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縣是一個老、邊、窮山區大縣,地處于湘、鄂、贛三省交界,位于湖南省東北部。全縣轄27個鄉鎮、778個村,土地面積4125平方公里,山地面積416萬畝,水面6.4萬畝,耕地71萬畝。總人口10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9.3萬人。近年來,平江縣按照國家和省、市關于發展龍頭企業,加快基地建設,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整體要求,立足縣情,發揮優勢,緊緊圍繞“草畜動物”的產業化發展動腦筋、下功夫,著力興建和壯大屠宰加工企業,充分發揮龍頭的主體牽動作用,千方百計加快草畜養殖基地發展,形成了“龍頭牽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截止2005年末,全縣畜牧業產值達到5.7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4%,草畜養殖和種畜繁育基地新增產值19245萬元,農民純增收6928萬元,戶均增收9300元,人均收入達2280元,比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高出755元,基本形成了畜牧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農業產值格局。
一、突出牽動主體創建龍頭企業
1.依托資源優勢,創建龍頭企業。平江縣素有“六山一水一草二分田”之稱,是一個典型的半山區農業縣,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生態環境和豐富的飼草資源,發展以牛、羊為主的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20世紀90年代末,引進并推廣了西門塔爾牛和波爾山羊凍精配種,全縣黃牛和黑山羊品種改良率均達到了65%以上,成為全省養殖肉牛和黑山羊排行前列的縣。2003年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加大了草畜動物養殖的開發力度,使全縣出現了養牛熱、養羊熱、改良熱和育肥熱,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飼養水平越來越高。2005年在省、市扶貧開發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獲得扶貧貸款2600萬元,全縣涌現出黃龍養牛、大龍養殖、長連實業等10家草食動物養殖公司。與此同時,還積極扶持,建成了兩家設備技術先進,牽動能力強,集屠宰、加工、銷售于一體,規模較大的草畜動物制品加工龍頭企業,為全縣草畜動物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強化牽動主體,擴建龍頭企業。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屠宰加工和市場競爭能力,增強牽動功能,積極籌措注入了資金,深化了企業改革。先后對黃龍養牛、大龍養殖等四家公司進行兩次企業重組,注入資金1200萬元,使之擁有固定資產2300萬元,流動資金10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4項,四家養殖公司的養殖能力由原來的每年出欄5000頭達到10000頭以上。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實行股份制、國際商貿模式和成本核算控制,使龍頭企業不斷得以發展和壯大。特別是遠洋獺兔與長連實業合并以來,進一步實施了特色品牌戰略和系列化產品的開發和延伸,依托品牌帶動發展,實施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建立別具特色的現代經營管理模式,生產的肉牛和獺兔系列產品不僅占領國內20多個大中城市市場,而且還闖入國際市場,批量出口南朝鮮、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產品供不應求。
二、強化推進措施加快基地建設
1.實行政策傾斜,鼓勵基地發展。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擴建草畜動物基地的優惠政策。在草畜動物養殖基地建設上,為每頭(只)可繁母種提供一畝飼料地,并免收村提留;在建標準化欄舍上,縣、鄉各補助三分之一;為每個養殖村無償配備一臺揉碎機;對養殖大戶開辦的糖化飼料廠,實行定稅,每月只收400元稅費,免收所得稅;各鄉村為養殖大戶優先提供場地,縣政府為養殖戶優先提供小額貸款。通過優惠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極大地調動了群眾養殖草畜動物的積極性。
2.加大資金投入,扶持基地發展。在草畜動物養殖基地建設上,堅持廣泛籌資,多輪驅動,采取了國家、集體、個人、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投入,鎮辦、村辦、場辦、大戶小戶齊上,各行各業建養殖場的辦法。幾年來共投入6178萬元資金,發展各級各類草畜動物養殖場和養殖大戶,擴大了草畜動物養殖規模,提高了基地的生產能力。
3.推廣科學技術,推動基地發展。在母本工程建設上,推廣了“一群草畜動物、一個標準欄舍、一個草場基地、一臺粉碎機”的飼養模式。在肉牛改良上,堅持以西門塔爾牛凍配改良為主,積極開展了三元雜交技術推廣應用,改善了牛群結構,提高了養牛標準。在肉牛育肥上,按照統一制定的肥牛飼養技術規程和肥牛生產標準,采取“小齡養、高齡育、科學管、快出欄”的方式,不斷提高養牛的科技含量,降低了飼養成本,提高了養殖效益。
4.健全服務網絡,促進基地發展。建立健全了以縣畜牧獸醫中心為依托,以鄉鎮畜牧站為紐帶,以村組技術服務室為基礎的技術服務網絡,強化了科技隊伍建設,增強了基地建設和發展的服務功能。全縣在鄉鎮建起了10個標準化畜牧發展中心,67個肉牛和黑山羊品種改良站點,使基地的繁育改良、防疫檢疫、門診治療、飼草飼料配方和養殖育肥技術咨詢等五大方面都能就地解決,為促進生產基地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服務保障。
5.采取綜合措施,加快基地發展。為了不斷加快養殖基地的全面發展,我們采取了綜合性推進措施,內抓基地建設、品種改良、牧草種貯,外抓中介組織和市場建設。自2001年以來,先后建成大牲畜交易市場5處,種植優質牧草5132畝,退耕還草1500畝,草場改良5000畝。為了解決基地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每年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隊,深入龍頭企業和基地進行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問題。縣直各有關部門和鄉鎮也都創造了寬松發展環境,采取了多項保護措施,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戶發展草畜動物的積極性。
三、轉變管理方式促進產業發展
1.明確思路,科學推進。我縣根據草畜動物養殖產業的特點和內在發展規律,確立并實施了“繁在戶上、改在站上、育在場上、加在企上、銷在網上”的發展路子,實行統一改良、統一育肥、統一防疫、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等措施,保證了草畜動物養殖產業化的健康發展。
2.強化領導,分線推進。在發展壯大草畜動物養殖產業上,縣幾套班子領導除按常規分工外,都負責一項產業開發,并實行“五定”、“四授權”。“五定”即一個產業定一個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套目標考核體系、一套政策、一套獎懲辦法。“四授權”即授予每個產業負責人項目拍板權、資金優先支持權、物資分配權、人事任免建議權,把管事、管人、管錢、管物結合起來,從而為加快草畜動物養殖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保證。
3.培育典型,現場推進。在發展基地建設上,著力培育典型,實施以點帶面,全面發展。樹立了200頭以上草畜動物養殖小區典型5個,示范村30個,示范組120個,示范戶360戶。每年組織召開兩次現場推進會,充分發揮了這些典型的示范牽動和輻射作用。
4.部門協作,合力推進。縣直各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千方百計為發展和壯大草畜動物養殖基地生產搞好服務,形成全縣上下合力攻堅的局面。
[作者簡介]平江湖,湖南省平江縣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堯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