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船舶操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船舶操縱性是船舶操縱的理論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船舶操縱性加以正確分析,讓學生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才能掌握船舶的運動規律,達到正確操縱的目的。在《船舶操縱》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對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
關鍵詞:船舶操縱教學;學習興趣;培養
興趣是一種伴隨注意而引起的從事學習的積極傾向和情感狀態,是發展智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催化劑。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船舶駕駛專業《船舶操縱》課程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的重要保證。筆者根據教學實踐談一談培養學生興趣的具體做法。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雙邊互動的過程。雙邊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融洽的感情基礎。任課教師必須首先做到真誠地關愛學生,并充分恰當地運用教學環節、著裝打扮、肢體形態等要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懷、理解、信任和鼓勵。這不僅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而且也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進而推動學生對教師所教課程的學習興趣,使之“親其師而信其道”。這種情感往往是課堂的催化劑,是信息傳遞的橋梁。良好的師生關系,使雙方感情相悅,相互激勵,既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要想讓學生學好這門課,對這門課感興趣,教師首先就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興趣的發生是以一定需要為基礎的。當一個人有某種需要時,就會對有關事物優先給予注意,而且對它有向往的心情,從而產生興趣。對某種事物的興趣愈濃厚,對它的情感也就愈深。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實踐表明,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成功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結合航運事業的發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專業思想教育,船舶向大型化、專業化、標準化方向的發展以及新設備的應用需要一定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踐。其次針對學生對未來工作的憧憬和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帶領學生到船上參觀,了解船舶航行操縱情況,請船長或駕駛員為學生進行實船操縱并就其與航行、生產、安全、效益的關系進行講解,讓學生對船舶操縱設備及操縱過程有直觀的認識,同時了解船員的生活和工作的情況,使學生明白學習《船舶操縱》的重要性,明確學習目的,從而激發學習《船舶操縱》的興趣。
善于創設學習情境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與所講內容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中,更容易激發起學生學習的動機??烧T導和激勵學生圍繞相關課題提出問題和猜想讓同學們進行討論,鼓勵學生提出與眾不同的意見,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老師最后作解答和講解。這樣環環相扣,一方面能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學生始終在懸念、好奇和興奮中聽講,從而對知識產生了研究和創造欲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如在講船舶螺旋槳效應橫向力時,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單螺旋槳船開進車時,在正舵、水深足夠、無風流影響的情況是否保持直線航行?學生思考后根據習慣思維,可能回答船舶會保持直線前進。但老師卻告之其答案是錯誤的,因為船體、螺旋槳、舵葉三者在水中工作時相互影響要產生一種力學效應。這種力學效應在船舶首尾線方向上的分力,使船舶前進或后退;其橫向分力則使船舶產生轉動和平動。學生就會探究是什么力學效應使船舶產生轉動和平動這個問題,從而對相關內容產生興趣。此時,老師再講述螺旋槳水面效應橫向力、伴流效應橫向力、尾流螺旋性效應橫向力等就會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船舶操縱理論來源于船員長期實踐經驗的總結,同時又運用于實踐之中。教學中恰當地把船舶操縱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船舶操縱理論的用途和作用,這樣就會使學生學習船舶操縱理論的興趣持久。例如在講述船舶旋回圈要素“反移量”時,首先給出反移量的定義:反移量是指船舶轉舵后船舶重心自原航向的延伸線向操舵相反方向橫移的最大距離,船尾反移量可達船長的1/5~1/10。然后再舉例說明反移量在船舶操縱和避碰中的實際運用。如航行中有人落水,為了防止落水者被卷入船尾螺旋槳,應立即向落水者一側轉舵,使船尾擺開,以保證落水者的安全;避讓本船前方較近距離的小船時,應立即用滿舵使船首讓開,當估計船首已能讓過時,再立即用相反的滿舵使船尾擺開以避免碰撞;在橫移駛靠碼頭或橫移駛靠他船的停泊操縱中,離泊出港時或者在近距離駛過系泊船時,應充分利用反移量來進行靠離作業和避碰。讓學生感覺到學習船舶操縱理論知識是能夠用于實船操縱之中,并對實際操縱具有指導意義。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包裝,采取各種教學方法,根據學科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而不是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這樣就能達到強化學習的興趣。比如為了讓學生掌握螺旋槳水面效應橫向力對船舶操縱的影響規律,首先講清螺旋槳水面效應橫向力是因為螺旋槳接近水面工作時,螺旋槳攪動水面,掀起波浪,吸入空氣,引起了梢渦損失,造成推力和旋轉阻力下降,由于螺旋槳盤面上半圓離水面近,甚至部分露出水面,掀起波浪大,吸入空氣多,梢渦損失大,水密度下降多,造成螺旋槳盤面上半圓的旋轉阻力小于下半圓的旋轉阻力,形成上下半圓旋轉阻力的差額,即螺旋槳水面效應橫向力。然后得出結論:螺旋槳水面效應橫向力對船舶操縱的影響規律是右(左)旋單螺旋槳正轉時,推船尾向右(左),船首左(右)偏;反轉時,推船尾向左(右),船首向右(左)偏。學生在掌握這個結論時很容易混淆。所以,我就用圖示和表格比較等方式對上述過程和結論予以說明,并反復舉例讓學生思考右旋單螺旋槳船正轉、反轉和左旋單螺旋槳船正轉、反轉引起船舶偏轉的規律,通過比較,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螺旋槳水面效應橫向力對船舶操縱的影響規律是“船尾始終是向螺旋槳旋轉的同一方向偏轉”。
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興趣總是和成功的喜悅緊密相連。如果學生在學習上有所收獲或進步時,往往能使心情感到興奮、輕松和愉快,同時能對學習產生自信心和濃厚的興趣。因此在《船舶操縱》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功底,還要講究教育教學藝術,要創造條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且要不斷強化,使他們的成功欲望越來越強烈,學習興趣越來越濃,這樣就會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智慧水平。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在廣闊的知識海洋里探索知識,尋求規律,掌握駕馭知識的能力,教師要不斷地向學生提出一些稍作思考就能回答的問題,使學生向“最近發展區”發展,引導、啟發學生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自己找出答案,得出結論,嘗到“學會”與“會學”的成功感受。另外要鼓勵學生能夠發現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或質疑去學習,從而產生追根求源、渴望求解的要求,進而積極主動地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實施興趣的培養和激發,使學生保持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