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運用文獻資料法對國外電子競技運動的現狀及模式進行了分析,探討了我國電子競技運動市場化發展的路徑。研究表明:我國電子競技運動市場化的基本路徑是政府推動、行業管理、企業化運作。
[關鍵詞] 電子競技市場化模式研究
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正式列為第99個體育項目。從此,電子競技在我國迅速推廣和發展。在美、韓等國電子競技已經走上了市場化的道路。然而,中國電子競技運動還處在起步階段,其市場化和相關的產業鏈急需開發。為了使我國的電子競技運動走上良性的發展軌道,在對其發展的現狀剖析后。通過對美、韓等電子競技發達國家市場化模式的研究,結合中國實情,探索了本國電子競技運動市場化發展的路徑。
一、國外電子競技運動的現狀及發展模式
目前,韓國的電子競技年產值近5億美元,且成為了韓國的第三大競技體育運動,是僅次于韓國足球和圍棋的體育運動。電子競技的蓬勃發展給韓國的通信、網絡設備和相關電子產品商帶來了豐厚利潤。在韓國,電子競技運動員同樣受到人們的尊敬,像足球明星一樣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認可。韓國的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在很短時間內迅速推廣和蔓延到其他國家,離不開韓國政府的大力推動。其中電視轉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于轉播,使更多的人認識了電子競技,相關的企業才一擲千金。從韓國WCG運作模式看,WCG通過運作賽事,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被譽為電子競技運動的“奧運會”。
美國相對韓國而言,有很大的差異。在美國,CPL(電子競技職業聯盟)是電子競技的主要推動者,與韓國的WCG、法國的ESWC(電子競技世界杯)并稱為世界三大電子競技賽事。美國對電子競技的支持遠遠遜于韓國,至今未有明確的政策。雖然美國政府主導電子競技的力度弱于韓國,但CPL依靠市場形成了獨特的運營模式,其專業性強和效率高的特點深受贊助商和傳媒的偏好,在市場推廣方面遠遠高于韓國。
上述分析發現,電子競技發達的韓、美等國家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市場化模式。目前,全球范圍內的電子競技比賽日益增多,賽事的制度化已初步形成。
二、我國電子競技運動的現狀
根據估計,國內電子競技玩家的總數達到了2000萬以上。盡管電子競技的比賽并不少見,但多是愛好者的自發而起,尚未形成相關的產業群。多數賽事,靠玩家付費參賽。選手依靠網吧為訓練平臺,參與在線的訓練和對抗。而比賽獎金既缺乏對選手的誘惑,電視轉播又缺乏對大眾視覺的沖擊力。基于此,我國的電子競技應盡快與國際接軌,走市場化之路,并建立中國特色的電子競技大賽。
目前,我國電子競技處在起步階段,但起步晚,發展快。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在不成熟時期。由于我國電子競技發展的不成熟,更需要引導和規范,以期走上協調發展的軌道,避免由于政策失誤走上不協調的道路。為了促使我國電子競技走上協調發展的道路,認清我國電子競技運動現狀、把握國際電子競技發展趨勢并有所創新是必要的。
三、我國電子競技市場化的可行性分析
1.市場化雛形呈現。2002年4月,首屆中國電子競技大會(CIG),吸引了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32個省、市、自治區的30多萬電腦游戲愛好者參賽。2003年11月18日電子競技終于名正言順的成為了新的體育項目。隨后,CIG 于2004年舉辦的電子競技大賽則表現出濃厚的體育色彩,在比賽方式、賽制、規則、攝像上有更規范的要求,走的是一條創新的道路,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的IT業和網絡運營商的支持與參與。眾多贊助商和傳媒的參與推動了我國電子競技運動的發展,且已呈現出走市場化的雛形。
2.國外模式的參照作用。美、韓等國電子競技發達地區,市場化程度很高,對單一運動隊或俱樂部的贊助金額多達數十萬美金。在韓國,由三星公司贊助的世界電子競技大賽(WCG),以“超越游戲”為口號,2003年已有55個國家參賽,直接參賽選手就達到了60萬人。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電子競技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產值遠遠超過汽車工業總體產值,并帶動相關的IT產業和電信網絡產業的發展。國外電子競技市場化和產業化的經營與管理值得我們借鑒。
3.參與群體的擴大是市場化的前提。由于電子競技具有娛樂性、趣味性、游戲性的特點,吸引了大量的參與人群。電子競技作為體育運動電子化,旨在鍛煉和提高參與運動的“真實人”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心眼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在我國的一些大中城市里,電子競技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了廣大人群尤其是廣大學生的歡迎。這一群體為我國電子競技的市場化提供龐大潛在的消費人群。
四、我國電子競技市場化的路徑
1.政府推動是基礎。作為最新的體育項目,電子競技短期內不會獲得和其他體育項目相同的地位。2003年體育總局的“轉正”,確實增添了其項目的正當性。現階段,電子競技要獲得發展,離不開國家的引導和帶動。很難想象在我國缺少政府推動的競技體育項目能在市場中辟浪前行。
2.行業管理是關鍵。勿庸置疑,中國電子競技已具備了市場化的基礎,而要成為大產業,欠缺的東西還很多。監管、投資、職業化等各個方面都需要時間。主辦方在等待政府扶持,選手在等待職業化和公眾的理解。而隨著電子競技如火如荼的開展,不久的將來會有所改變。從國外的模式看,行業管理無疑是我國電子競技市場化的必由路徑。
3.企業化與職業化是保障。目前,中國選手處于業余愛好階段,職業化模式還沒出現。雖然也成立了俱樂部,但沒有大環境的支撐,很難堅持下去。何況很多都是半職業化的,僅在比賽期間才臨時組隊,平時并不養活選手。而韓國的KTF、LG等許多企業建立了俱樂部并提供豐厚獎金,許多歐美職業選手為了參賽甚至定居韓國。可以預見,職業化模式是我國電子競技市場化的要件之一。
五、結束語
電子競技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它是體育運動電子化和電子游戲體育化的完美結合,它以獨特的魅力引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我國電子競技如何與國際接軌和走向市場是其良性發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我國國情,政府推動、行業管理和企業化運作或許是其可持續發展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