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調整貸款結構,將支持重點從流通領域向生產加工領域轉移,增加對糧油加工企業,特別是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支持,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特色農業和訂單農業的發展,引導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調整。
自農發行拓展新業務以來,松原市分行以支持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為原則,把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發展作為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和工業反哺農業、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切實加大新業務貸款營銷力度,取得明顯成效。

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結構呈現多樣化。2006年松原市農發行共營銷股份制民營企業51戶,已建立信貸關系41戶,其中加工及產業化龍頭企業17戶,年加工轉化糧食180萬噸,占全市糧食商品量的40%。從加工原料結構看,基本上涵蓋了松原市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農產品;從產品結構看,涵蓋了綠色有機大米、酒精、大豆有機粕粉、飼料等領域;從資本結構看,私人資本、銀行貸款是其資本主體;從加工能力看,年轉化糧食兩萬噸以上的企業占90%,加工能力最大的松原吉安生化集團公司年加工轉化玉米75萬噸。松原市農發行2006年已累計向17戶重點客戶發放貸款12.9億元,支持企業收購糧食95萬噸,農產品加工企業多樣化為農發行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和支持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批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正在興起,增強了地方經濟發展的后勁。通過企業改制、招商引資和農發行有效信貸投入等方式,培植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在17戶龍頭企業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3戶,其中松原吉安生化集團公司為省級大型龍頭企業,前郭裕豐米業有限公司為省級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帶動20萬戶農民從事玉米、水稻、大豆種植業,輻射基地面積225萬畝,一塊塊農田變成了一個個“車間”,將農產品由過去以原料進入市場轉變為以工業產品進入市場,從根本上改變了農產品品質,促進了轉化增值,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龍頭企業引進了一批先進技術,開發了一批知名產品。如松原市北顯糧油貿易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北顯牌營養大米”得到國家綠色發展中心認證;松原市“天天樂”谷物有限公司生產的“雙隆”牌系列精制免淘大米被省政府授予“吉林省名牌”產品稱號,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松原市二馬泡綠色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綠色有機大米”成為全省知名品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蓬勃興起和名牌產品的增多,使松原地方經濟逐步走上了工業反哺農業的良性軌道,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增強了地方經濟發展后勁,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了農業政策性金融優勢。
加工企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明顯,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據統計,到2006年末,已取得貸款的17戶農產品加工及龍頭企業完成工業產值8.9億元,完成增加值2.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1.95億元,實現利稅1.6億元,固定從業人數達到2360人。隨著加工企業產品數量的增加,特別是產品附加值的增加,更好地帶動了農民增產增收。受糧食加工企業原材料需求拉動,松原市2006年玉米價格平均每噸上漲近百元,僅此一項農民可增收4億元,實現了農發行通過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進而支持農業產業化的目的,促進了農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
農發行應把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發展作為支持新農村建設和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切入點。
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一大亮點。在糧食主產區,糧食生產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要加快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就必須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發展,以工業反哺農業,從根本上改變農業與工業長期分離的狀態,形成農產品加工業依托農業又反哺農業、帶動農業、提升農業的良性循環,促使農村經濟結構由農業主導型向工業主導型轉變。
松原是糧食產主區,年產糧食約600萬噸,商品糧約450萬噸,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近年來,松原市圍繞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著眼于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以食品加工為重點,用工業化的運行機制引導和支持企業發展終端產品,由原料型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逐步把處在同一鏈條上的農業基地、龍頭企業、農戶和種養戶、加工、銷售環節作為企業的不同“車間”,實行工廠化生產,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經營體系;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龍頭企業為骨干,以生產基地為依托,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保證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有效銜接。
松原市“十一五”規劃提出,五年內要發展規模以上農副產品轉化增值龍頭加工企業300戶,2006年開工的重點工業項目,尤其是投資規模超億元的大項目,幾乎全是產業延伸項目和打造產業航母項目。圍繞玉米深加工產業新上的百萬頭生豬養殖、屠宰、加工項目,百萬噸飼料項目,20萬噸玉米胚芽深加工項目和萬噸蘇氨酸擴能項目,不僅產業關聯度緊密,而且延長了產業鏈條,形成了龍頭帶動效應。吉安生化等一批企業不僅正在打造松原玉米產業航母,且玉米生物化工產業也正在崛起。
作為位于糧食主產區的農發行,松原市分行要適時調整貸款結構,將支持重點從流通領域向生產加工領域轉移,增加對糧油加工企業,特別是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支持,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特色農業和訂單農業的發展,引導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積極支持農產品深加工項目,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增強產品競爭力,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這是當前農發行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也是業務發展和經營效益的增長點。我們將努力在七個方面做好工作。
建議政府搭建信用平臺。市、縣政府加強對地方經濟的宏觀指導和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立足實際,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防止盲目發展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引進項目、資金、人才、技術和管理,提升農產品加工業檔次。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地方財政每年應安排一定數量的農產品加工專項資金,并逐年增加,與農發行信貸資金配套使用,以項目形式反哺農業。
建議政府建立“以獎代補”的激勵機制。對被授予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獲得省級以上名牌產品和省級以上農產品深加工的項目,地方財政應給予重獎。地方財政對龍頭加工企業的技術改造給予貸款貼息。對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以及為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的行業,根據國家規定給予稅收優惠。適當提高農產品加工和流通企業購進農產品原料的增值稅進項抵扣率,適當提高農產品出口退稅率,促進農產品加工和出口。
拓寬融資渠道。農發行應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工企業作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優先扶持對象,督促地方政府盡快組建農業政策性貸款擔保公司,并要求農產品加工企業爭取銀團貸款,簡化審批手續。
選準支持方向和重點。有選擇地重點支持特色農業、種子工程、畜牧養殖、糧油精深加工等產業和行業,著力拓展一批競爭力強、成長性好、輻射作用明顯的優質客戶,擴大貸款比重和市場份額,增強對整個農業產業鏈的支持能力,特別要支持龍頭企業實行標準化生產,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強化營銷,創造名牌產品,塑造農發行支農新品牌。同時,要積極在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和農業技改項目方面有所作為。
鎖定重點目標客戶。要根據松原農產品資源和產業化優勢建立具有特色的農產品加工項目庫,加強貸款項目篩選、調查和上報工作,重點營銷大中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松原市農發行已評定出松原吉安生化集團、前郭裕豐米業有限公司、前郭縣雙豐米業有限公司、松原市天天樂谷物有限公司五家優質客戶,向省行推薦前郭裕豐米業有限公司為黃金客戶,對AA級企業吉安生化乾安精酒有限責任公司給予1億元信用貸款支持,向松原吉安生化集團投入3.5億元固定資產貸款。對政府推薦的15戶企業進行貸款資格審查,篩選出10戶糧油加工龍頭企業進行支持。
突出信貸服務優勢。因企因戶制宜,靈活選擇信貸支持方式。按照上級行擴大統一授信范圍的要求,今后對商業性貸款的承貸企業,原則上實行內部授信,對符合條件的實行公開授信,堅持分類排隊、有保有控的原則,積極支持地方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實現銀企雙贏。
(作者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松原市分行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