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際開展汽車安全評價的發展趨勢
碰撞試驗的試驗形式來源于交通事故中碰撞形態的統計分析,但由于實際交通事故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沒有一種特定的試驗過程能全面反映在路面發生的各種事故。各國的NCAP也是根據自己的交通事故形態而制訂的,各國NCAP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做到國際統一、全球一體化并非易事。首先需要達成共識;其二各國對自己的試驗規范有所增添,譬如歐洲需要增加100%全正面碰撞,美國要考慮40%偏置碰撞,其他各國也是如此,還有試驗的碰撞速度、試驗假人的類型以及假人傷害值的統一等。目前美國的NCAP、IIHS(保險公司評價),歐洲的Euro-NCAP已經在全球范圍樹立了權威地位,尤其是Euro-NCAP評價標準已成為全球汽車廠商開發新產品的重要參考標準,自然也成了發展全球NCAP的基礎。因此,從發展趨勢上看,World-NCAP(世界NCAP評價協議標準,現正處于商討階段)最有可能就是以Euro-NCAP的試驗內容為基礎,根據各國實際情況增加一些內容構成(見圖1)。

圖1
另外,考慮到美國側面碰撞的特點,有可能增加引入美國NCAP要求有角度的側面碰撞形式(見圖2)。

圖2
隨著技術的發展,汽車安全性評價除了被動安全的乘員保護、行人保護以及兒童約束系統等,有可能增加避免碰撞的主動安全試驗內容,如電子穩定性控制(ESC)等。
九、國內開展汽車安全評價的意義
1.中國是一個汽車生產大國,然而在強制性認證項目中,依據標準進行碰撞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只能給出合格、不合格的最低限制評價。其結果是限制無法達到安全性能下限的車型進入市場,而無法為汽車市場提供汽車安全性能的權威評價信息。
2.從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國家汽車安全技術的發展歷程看,NCAP的實施大大推動了汽車安全技術的發展。從Euro-NCAP發展圖(圖3)可以看出,1998年以二星、三星為主,到2005年已發展到四星、五星。

圖3
3.政府主管部門或權威認證機構通過向消費者提供新車型安全性能評級信息,使具有更高安全性能的車型贏得市場,從而激勵企業在汽車安全性能方面展開激烈競爭,使之成為汽車安全技術創新研發的動力。
4.汽車安全法規僅僅規定了汽車安全性能的最低標準,待汽車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失去了對技術發展的推動力,NCAP的實施才真正使汽車的安全性能成為汽車的賣點。
綜上所述,引入汽車安全認證體系(NCAP)勢在必行。關鍵是如何開展,才更有利于正確評價出中國的汽車安全性能,更有利于我國汽車安全技術的發展,更有利于我國汽車走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