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素質教育 歷史教學 方法探索 影響
中學歷史教學,雖然涉及的是歷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這是因為通過歷史教學,既可以使學生掌握歷史知識,了解人類的過去:又能夠促進學生歷史學科能力的發展和歷史意識的生成,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使學生學會以全面,客觀、辨證、發展的眼光來認識人類社會。從這樣的意義上講,歷史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的基本理念,應該強調以下幾點
1.歷史教學活動所追尋的是學生對歷史的建構和認識,因此教學的整體目標應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為基礎,并把歷史思維能力視為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從而把歷史教學的基本模式由傳授知識的類型轉變為發展思維的類型。
2.歷史教學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在于學生的歷史學習活動,而這種活動不應該是對歷史知識進行機械記誦的模式,而應該是學生對歷史原本進行分析與理解的模式,側重于學生正確地建構其心目中的歷史,使學生能夠識別各種對歷史的解釋,并提出他們自己的歷史解釋。
3.歷史教學活動的方法運用,主要是圍繞使學生對歷史的感受,了解和認識,側重于訓練學生掌握探究歷史的具體方法,尤其是透過師生對各種歷史資料的運用,培養學生在掌握證據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
4.歷史教學活動的組織,不應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新穎,而應是注重于學生學習歷史時思維活動的具體操作,尤其是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性,注重發展學生創造性的學習能力。
5.歷史教學活動的展開,要有利于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歷史觀使學生經過歷史的學習和探究,學會用歷史的視野來認識和理解社會現實的問題,學會思考人類的發展和人生的價值。
在當前,素質教育觀念下的歷史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歷史教學的很多領域,每一個領域都可能會制約教學實際的創新。但是,歷史教學方法的探索空間還是很大的,這是因為:(1)在目前直接制約歷史科教學的課程編排、教科書編寫、考試方式等未有實質性和突破性改變的情況下,教學方法的改進可以率先進行探索,以實際的創新帶動對課程、教材、考試的改革。(2)雖然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但由于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渠道,因而課堂教學方法就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3)教師在教學中是起著主導作用的,是教學改革的生力軍。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主要是通過教學方法的運用而體現出來的,而且教師可以用主要的精力,充分利用對教學實際的主動權來探尋教學方法的改進。(4)學生尊重的老師首先是尊重學生的老師,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之發揮,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直接的關系。學生是喜歡老師和他們一起進行創新的。
歷史學科的性質是對人類歷史進程的認識和解釋,歷史學習的性質則是學生對過往的人類社會的把握、理解和認識。所以學生心中的歷史如何生成,他們對歷史怎樣認識,就是歷史教學要解決的主要任務,歷史科的教學實驗和方法的探索,應圍繞學生對歷史的認識來進行。
(作者單位:山東省曹縣大義集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