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業已普遍意識到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但在實際運用中卻效果不佳。文章分析了導致效果不佳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了適合中小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兩種方案,核心型供應鏈和ASP模式供應鏈,并給出了這兩種方案的實現模型,以加快供應鏈管理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核心型供應鏈;ASP模式供應鏈;供應鏈管理平臺
一、 引言
目前,我國成功實施供應鏈管理的企業主要是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相應的管理方法和組建模式都是以大型企業為基礎的。而中小企業的運作模式和資本能力與大型企業有著很大的區別。中小企業一般具有如下特點:企業資金力量薄弱,信息化水平低,員工流動率高等。這些與大型企業截然不同的特點使得供應鏈管理在中小企業難以得到應用與推廣。
但是在我國的經濟構成中,中小企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據統計中小企業總數約在1 000萬家左右,在工商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占全部注冊企業總數的99%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和出口總額分別占全部工業總量的60%、57%、40%、60%。故供應鏈的構建與管理不僅僅限于大型企業,必然要有中小企業的介入,中小企業對于經濟的發展和整個供應鏈的構建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 中小型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
隨著信息科技的日益月新,中小型企業已經普遍意識到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實現供應鏈管理的技術條件已成熟,但是在實際實施中相當數量的企業仍然以失敗而告終,使更多企業對供應鏈管理望而卻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克服導致失敗的因素,已是擺在學者和企業經營者面前,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下面本文將從企業的競爭合作觀念和供應鏈管理的實施方案兩方面分析其失敗的原因。
1. 在市場競爭中,企業經營者沒有打破交易雙方利益對立的傳統觀念,停留在企業競爭是以競爭對手消失為目標的、對抗性極強的競爭,同時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已轉變為供應鏈與供應鏈間的競爭。為了更快地促進企業的前進步伐,就需要重新審視競爭的目的,改變競爭的觀念和方式,尋求走向雙贏的競爭模式,這就是競爭合作模式,它是一種高層次的競爭境界和新的競爭觀念。
企業經營者必須走出競爭就是“你死,我活”的誤區,樹立競爭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競爭資源,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利潤最大化,促進企業發展的正確認識。因此在現代市場中,企業不能僅僅依靠自己的資源來參與市場競爭,提高經營效率,而要通過與供應鏈參與企業進行跨部門、跨職能和跨企業的合作,建立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關系,實現資源互補、信息共享,發展企業之間穩定的、良好的、共存共榮的互助合作關系,建立一種雙贏關系。
2. 部分企業已經實施了供應鏈管理系統,但是卻沒有帶來預期的績效。這是因為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系統的理解與應用停留在傳統的信息管理系統層面上,沒有貫徹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思想,即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整合,其具體包括:通過內部供應鏈管理實現企業內部“子核心競爭力”的整合,通過外部供應鏈管理實現供應鏈上企業之間核心競爭力的整合。而這些企業僅僅對內部供應鏈進行管理,并沒有實現供應鏈上企業之間核心競爭力的整合。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不僅僅是要實現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對企業內部資源的管理整合,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個數據共享、數據互交的平臺,從而實現企業間一種新的規則,一種新的制度,使企業間資源得到最優配置,將企業自身和外部供應商、客戶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集成化系統,形成高度競爭力。
三、 中小企業成功實施供應鏈管理的方案
根據以上分析中小企業要成功實施供應鏈管理,企業經營者必須要樹立合作競爭的觀念,與供應鏈中企業建立雙贏的合作關系;更要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的供應鏈管理方案,正確認識供應鏈管理系統,利用供應鏈管理將鏈中企業高度整合,提高核心競爭力。
適合中小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方案大致有兩種,核心型供應鏈和基于ASP模式的供應鏈。供應鏈的管理理念,重視圍繞核心企業建立網鏈關系,供應鏈作為一個利益集合體,強調企業間的戰略合作關系。對于供銷關系相對穩定的企業聯盟,可以采取核心型供應鏈模式。而對于直接面對客戶消費的批發零售型企業,由于需求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企業面對的是一個變化迅速且無法預測的買方市場,所以此類企業的合作伙伴是根據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的,故為了滿足組建供應鏈的靈活性,可以采取ASP模式的供應鏈。
1. 核心型供應鏈。核心企業型供應鏈(簡稱核心型供應鏈)通常圍繞一個在經濟實力、產品特色等方面具備壟斷地位的核心企業構筑,該企業特色決定了這條供應鏈的特色。此類供應鏈是由核心企業出人力、物力和財力組建供應鏈,將具有戰略合作的上下游企業的資源、信息進行整合,并且提供信息管理、信息咨詢等工作,實現信息共享,形成一條由終端客戶驅動的無縫需求管道。但是供應鏈的節點企業之間并不存在著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它們完全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來的。由文獻4可知:供應鏈管理中的企業要獲得最大的贏利值就必須采取合作策略,而減少欺騙和中立行為。這種實施方案的最大優點就是:核心企業是置身于供應鏈中的,是供應鏈中的一環,所以能夠并且從自身利益出發也愿意將供應鏈成本降到最低,收益最大化。模型如圖1所示。核心企業提供了的供應鏈管理平臺是一個公共數據平臺,促進了供應鏈中企業信息的交流,方便企業實現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平臺由三大部分組成,網絡基礎設施、供應鏈管理服務和技術支持,其中供應鏈管理服務是核心,網絡基礎設施是硬件條件,技術支持是關鍵。

(1)網絡基礎設施。供應鏈管理平臺是一個跨企業的服務平臺,必須借助可靠的硬件系統、網絡服務等在電信平臺基礎之上建立一個局域網。由于有電信平臺作基礎,供應鏈管理平臺能夠方便的進行數據傳輸和通信,還可以方便的接入Internet,拓展了供應鏈管理平臺的功能。
(2)供應鏈管理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提供庫存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質量管理、采購管理、產品管理等服務,供應鏈上的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服務套餐,但是產品的需求、供應和質量等在供應鏈中是公開可查詢的數據,只有這樣才實現了數據共享。因此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跨越了“圍墻”,可以更好的了解客戶,實現了數據的共享,為企業提供智能化的決策支持信息,使資源在供應鏈上合理流動,供應和需求達到平衡,大大減少長鞭效應的危害,使供應、生產和銷售流程配合一致。
(3)技術支持。供應鏈中的數據在鏈內是共享的,但是對于鏈外是保密的,所以核心企業要進行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墻、防病毒軟件等),以確保供應鏈中企業機密商業數據不會被泄露,同時要負責主機監控、數據備份、數據庫優化、系統升級等監控與維護。
2. 基于ASP模式的供應鏈。ASP,即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應用服務提供商,通常是一些第三方的服務公司。ASP模式就是通過第三方集中為企業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網絡基礎設施及軟件、硬件運行平臺,負責所有前期的實施、后期的維護等一系列服務。基于ASP模式的供應鏈為中小企業帶來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客戶訂購ASP的服務,以可預見的固定月租費代替大量不確定的IT投資,以最快的速度獲得應用服務,免去安裝、調試的諸多環節,也免去信息技術設施日常維護和管理的麻煩,無需IT維護人員。
中小企業根據自身經營目標組建供應鏈,通過互聯網享用ASP構建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在供應鏈內實現數據共享。模型如圖二所示。ASP提供的服務有很多,而且所有中小企業都可能成為它的用戶,所以某一條供應鏈中企業所定購的供應鏈服務必須具有如下供能:

(1)提供遠程登陸的友好界面。為用戶提供快速登陸的友好界面,并提供安全控件,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2)權限管理。三方提供的供應鏈管理平臺,所有布置在該框架下的業務功能都可以通過配置,實現對不同角色使用的權限的控制。基于角色的權限管理也就是對用戶、角色和功能項之間映射關系的管理。用戶在供應鏈中扮演著某個角色或某幾個角色,但是對于每個角色所對應的功能權限和數據權限是有所區別的。故當用戶根據自己的口令和密碼進入到ASP提供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中,所擁有的訪問權限也是不同的。訪問權限分為四級:允許寫入,允許刪改,只讀,不可訪問。ASP賦予用戶的不同的訪問權限,不但確保了數據的安全而且也實現了供應鏈內數據共享。
(3)數據庫系統服務。為企業應用系統提供數據庫支持,保證數據的錄入、修改、保存,包括基礎數據和業務數據,并且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為數據的轉換提供相應接口功能,關鍵要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合理規定數據檢索、更新的權限,另外,數據在用戶和系統間通過互聯網傳輸,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加密技術來實現。
參考文獻:
1.Martin Christopher.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Pitman Publishing,1992:100-110.
2.張秀萍.內部供應鏈與外部供應鏈的整合.北京: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0(1):83-88.
3. 王全明,崔杜武.基于博弈的企業供應鏈管理模型與仿真.計算機應用,2006,26(7):1724-1726.
作者簡介:左春榮,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石云,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碩士生,安徽建筑工業學院教師。
收稿日期:200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