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大學生學會合作并努力提高合作能力已成為時代的要求。
關鍵詞:合作能力;誠信;心理障礙
科學家通過風洞實驗發(fā)現(xiàn),大雁群落以人字形飛行比大雁單獨飛行能多飛百分之二百的路程。這便是合作產(chǎn)生的巨大作用。人類也是如此,一個團隊如果能把每個成員的機智、耐力、毅力、自信、知識集結在一起,使他們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必能形成更大的力量。現(xiàn)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合作已成為創(chuàng)業(yè)的必要條件。一件商品從各個零部件的加工,到組裝,再到經(jīng)銷,凝結著許多企業(yè)人員合作的智慧和汗水。因此,大學生要參與社會競爭并實現(xiàn)事業(yè)的成功,就必須學會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誠實守信是合作的基礎
一名赴德留學生在畢業(yè)時成績優(yōu)秀,他決定留在德國工作,找過幾家大公司,都被拒之門外。最后,他去了一家小公司求職,同樣被拒絕了。這位留學生難以理解,便追問對方拒絕錄用的理由。對方人事經(jīng)理從留學生檔案袋里拿出一張紙。這是一份記錄,上面記錄了留學生乘坐公共汽車時曾經(jīng)三次逃票。
這則故事的主人公因為誠信沒能實現(xiàn)留德工作的夙愿。可見在為人處世中沒有比誠實守信,取信于人更重要的了。誠信是合作的基礎,社會發(fā)展呼喚誠信,良好的合作離不開誠信,創(chuàng)業(yè)必須誠實守信。誠信是當代大學生必備素質,誠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和立業(yè)之本。現(xiàn)代社會是誠信社會,對于個人來說,誠信代表著形象,代表著人格,要想在形象和人格上獲得信任和尊重,就需要在各種合作中樹立個人的良好形象。從這一點上說,就不難發(fā)現(xiàn)為什么德國人會將逃票這樣的小事看得如此重要。人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他的運氣不好,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沒有誠信。
提高合作能力是事業(yè)成功的必要條件
伊索寓言中有個故事說風和太陽爭論誰比誰強。風說:“你看到下面那個老人嗎?我可以比你更快地讓他把外衣脫下來。”于是,太陽躲到云后面去,讓風吹起一陣狂風,但是風愈是吹得厲害,這老人愈是緊緊地把外衣裹在身上,風只好認輸了。太陽從云后面出來,對老頭露出愉快的笑容,沒過多久,這位老人汗水直流,很快把外衣脫下來。
這則寓言說明,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取得他人的配合與合作,單憑一方意志強迫對方服從是難以取得合作成功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有實力的競爭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合作的競爭。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假如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兩人交換后仍然是每人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假如你有一個想法,我有一個想法,兩人交換的結果卻是每人各有兩個想法。當你獨自研究一個問題時,你需要思考10次才有10個思考結果,而這10個思考結果都是按照同一個思維模式進行的。如果把這個問題拿到團隊中去研究,眾人的發(fā)言也許一次就完成了你一個人需10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并且眾人會有很多新的思路和解決途徑。
一個人完全可以憑自己的知識、技術、經(jīng)驗和能力,在事業(yè)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如果能將自己的能力和別人的能力相結合,就會取得更多、更大或者是出乎意料的成就。因此,集體的力量大于單個力量的累加。
提高合作能力必須克服的心理障礙
大學生要提高合作能力,必須具有積極的心態(tài),大膽與成功者合作,積極推銷自己,努力克服各種心理障礙,積極進行心理調適,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
猜疑——合作的絆腳石提高合作能力必須克服猜疑心理。有了猜疑之心,對待合作伙伴、看待事物就不會從客觀實際出發(fā),作出合乎邏輯的判斷推理,而是憑借一些表面現(xiàn)象,主觀臆斷,隨意夸大,進而扭曲事物,歪曲事實,得出不客觀的結論。或者先入為主,先設框框,甚至無中生有,把一些毫無關系的現(xiàn)象也當作事實材料,生拉硬拽來當證據(jù)。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因為猜疑疏遠了朋友,影響了工作,甚至毀掉了事業(yè)。楚漢之爭中,范增是項羽的得力謀士,并多次識破劉邦的計謀。劉邦為打敗項羽,利用項羽剛愎自用、猜疑心強的弱點,實施了一次反間計,制造了范增私通劉邦的假象,誘使項羽猜疑,逼走范增。最終“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項羽落得自刎的下場。猜疑是心理疾病,嚴重的猜疑心害人又害己,猜疑心是提高合作能力的障礙。大學生一定要注意克服猜疑心理,搞好心理調適。
嫉妒是合作的惡疾有嫉妒心的人,他們在實際工作中,不去努力做出成績,卻總是處心積慮地打擊那些憑自己實力做出貢獻的人。嫉妒心強的人在正常的競爭活動中不愿付出努力,而一旦別人做出成績時,又感到憤憤不平,想當然地認為應歸于他的東西卻歸別人所有,心里總感到無法平衡。這些人心懷不滿,對別人通過奮斗得到的東西,他們也想坐享其成。除非別人能清除他這種情緒,否則,有時還竭盡全力打擊報復別人。在嫉妒面前,不少意志力差的人放棄了自己的追求,使自己停留于一般和平庸,混同于普通,甚至是落后。有些人在嫉妒的壓力下,不得不縮回自己剛剛施展開的手腳,壓抑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從而在嫉妒的壓力下垮下來。當代大學生要增強心理調試能力,克服嫉妒心理,提高承受嫉妒的能力。應認識到別人的嫉妒,以及由這種嫉妒所造成的種種指責和攻擊,都是以變相的方式在表達無能,完全不必介意和在乎這些嫉妒。
總之,現(xiàn)代社會既是競爭的社會,又是合作的社會,當代大學生要學會競爭,更要學會合作。只有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刻苦學習,誠實守信,大膽參與,合作溝通,努力克服心理障礙,才能不斷提高合作能力,達到人生成功的頂峰。
參考文獻:
[1]叢生.改變一生的劣勢[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3.
[2]張文定.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賈強.誰是贏家[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4.
[4]李金水.成功人士的10種為人技巧[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許德寬(1954—),男,河南西華人,周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教育管理和高職院校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
(本文責任編輯: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