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譯能力是一種重要的社交能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對學生的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英語 翻譯能力 培養
翻譯是人類不同語言思想交流的橋梁,通過翻譯可以使不懂得該種語言的人,能通過語言的重新表達而進行溝通。我國現行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必須具備一定的翻譯能力。隨著我國加入WTO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外交流日益頻繁,社會對外語及外語人才的需要更為突出,在合作和交流中起橋梁作用的翻譯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
一、翻譯能力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現狀
在英語交際法中存在一種做法:外語教學過程盲目單語化,甚至有的教學法完全排斥母語或翻譯,將母語和翻譯在教學中的運用認為是外語水平低下。教師要確立“把翻譯作為語言基本技能來教”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精讀教材所提供的語言活動材料,把翻譯知識和技巧的傳授融入到精讀課文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同時教師受課本內容的限制,無法創造真正的交際環境不說,他們的語音,語調與真正的英、美人的標準英語相距甚遠,根本無法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無法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學生的第二語言和母語均不合乎相應的語言習慣,翻譯起句子和段落肯定文理不通。學生方面看,很多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鐘情于教輔書,對老師布置的課文或句子翻譯練習,直接在教輔書上對一下答案了事,不進行仔細的推敲和揣摩。在做模擬試題跳過翻譯部分,或草譯一下便急于核對答案,結果當然可想而知。
這樣的現狀與英語翻譯能力的重要性是不相適應的,翻譯能力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一種創造性的語言活動,在英語的注重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提高翻譯能力與學生聽,說、理解、寫的能力相輔相成。翻譯能力與聽、說、讀、寫的能力是緊密相關、相輔相成的。在教學中,許多教師在課堂上盡量采用英語講課以減輕母語的干擾,使學生學會用英語思維。學生通過大量的英漢互譯練習而獲得大量的語言知識,并通過翻譯過程中英漢兩種語言的轉換使學生在熟練漢語思維的同時,也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思維。例如這樣一句話:“He hadn't any fame,even in hisown village;and he was so poor that he hadn't anything to feed us on butturnips,and even turnips failed us sometimes”這是一個并列復合句,好多學生沒能理解“but”在此句的真正含義,這句話中的“but”并無轉折之意,而是與前面的否定結構構成“除…沒有”的意思。其次,翻譯是有效的測試手段,并能促進整體語言能力的提高。在聽、說、讀、寫是語言的四項基本技能中,翻譯不僅測試學生的理解力,同時還測試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及漢語的表達能力,現行大綱要求學生對閱讀理解準確率為70%以上,而翻譯則要求學生100%的理解。文化差異是我國學生翻譯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礙。一方面,了解英美國家及中國歷史和文化知識,在翻譯中可透過詞匯的字面含義去理解詞語的內涵或社會文化含義,以幫助學生了解英漢在文化及語言方面的差異j另一方面,通過一定量的翻譯訓練,使學生逐步認識到英漢兩種語言在文化方面的特征,不斷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英漢語言文化的背景知識,提高運用英語的自覺性,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二、加強翻譯能力培養的措施
1.首先要提高詞匯和語法水平。英漢詞匯都很豐富,除了純技術術語是絕對的一一對應,絕大多數英漢詞匯都是多重意義對應,這就需要根據上下文、原著風格、翻譯技巧來選擇適當的用詞,注意不同詞匯間的內涵和外延的差別、文體間的差異,詞性的轉換等等。影響翻譯能力的還有語法水平,所謂的語法水平,即運用語法規則正確分析原文內容,以及檢查譯文結構的準確性。這要求學生一方面吃透語法規則,融會貫通,另一方面對難句要多做語法分析練習,不斷地綜合運用語法知識。如:In the long history of metallrrgy,the part played by the universities isextremely brief如果我們按字面翻譯,可能會譯為“在冶金學的漫長歷史中,大學所起的作用非常短暫。”仔細分析一下該句的時態,如果真是譯文所表達的意思,應該是陳述過去的一個事實,就應該用過去時態。但是原文用的是現在時態來陳述現在的狀況,因此正確譯文就應該是“在冶金學的漫長歷史中,大學直到最近才發揮作用。”
2.在教學中增加對翻譯能力培養的重視。翻譯是一種實踐,而技巧只有在課堂內外付諸實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由于大學英語課時有限,不能抽出一定的課時單獨進行翻譯教學與練習。因此,在平時的精、泛讀教學中穿插英譯漢的教學,講授一些翻譯的原則,標準、過程和要求等基礎翻譯理論知識,以及常用的翻譯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翻譯技巧。大量的翻譯練習可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
3.翻譯能力培養與閱讀理解的訓練相結合。學生翻譯能力弱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在于沒有掌握翻譯技巧,如不知道譯文的增減詞。
語而一味地拘泥于原文,不會進行詞類轉譯或根據上下文選擇詞義,對復合句的翻譯更是摸不著邊際等。教師在翻譯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閱讀一些經典的翻譯作品,幫助他們分析理解并體會作品的精妙所在,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翻譯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將翻譯訓練融入閱讀理解中,在講解英語課文時,對文中的一些長句、難句先讓學生翻譯,然后對典型的翻譯錯誤進行修正、對比講評,同時告知學生相應的翻譯技巧。
4.注意漢語和英語之間的文化差異和一些專業術語的翻譯。把“相聲”翻譯成英語不能只是翻譯其形式,還要翻譯其內涵。翻譯成cross talk外國人不明白;不如翻譯為comic dialogue更好懂。為了取得好的翻譯效果,最好是用能夠跨越文化障礙的表達方法,如“火車頭”或“旗艦”withforeign trade as the locomotive/flagship。比如我們要把“專業簽證人員”翻譯成英語,那么我們就要按照外交用語的習慣把它翻譯為Visa officers,而不應該照字面上翻譯成specialized visa perso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