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涂陽肺結核;診治情況
文章編號:1003-1383(2007)06-0703-02中圖分類號:R 181.8文獻標識碼:B
為了解新發現涂陽肺結核病人及其治療管理現狀,分析探討其影響因素及原因,制訂和落實進一步提高涂陽病人發現率和治愈率的方法和措施,我們于2006年7月對全縣2005年發現并登記治療管理的新發現的涂陽肺結核病人,對其就診延遲及監督治療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2005年縣疾控中心門診新發現和登記治療管理的涂陽肺結核病人計298例,除死亡(3例)、外出(17例)、拒訪(2例)的22例未進行調查,實際調查病人276例。其中男性191例,占69.1%;女性85例,占30.8%。所有病人均采取2H3R3Z3E3/ 4H3R3方案治療,除5例病人因不良反應嚴重而停藥外,余均堅持完成6個月療程。
2.調查方法
(1)設計統一調查表格,組織縣疾控中心及各鎮衛生所防癆醫師,按照統一調查標準、調查內容,逐個對調查對象走訪并記錄病人的首診單位、初診疾病、確診單位、到疾控中心就診途徑、診斷延誤情況、治療管理情況、轉歸等,調查資料由縣疾控中心專業人員進行匯總,并抽查10%病例進行質控。
(2)病人診斷延誤情況參照診斷延誤判定標準[1]確定。就診延遲:病人自始發癥狀之日至首次就診(醫)的間隔天數超過2周者判為就診延遲;確診延遲:病人自初次就診之日至確診時的間隔天數超過2周者判為確診延遲;發現延遲:病人自始發癥狀之日至確診時的間隔天數超過4周者判為發現延遲。
結果
1.患者初診單位及診斷情況 276例患者患病后初診單位以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為主,占51.8%;其次為鄉鎮醫院、縣級醫療單位,占36.6%;在縣疾控中心的占11.6%。而初診診斷為肺結核以縣疾控中心最高,診斷率100%,提示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肺結核病診斷水平偏低。見表1。
2.病人發現延遲情況 276例病人中有63例發現延遲,占22.8%,而發現延遲主要原因為就診延遲,占47.6%,確診延遲的主要單位是社區衛生服務站,占39.7%。見表2。
3.病人歸口至縣疾控中心門診就診途徑 病人來診途徑以醫療單位轉診為主,有148例,占53.6%,主動到縣疾控中心門診就診58例,占21.0%,其余70例均通過追蹤到位,占25.4%。詳見表3。
4.病人治療管理情況 對調查的病人詳細了解真實的治療管理及服藥情況,其結果:由鄉村醫生督導的209例病人中,每次服藥基本都在醫生面視監督下進行的142例,占67.9%,完全由病人自服藥10例,占4.8%,病人的臨床治愈率為93.8%;由鎮防癆醫生進行督導治療的病人67例, 主要采取每周發藥一次,逢雙日以電話督促服藥方式,其監督治療率為82.1%,臨床治愈率為89.6%。鎮防癆醫生監督治愈率與鄉村醫生監督相比較,差別無顯著意義(χ2=0.79,P>0.05)。見表4。
討論
不斷提高肺結核病人發現與治療管理工作水平,是現代結核病控制的重要策略,也是降低結核病疫情必要的措施。通過本次調查了解新發現涂陽肺結核病人的治療管理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及其原因,給我們以下幾點提示:
1.肺結核病人絕大多數分布在農村,因此,社區衛生服務站在病人發現工作上作用重大。但是,由于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的X線檢查設備以及醫生診斷水平有限,病人往往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導致確診延遲。因此,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要加大對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干預力度,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的結防知識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結核病診斷水平和轉診意識,從而進一步提高病人發現率。有報道[2],通過強化村級社區衛生服務站轉診工作可使病人發現率得到顯著提高。
2.防癆知識的宣傳教育普及仍是我們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此次調查表明:診斷延誤的病人中就診延遲的占47.6%,可能與病人對“咳嗽”等癥狀不重視、誤以為“感冒”、或因經濟狀況不佳而不愿就診等原因有關;而病人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直接到結核病專業機構就診的僅占21%,大多數病人因不了解結核病的癥狀和結核病專業診治機構的服務性質而流向各級醫療機構,致使發現和診斷延遲的病人增加。因此,采取多種形式的防癆知識宣教,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癆知識知曉率,通過宣傳結核病診斷治療的免費政策,增加病人的主動就診率,使病人盡早主動到結核病專業診治機構就診,是提高病人發現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3.對于管理病人治療質量,我們通過調查,發現由于治療醫生監督的責任心不強,管理病人中真正做到每次服藥基本由醫生監督的僅占64.1%,仍有4.7%病人為自服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病人治療質量。調查中還發現,每次服藥均在醫生的面視下進行這種方式能提高病人的服藥依從性,但是費時、費力,需要醫生有極強的責任心。而每周或兩周發藥一次,每個服藥日由醫生電話督促服藥的方式,其治療效果與面視監督服藥無顯著差異,而且相對省時、省力,因此面視監督服藥是能否作為推薦治療的一種方式,值得探討。
參考文獻
[1]衛生部結核病控制項目辦公室.世界銀行貸款中國結核病控制項目工作手冊[S].第2版.1995,22-23.
[2]萬 堅,蔡 琰,顧興榮,等.提高農村地區新發涂陽病人發現率的探討[J].中國防癆雜志,2006,28(3):156-159.
(收稿日期:2007-07-23 修回日期:2007-09-21)
(編輯:梁明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