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目前擁有總資產超過300億元人民幣,員工總數近4萬余人。集團公司擁有全資、控股、參股汽車企業包括: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和金杯車輛制造有限公司三個整車制造廠;沈陽新光華晨汽車發動機有限公司、沈陽航天三菱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和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三個發動機生產廠以及30余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公司的主要產品有華晨寶馬系列高級轎車、中高級商務轎車尊馳、家庭轎車駿捷、金杯海獅系列輕型客車、金杯系列輕型卡車、金杯閣瑞斯MPV以及491、4G6系列汽油發動機等。
在過去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華晨與寶馬、豐田等國際知名公司合作,引進、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在中國汽車工業中走出了一條高起點、自主創新的道路,形成了金杯、中華兩大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合資品牌。2006年華晨汽車實現整車銷售21萬輛,同比增長71.5%;實現銷售收入319億元,同比增長47%;實現工業增加值54.5億元,同比增長111%;實現整車出口8655輛,出口創匯1.1億美元。
華晨集團的產品線布局
目前,華晨汽車已擁有華晨金杯、華晨寶馬、金杯車輛三大整車生產公司,“中華”、“金杯”、“華晨寶馬”三大汽車品牌。其中,華晨寶馬有寶馬3系和寶馬5系高級轎車;中華系列則有中華、尊馳、駿捷中級轎車;金杯品牌下則有輕型客車、輕型卡車、金杯閣瑞斯MPV商務車,產品涵蓋了商用車、乘用車兩大領域。
但是,在我國增長極為迅速的經濟型家用轎車和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細分市場上,華晨汽車還是空白,華晨汽車要想迅速擴大市場銷量和占有率,除了不斷開拓海外市場外,還需要在這兩個細分市場上有所作為。另外,華晨在新車型的推出速度和數量上,明顯落后于國內銷量排名靠前的汽車企業,華晨集團在這方面的競爭優勢有待加強。
華晨集團發展戰略——堅持“兩條腿走路”
在華晨汽車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兩條腿走路”的發展策略:一方面,堅持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之路,將產品開發的決策權和自主知識產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致力于提升企業自身和中國汽車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目前,華晨已經形成“中華”、“金杯”兩個自主品牌,并且都已逐漸走進國際市場。中華轎車在2006年成功打入汽車門檻最高的歐洲市場,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走向歐洲樹立了成功的典范和信心;而且走國際化發展路線,合理利用國際、國內資源,與國家級先進汽車制造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學習國際先進的汽車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出自己優秀的團隊。華晨汽車國際化發展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1.與國際汽車生產巨頭和頂級汽車設計公司合作
與國際知名品牌德國寶馬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是華晨集團國際化的開始。2003年3月,華晨寶馬的合資合同在北京簽署,華晨汽車與寶馬集團共同組建了一個生產和銷售寶馬汽車的合資公司。2003年10月,國產寶馬325i順利上市,隨后華晨寶馬推出了多款寶馬3系和5系車型,產品覆蓋中國高級轎車各個細分市場的價格區間。華晨與寶馬的合作,不僅極大的提升了自身品牌知名度,也使華晨參與到更多細分市場的競爭,在中國高級轎車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不僅如此,華晨還與保時捷、寶馬、豐田、雷諾、三菱、德國FEV發動機、意大利賓夕法尼亞等世界一流汽車、發動機、設計公司密切合作,學習國際企業先進的汽車設計和生產技術以及先進的汽車生產管理理念,將華晨汽車自主品牌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使其產品不但在外形設計上順應國際領先潮流,而且在核心技術研發、品質控制、管理理念方面都實現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接軌。
2.建立海外工廠
2007年2月,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韓國PMC集團就在朝鮮進行海獅車KD(散件組裝)組裝項目在沈陽舉行了簽約儀式。假手韓國PMC集團,華晨海外第三工廠成功落戶朝鮮。第一階段,華晨將以CKD(全散件組裝)形式向朝鮮出口相關車型的電泳后車身和組裝零部件;第二階段(2008-2012年),華晨汽車將以向朝鮮出口車身散件及CKD套件為主,按合同計劃五年在朝鮮銷售1.2萬輛金杯海獅車。朝鮮工廠的建立,為華晨汽車日后大規模進軍朝韓汽車市場打開了第一扇門,也為我國其他汽車廠商提供了參考樣本。而在此之前,華晨早已擁有了兩家海外工廠:一家落戶埃及,主要以CKD方式生產中華尊馳轎車,計劃2007年實現組裝尊馳轎車5000輛;另外一家在越南,生產金杯輕卡。相信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華晨汽車組裝工廠在更多的國家和地區落戶生根。
3.擴展海外銷售渠道
華晨汽車自創立之初就以打造民族汽車精品為己任,借助國際高端汽車技術資源,堅持走“高起點自主創新、高品質自主品牌、高目標跨越發展”的國際化發展之路。經過多年發展,海外網絡已經發展到30多家,同非洲、亞洲、歐洲、南北美洲等地區客戶都建立了良好的貿易關系。同時,華晨還與埃及、朝鮮、伊朗、俄羅斯、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地合作,并建立了三個海外CKD工廠項目。2006年成功打破歐洲市場這塊“堅冰”,為華晨的國際化版圖又添一塊沃土。
2007年華晨更是雄心勃勃,正加緊實施由德國走向歐洲、由美國覆蓋北美的高端國際化市場戰略。華晨下一步的海外發展計劃是:堅持整車銷售及CKD合作生產兩條腿走路的營銷策略,強化品牌和售后服務體系建設,并利用已經形成的華晨汽車及零部件海外銷售網絡,有計劃的實施國際化市場戰略。華晨將借晉級國家級出口基地的機遇,加快實施國際化經營和出口基地建設,在“十一五”期間完成海外戰略“三級跳”,用五年時間把華晨打造成國際性汽車品牌。
4.參加國際頂級車展
參加國際頂級車展是一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有效途徑和橋梁,世界上很多知名的汽車公司和品牌都是通過參加國際頂級車展走向成功的。我國企業目前整體水平和國際汽車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國汽車企業走國際化道路的障礙;相反,我國汽車企業更應知難而上,將自己研發的最新產品推向世界,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此前也有吉林汽車參加法蘭克福車展的先例,雖然最終褒貶不一,但相信真正的收獲只有參展人最清楚。
2007年3月6日,第77屆日內瓦國際車展正式拉開帷幕。華晨作為中國自主品牌的唯一代表,攜中華“三劍客”尊馳、駿捷、M3聯袂出場,為華晨2007年國際化戰略的高歌猛進奏響了序曲。作為民族自主品牌的生力軍,華晨此次以多個系列產品參加世界頂級車展,是其國際化戰略的完美體現。對于華晨來說,參加國際車展并不是一次單純的“走秀”,更注重的是國際市場的實質性開拓;不僅使世界上更多的消費者對來自東方的中華轎車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從而大幅提升中華品牌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而且此次車展也是檢測歐洲消費者對中華轎車反響的絕佳“試金石”,對其后續引進中華其他車型無疑是一次很好的“探路”;同時給中國其他汽車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
華晨集團未來愿景
據華晨集團高層戰略規劃:2007年,華晨汽車計劃銷售整車30萬輛,同比增長43%;實現銷售收入450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計劃實現出口整車3.5萬輛,出口創匯3.6億美元。到2010年,實現整車銷售50萬輛,銷售收入800億元以上,并進一步增強出口力度。“十一五”期間,華晨汽車要堅持三高戰略,即高起點自主創新,高品質自主品牌,高目標跨越發展。實現年銷售40萬輛整車、40萬臺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建成規模大、品牌強、財務優的大型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