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交通事故中,側面碰撞時人員死亡率較高。為鼓勵汽車生產廠配置側面碰撞保護裝置,Euro-NCAP的車輛安全性還附加了一個加分項:側面柱碰撞試驗。該試驗項目主要針對配有側面頭部保護裝置的試驗車輛,如側面碰撞時,對頭部起保護作用的側氣囊或側氣簾等,若試驗滿足Euro-NCAP的要求,最多可加2分。其試驗方法是:試驗車輛橫放在平板運載車(歐洲稱為Flying floor)上,為減少試驗車輛與平板運載車的摩擦阻力,兩者之間鋪設摩擦系數很小的特富龍板。試驗車輛在運載車的驅動下以29公里/小時的速度側面撞向直徑為254毫米的柱壁障,其車上的ES-2試驗假人頭部正對著柱壁障(見圖1)。
圖1:Euro-NCAP側面柱碰撞(29km/h)

增加側面柱碰撞試驗附加項有兩個前提,一是該車型配有側面頭部保護裝置;二是該車型在側面碰撞時,其頭部傷害得分必須獲得Euro-NCAP側碰評分中頭部部分的滿分(4分)。
在歐洲Euro-NCAP中,除了對車內乘員保護安全性評價之外,還對車外行人安全進行評價,并制訂了相關的試驗方法和評價方法。根據行人身上各部位與車輛接觸的位置,分別進行試驗(見圖2、圖3)。2007年還增加了追尾碰撞時乘員頸部保護的試驗和評價(Whiplash)。目前日本NCAP中也開展了行人保護的安全性評價。
圖2:Euro-NCAP行人保護試驗

圖3:行人身體各部位撞擊區域

七、目前各國NCAP的評價方法
* 日本:根據假人傷害值及車體變形計算得分,并且把駕駛側假人和乘員側假人分開進行評價。
1.全正面碰撞0-12分
2.40%偏置碰撞0-12分
3.側面碰撞0-12分
4.綜合評價0-36分
圖4:日本NCAP的評價方法

圖5:美國NCAP的評價方法(正面碰撞)

圖6:美國IIHS-NCAP的評價方法(正面碰撞)

* 美國:根據正面和側面碰撞試驗中假人受傷指數和頭部保護(假人舉動)及車體變形進行整體評價。分為四級評價:
1. GOOD(好)
2. ACCEPTABLE(可接受)
3. MARGINAL(剛及格)
4. POOR(差)
* 歐洲:根據假人傷害指數及頭部、胸部、腹部、腿部和車體變形等計算得分(評價從全體駕乘人員的傷害值中選取最惡劣的傷害值作為代表值)。
1. 正面碰撞0-16分
2. 側面碰撞0-16分
3. 側面柱碰撞和安全帶提醒裝置作為加分項(2分+2分)
4. 綜合評價=正碰得分+側碰得分+加分(安全帶提醒裝置,側面柱碰撞)
5級評價:★★★★★33-40分
★★★★☆25-32分
★★★☆☆17-24分
★★☆☆☆ 9-16分
★☆☆☆☆ 1-8分
圖7:Euro-NCAP的評價方法

圖8:1998-2005年 EuroNCAP乘員保護評價得分和星級發展過程

圖8是歐洲Euro-NCAP實施過程中一些車輛乘員保護的得分情況。從圖8可以看出,歐洲車輛在星級得分過程中也是有一個過程的,在初推行Euro-NCAP時的車輛安全評價星級等級并不高,有一個逐步提高的歷程。
綜上所述,各國NCAP的評價方式列表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