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推進是新階段“一體兩翼”扶貧開發工作的主體#65377;2006年,江西省定南縣在實施整村推進過程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及黨和國家的扶貧開發工作方針政策,以重點村為主戰場,以貧困群體為主攻對象,以提高扶貧隊伍整體素質#65380;增強貧困群體自我發展能力為著力點,以完善和創新工作制度與管理方法為切入點,以切實提高貧困群體生活水平#65380;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落腳點,穩步實施整村推進,17個重點村面貌有了較大變化#65377;一年來,共完成扶貧開發項目50個,投入資金687.8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223萬元,新修水泥公路44.7公里,新開公路23公里,新建公路橋12座,灌渠1200米,鋪自來水管16200米,改水1034戶,改廁819戶,建花池64個1560平方米,建臍橙基地8個,種植臍橙8000多畝,建生豬養殖基地4個,年出欄生豬4萬頭#65377;
2006年整村推進工作和“十五”期間相比,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實施項目多,整合其他部門資金投入多#65377;17個重點村共實施項目96個,比上級批準的扶貧資金項目多46個,整合其他部門資金554.8萬元,相當于當年整村推進扶貧資金的3倍#65377;二是進度快,質量好#65377;全部項目當年底即完成,比往年提前了4個月以上,項目驗收優良率達到了96%,比“十五”期間提高了5個百分點#65377;三是村委會和村民的參與意識明顯增強,自籌資金和投工投勞明顯增多#65377;17個重點村共籌集資金48萬元,投工投勞達2.7萬個工作日,分別比“十五”期間增加5倍和8倍#65377;四是產業發展有特色,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65377;如老城村在村養豬協會的組織下,發展養豬專業戶119戶,全村年出欄生豬近萬頭,成為我縣生豬第一村#65377;大風村充分發揮山水優勢,做好山水文章,引導和發動村民上山下水發展種養業#65377;目前,已建千畝臍橙基地1個,正在開發千畝臍橙基地1個,發展網箱養魚300畝#65377;還有天花村的蔬菜#65380;豐背村的毛竹#65380;黃塘村的苗木#65380;白駒村的杉木等,均各具特色#65377;
回顧總結“十五”期間和2006年的扶貧開發和整村推進工作,給我們的一點啟示是:在“一體兩翼”扶貧開發工作中,只有整村推進這個身體(主體)強健了,整個扶貧開發工作才能像一只健壯的鳥展翅高飛,到達既定的目標#65377;主要做法和體會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65380;建好一個班子,帶好一支隊伍,是實施好整村推進的保證
(一)構建縣#65380;鎮#65380;村班子團結和諧關系
扶貧工作是個系統工程,整村推進重在于“推”,要推出成效就必須要有一支團結有力的班子,就必須構建縣#65380;鎮#65380;村團結和諧關系#65377;一是縣扶貧辦當好“解說員”的角色#65377;不能認為有資金就可以高高在上,不能用命令的口氣要求鎮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鎮村不懂的我們就用耐心細致的口氣向他解釋#65377;二是縣扶貧辦當好“服務員”角色#65377;鎮村在實施整村推進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縣扶貧辦及時下到重點村,與鎮村干部共同商討解決辦法,有的重點村村干部文字功底較差,在整理文檔資料時,我們下到村協助他們,服務到村#65377;三是當好“信息員”角色,扶貧工作的主戰場雖然是在重點村,但我們會將重點村的工作情況以及上級扶貧方針政策及時與鎮政府溝通,使鎮政府能及時掌握各重點村整村推進工作進展情況#65377;由于我辦能正確提正自己的位置,各鎮扶貧辦和各重點村都把縣扶貧辦當作他們的“娘家”,鎮領導會主動與我們聯系,共商扶貧良策,促進了縣#65380;鎮#65380;村班子的團結和諧#65377;
(二)優化調整了隊伍
一是優化了鄉鎮扶貧專干#65377;扶貧專干是扶貧工作貫徹落實橋梁和紐帶,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扶貧專干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扶貧政策貫徹的及時性#65380;準確性及執行效力,為適應新時期扶貧工作的需要,定南縣對各鎮扶貧專干進行了優化調整,縣里在把正式干部確定為扶貧專干的編制,把原來那些年紀大#65380;文化水平不高的招聘干部調離扶貧隊伍,把年紀輕#65380;有干勁#65380;有文化#65380;熱心獻身扶貧事業的大中專畢業生選到了扶貧隊伍#65377;定南縣巋美山鎮在原有一名扶貧專干的基礎上,2006年把一名剛分配到該鎮的大專生充實到了鎮扶貧辦,使該鎮從事扶貧工作的人員達到了兩名#65377;扶貧專干的調整并不等于扶貧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定南縣對扶貧專干采取了培訓#65380;學習#65380;參觀等多種形式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65377;
二是優化調整了村兩委班子#65377;定南縣抓住村級“三個代表”學教活動為契機,認真抓好了“三個代表”學教活動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積極向各鎮黨委#65380;政府建議村“兩委”班子的人選調配,加強村級組織建設#65377;定南縣重點村班子的最主要特點是:第一,熱心扶貧事業#65377;嶺北鎮2個重點村在2006年的勞動力轉移培訓中積極選派本村貧困勞動力到縣職業中學培訓學習,超額完成了培訓任務,村干部考慮到學校住宿條件偏差,由村里安排車輛接送上下課,為貧困勞動力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環境,巋美山鎮左拔村的黨支部書記年紀已是68歲,但他在實施項目時一點不含糊,只要工程隊在施工,他就在施工現場,水泥公路完工后,三天內就組織群眾完成了路肩的培護#65377;第二,帶領致富能力強#65377;老城鎮在我辦的積極建議下對3個重點村的村干部進行了調整充實,把能帶領群眾致富的村干部充實到了“兩委”班子中,該鎮老城村村委會主任到任后,自己創辦了一個年出欄2000頭的生豬養殖場,帶領發展養豬大戶119戶,他本人于2006年分別被縣委#65380;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65377;
二#65380;堅持原則,完善制度,創新方法是實施整村推進的前提
(一)堅持“四項原則”
1#65380;堅持群眾選項的原則#65377;在編制扶貧開發規劃時,定南縣扶貧辦印制了《群眾推薦扶貧項目表》共6000份,17個重點村每戶都領到了一份《群眾推薦項目表》#65377;由群眾填報自己認為最需要#65380;最迫切的項目,村規劃編制小組根據群眾推薦項目的得票多少來確定扶貧開發規劃項目#65377;
2#65380;堅持在規劃中選項的原則#65377;在向上申報年度項目時必須從扶貧開發規劃中選擇項目,確保了規劃執行的嚴肅性#65377;
3#65380;堅持原材料及隱蔽工程先行驗收的原則#65377;優良的工程來自源頭,對原材料及隱蔽工程先行驗收是保證扶貧項目工程質量至關重要的兩個環節#65377;為此,定南縣扶貧辦為每個重點村印制了《原材料及隱蔽工程驗收單》,要求重點村對進入施工場地的原材料的數量#65380;質量進行驗收,驗收人要簽字,監督小組要簽意見,村委會要蓋章,保證了工程質量#65377;
4#65380;堅持不驗收不付款的原則#65377;扶貧項目沒有經過村項目驗收小組的驗收,縣扶貧項目驗收小組也不予驗收,沒有驗收的項目一律不付一分錢,這樣一方面可以促使施工單位加快工程進度,盡早完成項目;另一方面施工隊為了確保通過項目驗收,必須保證工程質量#65377;
(二)完善制度
定南縣根據上級有關精神,結合定南縣實際制定了《定南縣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辦法》#65380;《定南縣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考評方案》#65380;《定南縣財政扶貧資金及項目管理績效考評方案》等項目管理文件,規范了項目管理#65380;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65380;調動了鎮村對實施整村推進的積極性#65380;促進了項目管理上新的水平#65377;
(三)創新方法
1#65380;創新資金管理方法#65377;創新資金撥付方法,按省市規定,施工單位在實施扶貧項目前可以預付項目資金,在定南縣采取了由施工單位全帶資施工完成并驗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財政扶貧資金的90%,剩余10%作為質量保證金,在一年后支付#65377;
2#65380;創新項目管理辦法#65377;一是創新項目議標#65377;成立了定南縣財政扶貧資金項目議標小組,議標小組成員包括扶貧#65380;財政#65380;工程設計#65380;鎮#65380;村等各方面代表共7人組成,議標小組負責對全縣所有的財政扶貧資金項目進行議標#65377;二是創新項目監督制度#65377;其一,實行了原材料及隱蔽工程監督驗收制度#65377;其二,實行了項目工程進度記錄制度#65377;我辦為每個重點村印制了一本《監督記錄本》,記錄施工隊每天的工程進度#65380;完成的工程量#65380;存在的問題#65380;整改情況#65377;其
三,實行了整改通知制#65377;對項目工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整改意見不僅口頭通知施工單位,而且還以書面形式下達給施工單位#65377;
3#65380;創新獎懲制#65377;定南縣制定了《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考評方案》,獎好罰差,對考評前3名的重點村,增加下一年度資金,增加資金額為整村推進資金額的20%,對考評后3名的重點村,則減少或不安排下一年度扶貧資金#65377;由于獎懲制度的建立,各個重點村實施扶貧項目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主要表現在一個“爭”字,爭項目早一點實施,爭項目早一點完成,爭一個好的施工隊伍,爭獲得好的工程質量#65377;
三#65380;提高村民素質,增強貧困群體自我發展能力是實施好整村推進的根本
(一)統一認識,增強參與扶貧開發的主動性
定南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提高群眾參與扶貧開發的積極性,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走訪群眾,與群眾座談等形式,讓群眾做到“四個”明白#65377;一要明白被列為了重點村,并不是天上掉下了“餡餅”,只是一個機遇,如果村民不用好這個機遇,就會錯失良機#65377;二要明白被列為了重點村不能靠天,也不能靠地,只有靠自己,要摒棄“等靠要”的思想#65377;三要明白扶貧資金只是“藥引子”,真正的“處方”還要靠村民自己來開,貧困的“病”才能得到根治#65377;四要明白扶貧資金是有限的,大到五年的扶貧規劃如果只靠扶貧資金,不靠村民自己想辦法是難以全部完成的,小到年度每個項目資金也存在不足的情況#65377;
通過統一思想,村民主動參與扶貧開發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柏木村為修通至圩鎮20公里的水泥公路,村干部南下廣東東莞#65380;深圳等地拜訪在那里發展辦廠的家鄉小老板,一次籌資就達17萬元,目前,該村村內主干道水泥公路已建好,至圩鎮的水泥公路也在建設中#65377;
同時,各重點村群眾抓住整村推進的良機,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65377;2006年,定南縣在整村推進資金中,安排的43個項目有19個與新農村建設有關,建成省#65380;市#65380;縣新農村示范點21個#65377;大風村新農村示范點建成了群眾的休閑社區#65380;娛樂社區#65380;文化社區,該示范點建成了全縣#65380;全市#65380;全省的精品點;溪尾村2006年扶貧項目完成后,一條水泥公路穿越柑樹自然村,該自然村59戶村民主動開展村莊整治,整好了一個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門坪,由各家各戶漿砌檐街1500米,引入山泉水使全自然村用上了自來水,改廁51戶,粉刷墻壁3000平方米,自然村背后綠樹成蔭,門前水溪清澈見底,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儼然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畫卷#65377;
(二)提高素質,增強村民自我發展能力
思想認識到位了,條件改善了,村民怎樣才能有自我發展能力,是實施整村推進的另一個課題#65377;
一是及時為重點村制定產業發展規劃#65377;定南縣及時為17個重點村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共確定了包括臍橙#65380;蔬菜#65380;杉樹林#65380;毛竹#65380;生豬#65380;養魚等6項扶貧產業,每個重點村都確定了1-2項主導產業#65377;
二是加強技術培訓,使農村勞動力成為技術型農民#65377;根據定南縣重點村產業發展規劃,2006年在重點村舉辦了臍橙#65380;蔬菜栽培技術#65380;養豬#65380;網箱養魚等技術培訓班34期,培訓農民4182人次,提高了村民發展好產業的能力#65377;
三是開展技能培訓,使農村勞動力成為產業工人#65377;一年來,定南縣共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班2期,培訓了217人,轉移勞動力202人,使許多農民變成了工人,并成為家庭脫貧的支柱#65377;
[作者簡介]李永平,男,江西省定南縣扶貧辦主任#65377;
[責任編輯:徐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