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近現代各種職業教育思想中,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是最為系統、最為完善的,對我國的職業教育產生的影響最大。即使在今天,其職業教育思想仍然熠熠生輝,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啟示
黃炎培(1878-1965),字任之,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愛國者。黃炎培是我國近代職業教育的首倡者,由他發起成立的中華職業教育社是我國近代第一個以提倡、研究、試驗和推廣職業教育為宗旨的教育團體。研究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對我國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
(一)職業教育的地位和目的
黃炎培以改良教育作為改良社會的根本手段,大力提倡職業教育。黃炎培認為:“凡教育皆含職業之意味”。①認為“無新學識以應用于實際,無新人才以從事于改良,教育不與職業溝通,何怪百業之不進步”。②然而如何溝通教育與職業,使百業復興呢?黃炎培認為有三個方面:“推廣職業教育、改良職業教育、改良普通教育,為適于職業之準備。”③一方面要確立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另一方面,要以職業教育為出發點,對普通教育進行改革,使其適應職業的需要。職業教育并非“特殊”的教育,而是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個性,獲得生活的供給和樂趣,發展其能力,同時盡其對群的義務的一種教育。黃炎培進一步提出,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謀個性之發展;為個人謀生做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④爾后又提出中華職業教育社的終極目標是“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可見,黃炎培先生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在促進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將職業教育提升到關涉民族命運的高度,積極倡導和推進職業教育的進程,這無疑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
(二)重視職業陶冶
“何謂職業?一方為己治生,一方為群服務,人類間凡此確定而有系統的互助行為,皆是也。何謂陶冶?范土成器謂之陶,鑄金成器謂之冶。以此方法,施之教育,使兒童于不知不覺中,養成為己治生、為群服務之興趣與習慣,所謂職業陶冶是也。施教育者從而發揮之,設學校園,使之愛玩天然而習為種植,初不知其為農而農在其中焉;教之手工,使依樣制作焉,自由制作焉,初未嘗有意于為工而工在其中焉。凡此之類,其直接包含職業意味者勿論已。乃若養成兒童勞動、惜物、儲蓄、經濟諸良好慣習,其間接影響,何在不于治生上、服務上有深切關系?則皆職業陶冶之所有事也”。⑤
“由是而進,則依其心理上與處境上自然之要求而施行職業指導焉,以指導之結果而授以職業訓練焉,更以訓練之成功而介紹職業焉。獲得職業焉而治生,服務之功能大著,要其初步之根基實惟職業陶冶。人欲受職業訓練,必先受職業陶冶。人容成不受特設之職業訓練,而斷無不受無形之職業陶冶。職業訓練,職業學校所有事也。職業陶冶則非僅職業學校所有事,而一般小學校所有事也。”⑤
可見,黃炎培先生是非常重視職業陶冶的,的確,良好的職業陶冶必將促進人從小萌發善的種子,必將為其將來做出科學、合理的選擇,從而走上正確的發展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職業道德教育:敬業樂群、勞工神圣、愛國主義
黃炎培認為:“職業教育者,同時必須注重職業道德”。黃炎培主張的職業教育道德規范為“敬業樂群”,所謂“敬業”,指“對所習之職業具有嗜好心,所會之事業具有責任心”。即敬重其所從事的職業,充分理解其社會價值與社會意義,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所謂“樂群”,指“具優美之情操及共同協作之精神”。1933年,黃炎培在中華職業學校成立15周年紀念會上號召學生:“人人須勉為一個復興國家的新國民,人格好,體格好,人人有一種專長,為社會、國家效用。”⑥
黃炎培認為,勞工神圣是吾人良心的主張。吾人對于可憐的工人,須盡力設法給他相當的知識和待遇,須從根本上救助他,使他徹底覺悟。不愿專挑動他粗暴的意氣。因為無知識,即無實力,單是意氣,轉使他陷入苦境,是吾人良心不安的。
愛國主義是黃炎培職業道德觀的升華,他賦予職業道德教育鮮明的思想性,特別強調“求學為服務,服務勿忘愛國”,要求大家投身到政治運動中去,把職業教育與國家興亡盛衰聯系起來,從中我們可以強烈感受到黃炎培拳拳的愛國之心和殷殷的“教育救國”之情。黃炎培常說:“我愛朋友,更愛國家。”始終把民族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四)提倡實用主義
“茍于普通諸學科不能使之活用于實地之業務,此外,管理訓練亦未能陶冶之,使適于實際之生活。而徒專設學校,增設學科,譬猶習運動者,感覺袍大,服之不適也,特制一種運動用衣,襲于其外,乃其里衣之寬大如故,可乎哉?夫里衣茍猶是寬大也,將何從襲此特制之衣?襲矣,亦安能達其適于運動之目的?彼不從事于普通諸學科之改良,而徒專設學校增設學科,何以異是”?⑦
“蓋職業教育猶是實用教育也。且吾嘗言之矣,譬諸運動者之于衣服,茍其里衣猶是寬袍大袖,而漫襲運動衣于其外,其軀之不適將更甚,安望有益于其運動?茍普通教育不實無用,雖加設職業科百,吾斷其無一致耳!吾所主張,一方提倡職業教育,俾于生活上速立補救之計劃;一方猶當盡力改良普通教科,使歸實用,庶其有濟”。⑧
黃炎培希望“實施教育諸君及將來有實施之責者,須隨時隨地致意實用主義之研究。舉凡教授、管理、訓練、養護諸方面,以實用主義之精神貫之,庶可以挽回今日教育之頹風。希望諸君之有教育行政責者,考察學校之標準,務須以實用為的,而優劣以是定焉。其不合者,當有以糾正之。他若以成績展覽會、批評會等,亦無不然。若斯,則實用主義進行可速”。
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的啟示
(一)重視職業教育
長期以來,由于受“學而優則仕”,“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等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往往把受教育當作晉升仕途的主要途徑,社會上以“讀書做官”為榮,以“讀書謀事”為恥,重士而輕農工商。黃炎培視這種“以職業為賤”,“以職業為苦”的思想為“職業教育之礁”,認為勞力與勞心都是神圣的。
輕視職業教育必將嚴重影響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在招生制度、資金投入、學生就業上采取積極的政策,引導人們的思維,使人們認識到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關注、關心、關愛職業教育的發展,最終在全社會形成尊重職業教育的風氣。
黃炎培認為教育不發達,宜提倡職業教育,即使教育發達,更宜提倡職業教育。否則以現時一般教育狀況,受教育者日多,服務者將日少,勢必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筆者認為,教育的發達未必是普教的發達,因為社會分工不同,所以人的職責不同。職業教育作為以技能性教育為主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才能使人各盡所能,從而各獲所需,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否則,必將導致社會的畸形、不民主甚至瓦解。
職業教育直接謀求百業進步,間接關系國計民生,并不會在科學以外別有解決的新方法。解決生計問題是職業教育不可回避的責任,現在下崗失業的人很多,所以,應該積極發展職業教育,使人們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從而促進失業問題的解決,維護社會穩定。
(二)加強職業陶冶
在實施職業教育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尊重學生選擇的自由,并為其提供支持和幫助。
黃炎培先生認為:“一件事情之成功,不在臨時而在平時之努力。希望兒童成為將來有用之人才,須及早予以充分注意,用種種方法幫助其發展。”
筆者認為,應該從小加強對學生職業觀的指導,使其樹立遠大理想,養成“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利居眾后,責在人先”的高尚情操,使其“學而安焉,行而樂焉”,從而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三)強化職業道德教育
當前的職業教育過分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職業道德的塑造,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合作意識,缺乏集體觀念,不利于其長遠的發展。所以,必須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愛因斯坦曾經對學校教育中存在的“過分強調單純的智育教育”的做法甚感憂慮。他說:“我想的較多的不是技術進步使人類直接面臨的危險,而是務實的思想習慣所造成的人類互相體諒的窒息,它像致命的嚴霜壓在人類的關系之上。”所以,職業教育應當使學生認識到:個人物質的和精神的生活都是依靠別人的勞動,所以自己同樣也應努力報償別人。因此,學會關心,學會合作,學會做人至關重要。
黃炎培認為:“人生必須服務,求學非以自娛。諸君須知,職業平等,無高下,無貴賤。茍有益于人群,皆是無上上品,諸君既知,人不可無業矣。更當知任何職業,必須積小為大,先輕后重。吾敢斷言,今之當大任者,即昔日服微末之務而不以為小者也。吾更敢斷言,今之不屑服微末之務者,即他日并微末之務而不得者也。”⑨
筆者認為,職業道德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靈魂,所以,必須重視對學生人格的塑造,促進其精神成長,使其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人格統領能力,真正做到“愛國不廢求學,求學不忘愛國”。
(四)注重職業教育的實效性
辦職業教育必須與現實很好地結合起來,促進個人、社會和經濟的和諧發展。正如黃炎培所說的,一個社會“人人得事,事事得人,社會無有不發達者”。
職業是維系社會以及培養有社會意識和社會生活能力的人的最有效途徑。杜威在《明日之學校》中指出:“人們所從事的各種職業,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種種需要和目的。這些職業都在維持著構成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和種種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種種關系。”所以,職業教育必須加強人的溝通能力,增強社會的緊密程度,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黃炎培說過:“故今日之患,不患人之不信仰學校,而患在學校之無法使人信仰。”⑩可以說,職業教育機關的生命是社會化,本質是社會性,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所以,職業教育必須具有社會活力,與社會積極地溝通,以適應需要為主,絕對不能由理想家和書呆子去辦職業教育。另外,辦職業教育須下決心為大多數平民謀幸福;辦職業教育須腳踏實地;辦職業教育須研究人情物理且與民眾合作。俗話講:畫鬼易,畫人難。職業教育是“畫人”,所以,很難。然而,只要以現實為依托,積極去面對、去溝通、去開拓,我國的職業教育一定能夠克服艱難險阻,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注釋:
①黃炎培.職業教育(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91.
②黃炎培.中華職業教育社宣言書(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1.
③黃炎培.中華職業教育社宣言書(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2.
④黃炎培.我之人生觀與吾人從事職業教育之基本理論(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39.
⑤黃炎培.小學職業陶冶——序楊鄂聯君、彭望芬女士合著(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99.
⑥黃炎培.職業教育該怎么樣辦——中華職業學校十五周年紀念(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69.
⑦黃炎培.學校教育采用實用主義之商榷(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
⑧黃炎培.實用主義產出之第三年(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2.
⑨黃炎培.職業教育之礁(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6-177.
⑩黃炎培.職業學校畢業生出路問題(黃炎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07.
(本欄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