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策略,政治課堂更應該成為實施情感教育的基地。實施好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不僅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開發學生的智力具有重大意義,而且能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主要集中在教學氛圍、教學過程、教學語言、教學手段等方面。
關鍵詞:情感教育;政治教學;多情感點
情感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策略,它通過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情感教育就是教師將自己豐富的情感融進抽象的教育教學理論之中,從而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師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認識上達成共識,進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它是融傳授知識、提高覺悟、指導學習、培養能力為一體的全方位的教育方法。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將情感教育僅僅作為促進學生認知發展的手段與工具,并沒有把它作為實現教育目標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因而未能完全以真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品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教育,使學生懂得人生的真諦和價值。從有關教育“四大支柱”的觀點來看,更能說明問題。所謂教育“四大支柱”,第一,學會認識,即掌握認識世界的方法;第二,學會做事,即學會在一定環境中工作;第三,學會共同生活,具有參與和合作精神;第四,學會生存,即充分地發展自己的人格,以不斷增強的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責任感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從教育“四大支柱”的內容來看,它更多地強調未來的學習不是以認知內容的獲得為主,而是認知以外的情感知識的獲取與情感能力的培養。所以,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提高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人格,真正成為品德、智力、體質、美感都得到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勞動者。
政治學科因其自身內容理論性強,趣味性少的特點,許多觀點需要用理性抽象的思維去思考。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他們對形象、具體、生動的事物感興趣,看問題常常帶著濃厚的感情色彩,尤其在看待別人的思想意識行為及社會問題時更是這樣。因此,在政治課教學中必須把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主觀感受聯系起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既能達到思想教育、智力教育和能力培養的目的,又能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說:“學校學習中的許多差異是人為的,偶然的,而不是個體固有的。只要提供足夠的時間和適當的幫助,95%的學生能夠學習一門學科,并達到高水平的掌握?!比缃瘢捎谏鐣h境的復雜化,不少學生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出現對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和信心、意志薄弱、情緒極易波動等種種問題,從而導致政治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那么,作為政治教師,我們應該如何提高政治課的教學質量呢?筆者以情感教育為主要出發點,做了一些探索。
教學氛圍多情感點的培育
愉快教學,就是通過創設愉悅的育人情境,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一種教書育人思路。它的實質是在愉快溫馨的教學氣氛中更加有效地貫徹素質教育。教師要創設一種愉快溫馨的教育氛圍,首先必須自己保持愉快溫馨的心境,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愛心、誠心。中外的教育學家都把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視為教師的美德。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毙睦韺W家的研究和教育實踐表明,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會在不自覺的狀態中給予學生肯定、贊揚和鼓勵,學生在得到鼓勵后,會激起對老師的更真誠的信賴和尊敬,產生上進的信心和決心。這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如果說實施愉快溫馨教學就是通過教師的情緒影響學生的愛好,那么“皮格馬利翁效應”便是通過師生共同的期待實現成績的轉變。為此,不僅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經常予以肯定,而且還應鼓勵各類學生都大膽地發表自己對知識的見解,肯定每個觀點中好的一面。這樣一來,他們身上那種潛在的動力就會被挖掘出來,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會得到樹立和提高,長此以往,教師的這種期待會或明或暗地傳遞給學生,必定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此外,教師還應當培養和保持一顆“年青的心”,和學生經常交流,讓學生更親近你,是謂“親其師,信其道”也。
教學過程多情感點的創設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應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設計,應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立性、體驗性和探究性。常聽到學生反映:“書本上我看懂了的老師講,而且不厭其煩地講,不懂的老師一帶而過,結果還是不懂?!边@種講課就是只備教材不備學生,沒有為學生著想。若教學過程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想、去設計,其效果可想而知。比如講一個概念,不要把定義直接抄在黑板上就了事,而要講跟該概念相關的史實材料,讓學生更能主動地去理解、體會和運用,提醒學生理解中容易出現的誤區,把學生易犯的錯誤講在前面。一個班級里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都有所差異,教師在備課時只要換個角度來教,效果就會有所提高。這就是說,你必須關注、關愛每一個學生。
教學語言多情感點的烘托
政治學科教學也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打動學生,收到“音美以感耳”的效果,就要求教師的語言富有情感,使學生在你充滿感情的語言世界中接受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17世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曾形象地指出:“一個能夠動聽地、明晰地教學的教師,他的聲音便會像油一樣浸入學生的心里,把知識一道帶進去”。
如何使語言具有情感呢?方法大致有四:
重視朗讀教學在政治教學中,朗讀教學較少,但不可否認其在教學中的魅力。通過舒緩、渾厚、沉靜的朗讀,讀出文句中蘊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讓學生仔細揣摩、思考,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良好的課堂氣氛也能起到積極渲染的作用。
教學用語要詞匯豐富,內容充實,語言生動教學言語不應當成為學生的耳邊風,而應入耳。入耳是前提,入心、入腦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入心是指聽起來心理舒服,產生親切感、認同感,能與老師產生共鳴,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誨。入腦指的是能記住老師的話,對老師講的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不注意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水平,詞匯貧乏,內容干癟,使學生埋怨政治課是重復了又重復。所以,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依據教材內容、特點,注意對教學語言的選擇,盡量用生動、新穎、優美、恰當的詞匯組織自己的語言,減少拖泥帶水和重復的現象,力求新鮮、豐富、生動、精煉。在教學過程中,切忌照本宣科,因為這些內容學生通過閱讀都已知道,教師適當旁征博引,舉一些新鮮的例子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又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要有幽默風趣的口語課堂氣氛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之一,也是構成課堂教學藝術情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用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能行之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精神愉快、思維活躍,積極地參與教學中的思維創造活動,與教師一起把課堂教學搞得有聲有色,共同創造出良好的教學藝術效果。特級教師于漪就主張“努力把課上得情趣橫溢”,魏書生老師則明確向自己提出“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他在課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不僅使優秀的學生因成功而發出笑聲,也能使差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受到觸動。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以其較高的審美趣味和顯著的教學實效,在教學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運用。
要注意綜合運用多種語言形式除了口頭表達的語言外,教師還要通過適當得體的身體語言(動作、表情、眼神等)來配合教學,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動作、姿態、表情等非語言行為,是替代詞語表達的一種有效而又經濟的輔助手段。蘇聯心理學家安德列耶娃說:“如果我們脫離開溝通過程的非口頭手段,溝通過程將是不完全的”。教師的非語言行為可以補充表達有聲語言的未盡之意,幫助學生準確、完整地理解教師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感情,使語言表達更加富有成效。體勢語言的運用不僅使學生獲得明晰的印象,也使學生從教師流露的復雜細膩的思想感情中受到陶冶和感染。
若做到以上幾點,教師的語言就具有了吸引力,像磁石一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他們的熱情,使政治不再是枯燥的字詞,而是一幅優美的圖畫,一曲抒情的音樂和一則感人的故事。
教學手段多情感點的運用
政治學科教學欲達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手段可多樣化,以下幾種教學手段可供借鑒:
直觀教學手段直觀教學不僅能給學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誘發他們的興趣,同時還能使他們對事物很快地形成正確的概念,以便牢固記憶,充分掌握。政治教學中的直觀教具有:實物、剪報、圖片、錄像、VCD、教學光碟、幻燈、模型等,其中最直觀的是圖片、剪報和VCD,用這些教學手段,可大大縮短不必要的講解時間,使知識與知識的發生過程之間迅速建立起一種聯系,還可大大提高其可信度和說服力。現代教學還常用到多媒體(課件),圖、聲、文并茂,更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效果更佳。
要不斷變換操練方法無論何種教學手段,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復,學生也會厭煩。只有動用多種感官參與聽、說、讀、寫、思等活動,才能持久地吸引學生。諸如各種競賽、多人表演、辯論、實地參觀等多種活動,都能產生這種效果。有些簡單的內容,可以布置學生下去備課,讓他們來講,教師適當給予幫助,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相當高。此類活動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也是情感教育。
政治學科教學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很多,唯情感教育是推進教學過程優化的最強盛的驅動力。另一位資深行家指出,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效應,是指有活力、能感動人、鼓舞人、調動人的情緒的一種效應。這種效應發揮得好,會形成生動、和諧、協調的教學氛圍。教學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僅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教學中,情感豐富的教師往往能聲情并茂,揮灑自如地以聲激情,以聲傳情,巧妙地創設一個又一個情境,激活學生學習政治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政治教學離不開情感教育,只有當教師學生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和學習中,才能迸發出思想的火花,使政治課變得生動起來、輕松起來,也才能真正與政治素質教育的目標相接軌。
參考文獻:
[1]劉家豐.素質教育概論[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