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教學對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要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必須恰到好處,各種教學手段應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要考慮不同學科的特點,多媒體教學不是唯一的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正確處理好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關系。
關鍵詞:高職;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與手段,正被越來越多的各級各類學校所采用。過去學校長期使用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式正逐步被更為直觀、形象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所替代。多媒體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從事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學管理工作多年,對多媒體教學的感受頗多,受益匪淺,現將本人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與切身體會略陳一二,以期得到同仁的指教。
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力求恰到好處
多媒體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或投影顯示出來,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必須注意適時導入,恰到好處,才能化平淡為神奇,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采用多媒體教學,信息的輸出應適度、適量,恰到好處。有些教師認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就是能夠呈現大量的信息,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其實這是對多媒體技術的誤解。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增強主體意識的過程,而有些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新課的導入、知識的傳授、鞏固題的出示、作業的布置等環節全部采用多媒體技術,課堂教學變成了多媒體的“一言堂”,使學生完全處于消極接受的地位,反而降低了學習效率。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只有適度的教學信息才會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信息過于豐富或過于貧乏都不利于教學效果。在多媒體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很容易陷入“信息過量”的誤區,過多的信息使學生應接不暇,導致“信息超載”,學生雖然接受了一些信息,但是還沒有經過大腦的思維加工,后續的大量信息又接踵而至,影響了對前面信息的理解,自然會產生“信息超載”。信息沒有經過深度加工,便不能完全徹底地理解,也就不可能提高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運用適度適量的多媒體教學信息,恰到好處地使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將教學內容的難度降低到能被學生理解、消化、接受的程度,從而收到教學的預期效果。
多種教學手段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20世紀80年代,多媒體教學主要采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設備,又稱多媒體組合教學或電化教學。自90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多媒體計算機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使用。現在的多媒體教學特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預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
最近幾年,我院多媒體教學發展很快,學院擁有32個多媒體教室,多數教師積極收集資料、制作課件、開展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沿襲多年的“粉筆加黑板、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的實踐性強,對于理論少、公式少、敘述內容多、比較難講的內容,教學效果明顯。如可將CAD輔助設計與機械繪圖有機地結合起來,用事例演示講解具體圖形的畫法(如圖1所示)。

先分析平面圖形結構,并引導學生回憶《機械制圖》中的有關畫法和要求,然后重點講解CAD作圖法。這類圖形可用兩種畫法,一種是點的輸入法(即坐標輸入法),另一種是平行線法。可結合不同的作圖方法,講清直線(LINE)、圓(CIR-CLE)、修剪(TRIM)、延伸(EXTEND)、倒角(CHAMTER)、倒圓(FILLET)、刪除(ERASE)等基本繪圖命令。這些常用的繪圖及修改命令涉及CAD教材的幾個章節,可通過例圖對在幾個章節中出現的命令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并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一遍,這樣的教學直觀、形象、生動,比單純講解命令更加有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制圖欲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一堂課講解了較多的命令操作,也體現了高職教育信息量大的要求。有些細節問題,課堂上不能一一細致講解,可有針對性地指出來,留待學生課下自行消化,起到引導學生自學的作用。
不可否認,某些學科的教學運用“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手段比多媒體教學更加有效,如一位數學教師說:“盡管學校裝備了多媒體教室,但是我還是更喜歡在黑板上教學。黑板是我盡情馳騁的天地,而電腦屏幕卻使我捉襟見肘。拿公式推導來說,黑板可以再現公式推導的每個步驟,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而電腦屏幕太小,需翻來覆去,非常不便。”這位數學教師的觀點表明,多媒體教學是具有局限性的。多媒體雖然有著其他電教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但不同的教學媒體具有不同的教學功能和特點,只有將計算機多媒體同其他教學手段互相配合使用,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采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使用多媒體教學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要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許多教師懷著對多媒體教學的滿腔熱情,把多媒體當成靈丹妙藥,過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體使用功能,致使學生感覺是在看教師演戲。多媒體教學是實施教學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在編制教學軟件時,應將教師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充分體現出來,將教師的適度講授與教材演示相結合。教師運用多媒體教材組織課堂教學時,不應無休止地演示,應采取一些緊扣教學目標的提示與點撥,配合教材,“點”在學生不懂或似懂非懂之處,“撥”在學生容易忽略而與教學重點、難點緊密聯系之處,從而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其次,“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對于某些學科的教學,運用“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手段甚至比多媒體教學更加有效。黑板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不能被其他媒體完全代替。
再次,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是借助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與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生動、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多種感官的刺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但多媒體計算機作為一種傳播媒介,只是傳遞教學內容的工具,與其他教學媒體一樣,多媒體教學并不是如有的人想象的那樣使教師的工作變得輕松了,相反卻使教師的工作量加大了。如果工作經驗不足,相關學科知識面窄,教學技巧差,對教學大綱、教材吃不透,就會出現將普通教案改成電子教案的現象。因此,教師必須正確處理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永遠是教學媒體(包括多媒體)的主人,而不能被教學媒體牽著鼻子走。教師應注重對教育學、心理學尤其是教育心理學、視聽心理學的學習與應用,提高駕馭多媒體的能力。
總之,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應針對教學內容,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合理地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取長補短,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本文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