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以江西省龍南縣為例,闡述了發展縣域旅游的必要性,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搭建發展平臺#65380;打造旅游精品#65380;發展特色鄉村旅游等對策#65377;
[關鍵詞] 縣域旅游;發展;龍南
隨著我國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江西縣域經濟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在外向型經濟發展格局中,根據本地特色發展旅游業成為部分縣的必然選擇,龍南縣就是一個典型例子#65377;龍南地處江西南部,緊鄰廣東,是贛州市的次中心城市#65380;南部經濟中心, 2006年,實現GDP30.02億元,同比增長16.1%,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職工年平均工資12623元,但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僅為1.94%,遠低于全市8%的水平,旅游業發展空間巨大#65377;
一#65380;龍南大力發展旅游業的必要性
(一)發展旅游業是應對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65377;龍南調整經濟結構需要發展以旅游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65377;龍南縣2002-2003年已從農業主導型轉化為工業主導型的經濟結構,三次產業的結構比例2005年為24.3 ∶43.9 ∶31.8,按照“十一五”規劃,2010年為15 ∶50 ∶35#65377;因此,龍南的第三產業比例是偏低的,在發展工業的同時,要求加大第三產業發展的力度#65377;
“十五”期間龍南成功通過發展外向型經濟拉動了發展,也是“十一五”期間持續發展的方向#65377;外向型經濟的特點之一就是人才#65380;資金#65380;技術的流動,實現資源跨區域的合理配置,為保持上述流動的順暢,必須以相應的現代服務業為支撐,尤其是物流——解決原材料和產品的流動,旅游——解決人的流動#65377;以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綜合服務為特征的旅游業,其基礎設施和服務內容是投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65377;根據對龍南部分企業的調查,結果表明,一些工廠從東莞搬到龍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龍南的生態環境好,居住條件舒適#65377;因此,我們要致力于通過發展旅游業,為客商提供高檔次的旅游服務產品,豐富生活休閑空間,讓龍南的客家文化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文化留人#65380;環境留人#65380;旅游留人#65377;
(二)發展旅游業的經濟社會效益顯著#65377;發展旅游的經濟效益是可觀的#65377;根據2004年贛州市統計數據測算,贛州旅游業每收入1億元,可帶動國內生產總值1.68億元;每百億元旅游業產值,可帶來地方稅收4.42億元,旅游業增加值37.88億元,旅游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2%#65377;發展旅游能有效增加就業機會#65377;一般認為,旅游業每增加1個就業機會#65380;可以帶動相關行業5個就業機會#65377;據贛州旅游業2004及2005年的數據保守測算,平均每年創造直接就業機會1678人#65380;間接就業機會3357人,兩項合計約占當年全市新增就業人數的14.3%#65377;另外,旅游業發展所產生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遠遠低于工業,同時通過大力開拓以親近大自然和鄉村休閑旅游為主的本地旅游市場,既可有效拉動城鎮居民消費#65380;又可使本地群眾更好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和旅游開發帶來的成果,提高幸福感,促進構建和諧社會#65377;
(三)龍南發展旅游業的優勢#65377;龍南緊臨廣東,在地理上與廣東聯成一片,是江西對接廣東的南大門#65377;目前,自駕旅游成為短途出游的主要方式,從廣州#65380;深圳#65380;東莞等珠江三角洲城市到龍南境內均不到4小時車程,龍南具有融入珠江三角洲“三小時經濟圈”的獨特區位條件,處于廣東居民雙休日旅游圈的范圍#65377;因此,龍南不僅是承接廣東工業梯度轉移的南大門,也是承接旅游梯度轉移的南大門#65377;
龍南文化資源特色鮮明#65377;龍南客家物質文化遺存豐富,客家圍屋數量達350多座,占贛州的61%,數量居贛州第一,主要是方形圍屋,以關西新圍和燕翼圍為代表,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與龍巖的圓形土圍#65380;梅州的圍攏屋并稱客家三大代表性建筑#65377;另外,還有豐富的客家美食,對游客具有較大的吸引力#65377;
龍南自然資源相對豐富#65377;森林覆蓋率達80.3%,遠高于全市74%的平均水平,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小武當山,還有龍頭灘#65380;千年古樹群等景點,其中九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是江西唯一加入中國人與生物保護圈的自然保護區,在國際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其生物多樣性的科學考察價值很高#65377;龍南的生態條件適合發展觀光#65380;生態和探險旅游以及特種旅游#65377;
由上述分析可知,龍南具有資源#65380;市場#65380;區位等方面的優勢,旅游業完全可以發展為第三產業的龍頭乃至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也使龍南具備發展為贛州旅游大縣#65380;強縣的條件#65377;
二#65380;龍南發展旅游業的制約因素
(一)缺乏有影響力的拳頭產品#65377;旅游產品以景區為主要內容和依托,沒有好的景區,對游客就沒有吸引力;但是資源并非產品,龍南雖然旅游資源豐富,但大多是初級產品,有些還不能列為產品,景區建設滯后,開發層次低,缺乏包裝,缺乏投入和整合營銷,仍未形成具有國內影響力的產品#65377;另外,也面臨周邊地區同質性產品的競爭,如客家旅游以客都梅州和福建永定土樓的知名度最大#65380;最早,龍南的客家圍屋受福建永定土樓的屏蔽影響,與梅州的圍攏屋具有一定的同質性,且大部分缺乏修繕和保護,知名度有限,而自然生態亦受韶關丹霞山#65380;河源萬綠湖等景區陰影的影響#65377;
(二)旅游管理體制不順暢
近幾年,龍南經濟蓬勃發展,而旅游業仍然處于較低發展水平,旅游產業地位與資源優勢不對等#65377;旅游部門對資源的協調能力比較弱,如關西新圍#65380;九連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旅游開發的進展#65377;缺乏成功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境內的小武當山#65380;湯湖溫泉等是較早實施招商引資開發的項目,但檔次比較低,缺乏專業的旅游開發,景區建設水平滯后#65377;另外,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旅游標識不清,旅游住宿設施未能完全滿足游客的需求,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設滯后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旅游的發展#65377;
三#65380;龍南發展旅游業的對策
(一)規劃先行,實施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65377;任何市場的培育都需要一個過程,由于旅游業的脆弱性特點,在初期更加需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產業定位,科學規劃,政策扶持等方面#65377;首先將龍南旅游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定位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65377;其次是通過科學規劃,保障旅游資源的有序開發#65377;鑒于龍南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為使全縣旅游開發有序,應先完成旅游總體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步驟,做到先規劃#65380;后建設,按照旅游線路的組合,實現旅游功能的合理分區#65377;第三,發展旅游業,關鍵在吸引消費,而旅游消費的成熟需要比較長的培育過程,通過制定扶持政策,培育旅游市場,如為鼓勵旅行社組織過夜游客來龍南旅游,可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等#65377;
(二)積極開展區域聯動,打造精品景區#65377;一個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往往依靠精品景區的帶動#65377;可結合龍南旅游資源實際,以打造國內知名旅游品牌為目標,大膽創新,適度超越,積極采取景區經營的新模式,探索采取整體租賃經營或股份制合作等多種模式整合資源,實現景區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實現景區的企業化運作,使景區經營走向市場,打造既有自然山水又有豐富文化內容的知名旅游產品#65377;
通過區域聯動,實現旅游產品的點線結合#65377;為迎合珠江三角洲等沿海發達地區旅游方式轉變的需要,適應自駕游的發展,通過區域聯動,大力發展休閑旅游#65380;生態旅游#65380;探險旅游產品#65377;在縣內,完善湯湖溫泉-小武當山-楊村圍屋旅游線路;跨縣方面,圍繞關西圍-九曲河-明俊人民公社-三百山旅游線路,完善公路和旅游標識牌等基礎設施建設#65377;跨省方面,以九連山#65380;小武當為中心,聯合河源的連平#65380;萬綠湖#65380;和平等旅游地,打造粵贛邊境生態旅游圈#65377;
(三)突出客家優勢,開展特色宣傳#65377;所謂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旅游者對旅游地產品和服務的整體認知和印象,既包括“感知形象”,又包含了“旅游形象”[1]#65377;龍南的客家方形圍屋數量可稱為中國之最,可以考慮以此作為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客家圍屋之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并兼顧發展生態旅游,如定位為“中國客家方圍第一縣”,形象口號可考慮諸如“東方古羅馬,江西南大門”“坐擁青山綠水,感受客家風情”“探秘東方古羅馬,品味華南原生態”等#65377;
突破傳統宣傳模式,舉辦大型事件旅游活動#65377;事件活動的影響往往可以收到“投入小#65380;影響大”效果,可以考慮聯合贛縣等地常規性輪流舉辦中國客家文化節#65380;中國圍屋文化研討會,在小武當山舉辦全國性的攀巖比賽等#65377;另外,事件活動需要持續開展,連續才能創造影響力,斷續或隔幾年才開展一次的活動,其生命力和影響力是有限的#65377;
(四)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65377;隨著主要客源市場廣東自駕車旅游群體的增長,對住宿設施也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因此應該突出特色,改善住宿條件#65377;除酒店外,可結合龍南實際大力發展特色旅館#65380;農家旅館,如把一些圍屋改造為酒店,建設圍屋旅館等#65377;
以游客為本,通過系統規劃,按照一定的標準和特色,完善旅游標識和停車場等設施;要加強對酒店#65380;景區的管理,特別是加強對旅游廁所#65380;加油站廁所的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創造旅游大發展的良好環境#65377;
(五)以點帶面,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游#65377;目前在發達國家,鄉村旅游被認為是一種較高層次高品味的旅游形式,并被認為是21世紀的發展熱點,回歸自然#65380;返樸歸真成為人們的時尚追求#65377;龍南客家圍屋數量多,鄉村旅游資源豐富,應該大力發展鄉村旅游#65377;通過制定扶持優惠政策,提高農民的旅游意識#65377;通過編制發展規劃,確定鄉村旅游發展步驟#65377;通過多種形式加大投入,扶持建設旅游基礎設施,并引進大型旅游企業或有實力的集團公司參與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住宿#65380;飲食#65380;娛樂等配套設施項目,特別是一般的圍屋都可以放開發展#65377;通過挖掘客家文化,在堅持“三清三改” 的同時,保持具有濃郁客家風情的村容村貌,建設一批“田園風景優美#65380;農家勞作內容豐富#65380;文化底蘊深厚#65380;旅游設施齊備”的鄉村旅游示范點,以點帶面,帶動新農村建設的同步發展#65377;
[參考文獻]
[1]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劃[M].廣東:廣東旅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陳平平,女,廣州大學旅游學院講師;吳水田,男,廣州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65377;
[責任編輯:堯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