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物理教學 突破重點 突破難點
重要的、難懂的概念和規(guī)律,一直是部分學生學習的嚴重障礙,影響了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和進取精神,如何消除這種障礙呢?我認為教學過程中應從以下四方面抓起。
一、講究方法,注重實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fā)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老師講課要注重方法的實用性,使學生盡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如類比法是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可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難懂的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不少學生對用比值定義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確(如場強、電容、電阻),其原因是只注意了數(shù)學形式,忽視了物理意義。怎么辦呢7我想絕大部分學生對初中物理中的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比較清楚的,它是用比值定義的,我們就以此為例,進行類比,以加深其理解。
二、抓關鍵,抓本質
不少學生學習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對重、難點的理解沒有抓住關鍵和本質。電磁學中,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閉合回路、磁通量發(fā)生變化。“磁通量變化”既是關鍵,又是本質,記住它并不難,但在運用時如何呢?例如,對“有閉合回路在磁場中運動,回路中有無感應電流產(chǎn)生?”這樣的問題,有的認為“有邊切割了磁力線”就有電流產(chǎn)生。有的認為有“磁通量”就有電流產(chǎn)生。
然而這兩種看法都是錯誤的,其原因是沒有抓住本質。又如,變壓器的電流與匝數(shù)成反比,這個關系大多數(shù)學生記的牢、但在做有三組以上線圈的計算時,他們仍套用公式,結果得出許多矛盾的結論,這就是對N1:N2=11:12公式成立的前提條件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這個關鍵的問題重視不夠造成的。通常對概念要抓關鍵的“字”,對規(guī)律、定理等抓“條件、結論”,這些是攻克重、難點的突破口。
三、認識要全面,分析要細致
對學生來說,由于總結、歸納能力差,對知識點認識不全、分析不細是影響學習的另一重要因素,這就需要老師平時注意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比如關于“電阻”的問題,盡管比較簡單,但歸納起來內容也很豐富(1)用電阻定律來計算電阻:(2)用“伏安特性曲線”來表示電阻,(3)串、并聯(lián)電路中任一電阻的變化對電路的總電阻、電流。路端電壓的影響,(4)閉合回路內某一可變電阻值為多大時它消耗的功率最大等。這些有關電阻的問題都只有通過練習,總結才能熟練掌握。對重、難點的理解,不能局限在書本上,要把書吃透,把書中的話拓開,把抽象的東西用練習具體化。
四、選題要有針對性
練習是增強對知識點理解,掌握的一種主要方法,做練習最關鍵的是講究選題的針對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影響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選題很重要,我們認為應帶著問題去找習題,編習題。有時幾個練習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識點,我們要善于尋找分析、歸納,從而對知識點有個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學生對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確,我們就專門找這樣的習題練,如果認識不全面,就要從多方面找習題練。選題不要運算太復雜,綜合性太強,否則會影響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針對性的練習是一個專用武器,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攻克每個重、難點。
(作者單位:河北省武邑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