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企業專利管理是企業專利管理機構與專利管理人員,在企業相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下,為在企業貫徹國家專利制度、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和創新、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而對專利事務進行的戰略策劃、規劃、監督、保護、組織、協調等活動的總稱,包括企業專利事務的管理、專利信息管理、專利法制管理等內容。企業專利管理也是一種市場行為,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企業專利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企業開展專利管理,可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合理配置企業的科技資源,促進企業經濟與科技的緊密結合。同時,有效的專利管理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外向型發展的重要保障。企業的競爭在某種意義上是專利技術的競爭。專利管理能引導企業采取積極的策略促使企業專利在數量和質量上提高,從而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為實行國際化經營戰略奠定基礎。
企業專利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系統的重要分系統。這一分系統是以主管和統籌企業專利工作的主要負責人為龍頭,以企業專利管理部門為依托,以企業技術開發、產品設計、市場營銷、法律事務為支撐的一個有機體系。企業專利管理水平也是衡量其經營管理狀況的重要標準。企業應定期估算企業專利資產,并將其納入企業核算管理體系,作為企業經營決策依據。
二
企業專利管理工作是圍繞企業專利的申請、授權、保護、利用等方面所進行的工作,如專利申請、專利權的許可與轉讓、專利信息收集與利用、專利戰略研究與運用、專利權的保護、專利糾紛的處理等事項。從內容上看,則涉及專利管理機構的建立與專利管理人員的確定、專利規章制度建立與完善、專利產權管理、專利信息管理、專利利益分配與獎勵等內容。
1. 企業專利管理機構與專利管理人員。一般地說,企業專利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建立企業專利管理體制。在企業專利管理體制中,企業專利管理部門的設立和企業專利活動的有關規章制度又是主要內容,其中專利管理部門的建立是企業專利管理體制建立的關鍵。原因在于,企業專利管理的基本事項都是由其承擔的。
2. 企業專利管理規章制度建設。規章制度建設是企業開展專利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盡管企業專利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有相應的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但這些規定在企業中的貫徹仍需要以企業相應規章制度形式加以體現和細化。為此,企業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專利管理的有關制度,如《企業專利申請與審批制度》、《企業職務發明獎酬條例》、《企業專利實施基金管理辦法》、《企業專利信息管理規定》等。如海爾公司以集團最高級程序文件形式制定并頒發了《專利管理規定》,由各下屬單位參照執行。這類規章制度為公司專利工作的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3. 企業專利產權管理。根據《企業專利工作管理辦法》的規定,企業專利產權管理的內容包括:(1)專利技術開發;(2)專利申請、維持、放棄的確定,職務與非職務發明的審查;(3)專利評價、評估;(4)專利資產運營,包括專利權轉讓、許可貿易、運用實施,專利作價投資,專利權質押等;(5)企業技術活動中形成的與專利申請相關技術檔案的管理及對技術人員業務活動的規范;(6)對涉及專利技術開發權益的流動人員相關活動的規范;(7)專利權保護,包括專利侵權監視、專利訴訟及專利權邊境保護等;(8)其它企業專利產權管理事項。以下對企業專利產權管理的一些重要內容進一步闡述。
(1)專利申請管理。專利申請管理的要點是保證企業符合專利條件的、適宜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及時申請專利并獲得專利權。①專利申請管理的一般要求。應建立職工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申報與審查制度,制訂具體申報、審查程序和辦法。對做出的發明創造,應進行分析評價,凡應該申請專利的,及時申請國內外專利。對符合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應先提出專利申請,取得專利申請日后,再進行科技評價、評估、評獎、產品展覽與銷售等會導致技術發明公開喪失新穎性的活動。對于不適于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一般應將其納入企業技術秘密保護范圍,從本企業專利戰略及經營實際出發需要公開的除外。大中型企業可在基層技術單位(項目組)及其它必要的企業基層單位指定兼職專利聯絡員,由專利聯絡員配合企業專利工作機構或企業專利顧問開展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申報等工作。②企業職務與非職務專利申請管理。企業職務發明創造在申請專利前,有關人員應對該發明創造保密。企業職工調離、離退休,或者外來學習進修、臨時工作人員在離開企業前,應將其從事、參與企業技術工作的技術資料交給企業,并承擔保密義務。未經企業許可,不得擅自發表涉及應予保密內容的文章,不得將屬于企業的發明創造申請個人專利。企業職工將其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企業應予支持,不得壓制和侵犯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需要企業出具證明的,由企業審查確認后,出具非職務發明證明。③企業向國外申請專利的管理。對需要向國外申請專利的項目,企業應進行可行性論證,主要應從競爭戰略、市場、法律、技術本身等角度全面評估在國外專利確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對企業重大的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開發項目,或者企業具有重大市場前景需要申請外國專利的技術創新成果,企業要進行項目專利戰略研究,提出專利戰略分析報告。④企業履行技術合同及在其他相關情況下專利申請的管理。企業與其它單位簽訂有關技術開發的合同,或者簽訂其它在將來履行中可能產生發明創造的合同時,合同應明確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對于跨單位學習進修、合作、工作的人員及企業臨時聘用人員,企業應當事先就該人員在學習、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歸屬與接受或派出單位簽訂合同。未簽訂合同或者合同規定不明確的,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2)企業在合資、合作等領域專利產權管理。企業建立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時,外方以技術、設備、產品作投資的,企業應就所涉及的專利和相關技術領域進行專利檢索和論證。企業與外方簽訂涉及專利或將來可能涉及專利問題的涉外合同,應對專利事宜或可能涉及的專利事宜作明確約定。企業聯營、兼并及對外合資、合作,開展重大技術貿易,涉及專利的企業應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專利資產評估。企業開展上述專利資產評估應委托符合執業要求的中介機構完成。
(3)企業專利年費管理。企業專利年費管理旨在確保企業獲得的專利權的有效性,防止因耽誤繳納年費使專利權失效的后果出現。企業對其獲得的專利,應依法及時交納年費,以維持其有效。對擬在法定期限屆滿前放棄或終止的專利,要予以論證確認并建立管理檔案。
(4)企業專利權益的維護。維護專利權益是企業開展專利管理的保障,因為專利權被侵權如不能被及時制止,將對企業產生重大損失。當發生被侵權,或者與他方產生專利侵權糾紛或其它專利糾紛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必要時請求主管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4. 企業專利信息管理。企業專利信息管理涉及企業專利信息系統的建立,產品、技術開發、項目承擔、專利技術或產品的進出口等方面,在內容上則涉及到專利信息的收集、專利信息的整理、專利信息的保存、專利信息的運用等。
(1)企業專利信息系統的建立。專利信息是企業在信息化社會環境下進行技術開發、實施專利戰略的信息類資源。因此,企業有必要建立適合本企業的專利信息利用機制,遴選與本企業有關的信息提供給決策者,為制定企業經營管理戰略提供決策依據。同時,通過與企業各專業部門的密切配合,利用專利信息為企業技術開發等各個階段服務。
(2)企業產品、技術開發與承擔項目的專利信息管理。企業產品、技術開發在立項前有必要檢索相關的專利文獻等專利信息,以避免重復開發、啟迪研究思維,節省研究成本。在制定研究開發計劃階段,需要利用專利信息了解企業自身的地位、技術優勢與不足;在研究開發過程中及完成后,則有必要進行跟蹤檢索,通過專利信息從技術、市場和法律等方面全面評估,及時作出是否申請專利的決定。企業研究開發項目進行鑒定驗收時應有專利檢索報告。①
(3)企業技術、產品進出口的專利信息管理。企業開展對外貿易,無論是技術進出口還是產品進出口,都需要進行必要的專利文獻檢索。其目的是了解涉及進出口貿易的專利的法律、市場和技術狀況,確定公平合理的價格,防止引進過期專利、經濟價值不大的專利,以及避免在出口國家存在侵權風險。一般而言,企業開展對外貿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進行項目專利檢索:①技術、成套設備和關鍵設備的進出口;②未在國內銷售過的原材料和產品的進口;③未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銷售過的原材料和產品的出口。
5. 企業專利利益分配與獎勵的管理。企業建立發明創造的利益分配與獎勵制度,旨在激發企業全體員工從事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強化企業的專利意識,提高專利利用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企業需要根據《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和國家相關政策規定要求,建立企業內部合理的專利利益分配與獎勵制度。
注釋:
①對于政府財政支持的科技計劃項目所取得的新技術成果,除合同規定應向社會推廣或保密外,項目承擔企業可以申請專利,并可以有償轉讓或自行實施,所得收益屬于承擔企業。
參考文獻:
1.劉風朝,潘雄峰,王元池.企業專利戰略理論研究.商業研究,2005,(13):16.
2.何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實務.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16.
3.張瀅.淺論專利信息在企業中的利用與管理.人民珠江,2004,(4):69.
基金項目:本文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促進我國自主創新的知識產權管理研究”資助,項目批準號:70633003。
作者簡介:馮曉青,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后,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收稿日期:200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