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扶持是堅強后盾
近些年來,中央財政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是通村公路建設的好時機#65377;到2010年,我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將達到310萬公里,基本實現全國所有具備條件的鄉#65380;鎮通瀝青或水泥路#65377;據悉,“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安排1000億元中央投資用于農村公路建設,補助標準為:通村公路每公里補助10萬元#65377;根據國務院審議通過的《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確定的建設目標,中部地區全面實現“油路到鄉”,基本實現“油路到村”#65377;在5年里,我國將新建設農村公路81萬公里,其中中部地區約50萬公里#65377;農村公路里程占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的四分之三以上,直接服務于農民出行#65377;縣鄉公路由1978年的59萬公里增至 2003年的137.1萬公里#65377;我國正在逐步形成在公共財政框架下,政府主導#65380;農村社區為輔#65380;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渠道農村公路投資新機制#65377;國家每年用于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在200億元以上,各級政府將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的財政投入#65377;此外,繼續利用以工代賑資金及其他扶貧資金,繼續爭取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鼓勵#65380;吸引企業等社會力量投資農村公路建設#65377;到2020年,我國具備條件的鄉#65380;鎮和建制村將全部通瀝青或水泥路,全國農村公路里程達370萬公里,形成以縣道為局域骨干#65380;鄉村公路為基礎的干支相連#65380;布局合理#65380;具有較高服務水平的農村公路網,以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65377;中央財政的強力支持農村通村公路建設,是鄉村公路建設高漲迭起的強勁動力和支撐,為我們做好工作鼓足了底氣#65377;
通村公路修到山鄉
2006年的春節,對江西省宜黃縣新豐鄉和黃陂鎮白竹村的農民朋友來說,是一個特別舒心的節日#65377;2006年底,兩個鄉都修通了水泥公路,徹底解決了上萬多農民的出行困難,結束了出行“晴通雨阻”的現象#65377;原先從鄉里到縣城,一天只有一趟出鄉的班車,要走四五個小時#65377;現在到縣城的水泥路修好了,來去方便多了,一個多小時就能來去#65377;以前一提起進城#65380;下鄉就頭痛,就是因為路不通,現在經常有朋友打電話來,告訴說通鄉的水泥路通了,熱情地邀請我們去做客#65377;濃濃的喜悅之情寫在了每個出行人的臉上#65377;
近年來,宜黃縣各級黨政組織,在省市政府的領導下,抓住中央關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上級財政的支持#65380;扶助,特別是取消農業稅后,各級財政資金更多地向農村傾斜,主動為農村教育#65380;衛生#65380;修路#65380;修橋#65380;筑壩#65380;用水等公益事業“買單”,讓財政增收的陽光更多照耀到廣大的農村地區,更多地讓廣大農民群眾享受到財政增收的好處#65377;2005年以來,該縣財政用于“三農”的資金達到4000多萬元,占全縣財政資金的37%,其中用于改善交通狀況的資金達到2000多萬元,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65377;2006年,全縣利用國債#65380;“千億工程”等專項財政資金,投入農村公路通達工程金額達到2130萬元#65377;其中國債項目2個,投入資金620萬元;車購稅資金項目3個,投入資金780萬元;“千億工程”通村公路項目8個,投入資金730萬元#65377;到2006年底,全縣12個鄉鎮實現了所有到鄉鎮的縣鄉公路硬質化,其中5個鄉鎮路面為水泥路,6個鄉鎮為柏油路,公路里程有200多公里#65377;
新豐鄉離縣城71公里,公路建設的滯后一直是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65377;2004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領導與財政#65380;交通#65380;計委等部門的負責人一同到上面跑項目爭資金,爭取國家公路建設立項,用車購稅支出項目支持新豐鄉公路建設500萬元,2006年最后近40公里水泥路建成通車,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65377;當年,該鄉農民種植反季節香菇300萬筒,吸引福建#65380;廣東的商人帶車到戶收購鮮菇,創產值1800萬元,全鄉僅反季節香菇一項就創收入750萬元,人均增收近1000元,通鄉公路成為該鄉農民的致富路#65377;黃陂鎮白竹村,原來是一個鄉,幾年前撤鄉并入黃陂鎮,該鄉沿途有8個行政村,近萬人口,道路一直是天晴通路,遇山洪則阻#65377;2005年也是爭得上級立項,爭取財政資金補助320萬元,2006年經過半年多的建設,一條長13公里的寬闊的水泥路趕在春節前順利通車了,群眾笑逐顏開#65377;
在財政資金的強力扶持下,近兩年來,圳口鄉率先實現了全鄉行政村村村通硬質公路#65377;公路里程達到近100公里#65377;僅2006年就投入資金320萬元,修通了固源#65380;郊源和橫源三個村的水泥公路,為群眾辦了一件大實事#65377;
創新管理建和諧之路
如何保證公路資金的安全運行,是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方面#65377;縣成立領導小組,實行領導責任制#65377;工程實行招標,項目實行承包,施工實行監理,資金實行專管,全程實行監督,創造了快速推進工程的好做法#65377;通村公路除項目實行公開招標外,成立村民理事會,對通村公路施工全面負責監督#65377;首先通村公路建設,按“一事一議”由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對籌集民工建勤等路基改造配套資金,實行“村務公開”,由村民理財小組進行管理,實行民主理財,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65377;有效地監督使用每一分通村公路資金,也化解了在修路時出現的各種矛盾,還干部一個清白,給群眾一個明白,使之成為和諧的通村公路#65377;
后續建設任重道遠
當前新農村建設群眾最盼望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通村公路,而資金的瓶頸問題首當其沖#65377;該縣151個行政村,撤并后145個村,目前還有幾個行政村沒有通公路,通硬質路的行政村只占不到三分之一,要實現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缺口資金在3200萬元以上;全縣有近三分之一的村民小組沒有通等級公路,要實現100%的村民小組通硬質路,缺口資金更高達4000萬元#65377;這與這個縣2006年財政收入只有8000萬元屬于典型的吃飯財政相比,一時是無法承擔起建設村組公路的重任的#65377;只有爭取上級財政的更多支持,多方籌集,多方投入,才有望實現全縣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財政陽光的普照#65377;
說到配套資金的籌集更是一個制約問題#65377;該縣是一個山區小縣,人口22萬,經濟總量偏小,農民人均年收入不到3500元#65377;對于有些人口密度小的山區小村,根本無力承受巨大的配套資金壓力#65377;圳口鄉固源村的通村公路,2005年立項,2006年上級安排的專項資金是3公里的項目#65377;經過村民集體一事一議,要求路基改造,并修通全村的所有村小組的通村公路#65377;這樣一來,包括路基改造的18萬元,增加的線路長度,資金缺口在一半以上#65377;除村里有一片集體林地可以轉讓外,每人還得集資220元#65377;目前尚有30萬元的工程款未付,又成為村級無法消化的一筆新債務#65377;為此,許多村民反映,說中央政策好是好,但減少配套資金額度,是加速修建通村公路速度的現實需要,而增加每公里的財政補助額度,更是讓農民減負的迫切愿望#65377;
村級道路后期維護也是大家關心的話題#65377;經過多年的建設,至2006年底,我縣境內公路總里程達幾百公里#65377;但由于我縣地屬山區,全縣國土面積中山地面積占大部,境內地勢高低不平#65377;同時,自從取消了農業稅以后,對中西部落后地區而言,村里就沒有了集體收入,要保持道路的通暢,后期維護資金也就沒有了來源#65377;據估算,按6米寬度以下的水泥路面,5年以后,每年每公里的維護費用在5000元以上,一個縣一年至少要600萬元#65377;如果再要群眾集資解決,怕是很難到位#65377;而如果強調要縣里拿錢,縣級財政也有難處#65377;為了保證農村公路的正常使用#65380;確保行車安全和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果,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確保農村的長遠發展,根據農村公路正常管理養護需要,需按縣鄉公路12000元/公里#65380;村鄉公路5000元/公里#65380;村組公路2000元/公里的標準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所需經費列入省級財政預算,以保障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和正常使用所需,實現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正常化和規范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礎#65377;
[作者簡介]方樹金,朱文彪,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財政局#65377;
[責任編輯:堯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