表象。當隨著生活情境的變化,湘云的性格表象就會發生變化。離開了沒有自由的史家,這就使她壓抑的個性和潛藏的激情,在大觀園里得到了宣泄,她自卑的心理也暫時得到了平衡,在平衡中,她恢復了自己的天性,找回了自信,也找到了展示自己才能和美麗的舞臺。
(責任編輯:古衛紅)
作者簡介:李光翠(1970-),安徽霍邱人,碩士,新疆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中文系講師;杜宏春(1965-),安徽明光市人,碩士,新疆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中文系講師。
① 周嶺.史湘云.“出一回神"簡析[J]紅樓夢學刊,1990年第4輯.
② 晨升.探尋自卑的源頭[J]青年文摘,2001年第1期.
③ 孫愛玲.論史湘云的赤子美[J]紅樓夢學刊,2003年第4輯.
④王志堯.說“憨"論“呆"話人生——史湘云和香菱的遭際警示錄[J]閩江學院學報,2002年第23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