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病案書寫;質量缺陷;單項否決
文章編號:1003-1383(2007)06-0735-03中圖分類號:R 749.3文獻標識碼:B
根據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的要求,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病案管理專業委員會在廣泛征求臨床醫學、醫院管理、病案信息管理、醫學統計學以及計算機等各專家的基礎上,制定了《住院病歷書寫質量評估標準》(下稱《評估標準》)并向全國醫院推薦實行[1]。《評估標準》規定凡病案中出現《評估標準》規定的12項單項否決中的一項及其一項以上的項目缺陷者,該本病案不得評為甲級。為了解我院病案書寫質量情況,我們于2007年6月對我院的出院病案進行了單項否決質量缺陷專題調查。結果如下。
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5月31日在我院住院治療出院的6658名患者的病案。
2.調查方法
(1)抽樣方法:按隨機化原則進行抽樣調查。要求抽查份數占每科出院病人數的10%以上,且每個管床醫生每月抽查病案數為3份。被調查對象為6658份病案,書寫醫生151人,抽查份數為1198份,占被調查病案的18.0%,平均每位醫生抽查7.9份。
(2)調查方法:對每份病案按下列內容逐條審查,Ⅰ首頁醫療信息未填寫;Ⅱ傳染病漏報;Ⅲ缺首次病程記錄;缺首次病程記錄中缺擬診討論(缺診斷依據或鑒別診斷);缺首次病程記錄中缺診療計劃;Ⅳ危重患者缺科主任或正副主任醫生查房記錄;Ⅴ缺手術記錄;Ⅵ死亡病歷缺死亡前搶救記錄;Ⅶ缺出院或死亡記錄;Ⅷ缺特殊檢查同意書;Ⅸ缺對診斷、治療起決定作用的輔助檢查報告單;Ⅹ有證據證明病歷記錄系拷貝行為導致的原則性錯誤;Ⅺ缺整頁病歷記錄造成病歷不完整;Ⅻ缺入院錄或入院錄由實習生書寫。發現有缺陷的病案者,記錄其缺陷內容,病案號,患者姓名,書寫(責任)醫生。并通知返修。
結果
1.單項否決缺陷出現情況 在抽查的1198份病案中,每份抽查12個項目,總項目數為14376項,發現單項否決書寫缺陷的有6個項目(占50%),出現頻次80項次,平均每本病案出現缺陷率6.7%。每本病案單項缺陷出現的頻率為0.56%。病案書寫缺陷出現項次最高者為特殊檢查同意書,出現率3.84%,其次為出院記錄,出現率2.00%,出現最低者為0。不同項目缺陷出現率差別有顯著性意義(χ2=159.70,P<0.01),見表1。
2.科別出現單項否決缺陷的情況 我院設有18個病區28個科室,出現病案書寫缺陷的科室為17個(占60.7%),出現缺陷率最高者為神經內科,每本病案出現缺陷率13.85%,每本病案單項缺陷率為1.15%;其次為腹部外科,每本病案出現缺陷率12.50%,每本病案單項缺陷率為1.04%;出現缺陷率最低者為0,各科室病案缺陷率差別有顯著性意義(χ2=35.106,P<0.01),見表2。
3.單項否決缺陷與書寫醫生素質的關系 在抽查的1198份病案中,書寫醫生有151人,平均每人7.9份,出現書寫缺陷的醫生有47人(占31.13%),平均每個醫生出現缺陷的概率為52.98%,平均每個醫生每個項目出現缺陷的概率為4.42%,從職稱上看高級職稱醫生書寫病歷缺陷出現率較初級、中級職稱者低(χ2=33.866,P<0.01),從學歷上看本科生書寫的病歷缺陷出現率較研究生者高(χ2=7.877,P< 0.01),見表3。
討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等的相關規定,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了《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1],于2002年8月19日頒布,200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與此同時衛生部、國家醫藥管理局還制訂和頒發了《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要求各醫療機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至此,我國醫療機構的病案管理已經進入了法制管理時代。《規范》對書寫病案的主體、內容、格式和完成時間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規范》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醫療機構書寫病歷不可缺少的藍本。我們病案質量管理工作者,在學習運用《規范》的時候,深深地體會到《規范》不僅僅是我們醫療機構書寫病歷的規范,更重要的是衡量醫療機構質量的一個不可多得的窗口之一[2],又是決定醫患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一個重要指導性文件,是解決醫療糾紛的重要證據之一[3]。《規范》的出臺與實施,大大地促進了醫院管理者對病案管理的重視。《評估標準》將法律、法規和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相關規定中對病歷書寫提出明確要求的12個項目為單項否決的病案質量缺陷。是病案質量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我院病案管理明確規定,凡在病案中出現12個單項否決中的一項或一項以上的病案質量缺陷者,必須返修并給當事醫生一定的處罰[4]。從本組調查資料的情況來看,在調查的1198份病案的14376個項目中,缺陷項數80項,總的缺陷率為0.56%,總缺陷率不高。從缺陷的項目上來看,缺陷率最高者是特殊檢查同意書,缺陷率3.84%,其次是出院記錄,缺陷率為2.00%,說明此兩個項目是我院病案書寫質量的薄弱環節,在臨床醫生崗前培訓或專項強化訓練時,應當強調對上述兩大項的注意力度并在實際工作中重視此兩項的規范性書寫;兩項缺陷合計占總缺陷的87.5%,如果我們在書寫病案的過程中能夠控制此兩項缺陷的出現,我院的病案質量必定得到很大的提高; 從科室上看,神經內科、腹部外科和脊柱外科缺陷率最高;從醫生的素質上看,本科生書寫的病案出現缺陷率較研究生者高(P<0.01)。病案管理者對質量薄弱的科室和薄弱的個別醫生進行強化監督,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對提高全院的病案質量至關重要。病案質量是醫療質量的重要表現形式,再高的醫療技術水平都必須經過嚴格認真的病案書寫才能體現出來。衛生部國家醫藥管理局的《規范》就是病案質量的標準。學習、宣傳和監督執行病案質量標準是各級醫院管理人員,尤其是病案質控管理人員神圣的職責。只要我們能夠認真學習《規范》,在工作中按《規范》的規定逐項監督,嚴格把關,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病案質量專項調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那么我們的病案質量一定能夠得到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彭兆麗,孟 浦,成于珈.北京醫療機構病歷書寫規范[M].科學出版社,2003,42-48.
[2]李天資.病案出院記錄書寫質量調查分析[J].右江醫學,2005,33(6):675-676.
[3]李天資,陸 翔.當前的形勢與醫院病案管理的思考[J].中國病案,2005,6(2):8-9.
[4]李天資.實行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疑難情況的思考[J].中國病案,2006,7(8):18-19.
(收稿日期:2007-07-31 修回日期:2007-11-02)
(編輯:梁明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