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說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及評價要遵從教學性和技術性原則,并符合相應的標準,做到突出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適當選擇教學策略。同時,要注意課件的可操作性、互動性及藝術性。在教學實踐中切忌把多媒體課件做成“電子教案”,變成“搬家的書本”;切忌為了復雜的技術應用而沖淡了教學這一主題。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制作;評價;原則;標準
所謂多媒體課件,簡單地說就是利用數字處理技術和視聽技術,以計算機為中心,按照教師的教學設計,將文字、語音、圖像等多媒體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實現對數字材料的傳遞、加工、轉換和檢索的一種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從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看出:(1)多媒體課件是以計算機和計算機技術為依托的。(2)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目的在于提高教學效果。(3)運用多媒體課件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多媒體課件技術性的特點。因此,多媒體課件制作及評價應遵循兩個最基本的原則:教學性原則和技術性原則。
高職多媒體課件制作及評價的原則
教學性原則教學性原則是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使用是為教學服務的。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恰當、合理的教學策略,多媒體課件要凸現課程基本內容,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多媒體課件在教學方式、方法上能滿足教與學的需要,照顧學習者的需要,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中,如果發現其他教學手段能達到比多媒體課件還好的教學效果,就應放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同時,切忌出現“電子教案”或“書本搬家式”的多媒體課件,應堅持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性原則,避免華而不實。
技術性原則技術性原則是指多媒體課件在其制作和編輯技巧上要達到特定的效果,如多媒體課件運行流暢、跳轉靈活、界面友好、交互方便,能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各種特性等。在不違背教學性原則的前提下,合理的貫徹技術性原則,可增強多媒體課件內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堅持多媒體課件的技術性原則,要特別注意課件的交互性和直觀性,注重化理性為感性,化抽象為具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等感官的參與積極性。可操作性、直觀性、交互性、藝術性是技術性原則的外延,其中交互性在多媒體課件設計中的地位較為突出。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早已摒棄了教學過程是簡單的單向傳輸過程的理念,而更加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強調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建構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不應是傳統的分析講授,而應是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制作及評價時應始終堅持交互性原則。交互性主要指人機之間和師生之間交互。人機交互,即計算機和學習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計算機可以向學習者輸出信息,也可以接受學習者的輸入信息,并根據命令進行處理;師生交互,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信息傳遞,既要有教師的教,還要有學生的學,要成為教與學的統一。
多媒體課件制作及評價的標準
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性原則要求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策略的制定等都要圍繞教學目標這一核心。由于高職的特點,高職多媒體課件應把技能培養作為重要目標。技術性原則要求多媒體課件具有基本的可操作性、互動性和直觀性。為使課件達到完美的效果,還要講求藝術性。
綜上所述,高職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及評價原則及標準如下表。

當然,多媒體課件不是萬能的,它應該是整個教學設計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為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在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的同時,也應發揮其他多種教學手段的作用,以揚長避短。廣大教師及相關人員要量力而行,通力合作,從積累素材、鉆研教材、理解大綱、研究教法入手,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層次,設計出優秀的課件。
參考文獻:
[1]張有錄.試論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十大原則[J].教育探索,2003,(10).
[2]聶剛,等.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05,(1).
[3]鐘志榮.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藝術應用[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5,(4).(本欄責任編輯: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