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網絡媒體形態入手,分析互聯網發展的初期載體設計形態,網絡媒體交互時期的狀況,以及網絡媒體藝術形式應用動畫表現的逐步成熟,為商業IT網絡平臺形態的更好的發展作以研究。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第四媒體人機交互
計算機網絡以其極高的知識、技術內涵、廣泛的傳播范圍和雄厚的傳播實力,已成為如今人類發現的最具價值的傳播媒體之一。1998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最早為互聯網賦予了“第四媒體”的稱譽:“在加強傳統的文字和聲像傳播手段的同時,應利用最先進的第四媒體———互聯網,以加強新聞傳播工作”。其后,“第四媒體”作為網絡媒體的代名詞迅速普及。
實現快速、有效地傳播信息是網絡媒體的核心功能,實施信息傳播的載體是基于網絡的各種圖形、文字、視頻、動畫和音頻。所有這些信息載體可稱之為視覺和聽覺元素,但并非這些元素自動地具有傳播信息的功能,其傳播價值之實現有賴于對這些視覺和聽覺元素進行科學化、系統化和藝術化的設計。設計中,若背離了一定的科學法則,將必然使信息傳播之效率下降,甚至發生傳播失誤。
在互聯網發展的初期,許多網絡媒體藝術設計方面的理論著述主要從平面視覺傳達的角度探討版式編排、空間布局、素材的處理、色彩運用、字體設計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這一期間開始了對網站之構架進行研究,一些專門從事網絡技術開發的研究人員對網站的可用性方法作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從站點規劃、調研分析、站點與客戶端之間的角色分析到設計實施、測試發布、以及反饋與維護的整體過程都以可用性作為關注焦點。美國設計師Darren Gergle強調:“處于這樣一個快節奏和激烈競爭的網站設計行業中,需要將可用性方法運用到具有成本效益和實用的方法里,并平穩地整合到設計過程中?!?/p>
隨著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和Internet資訊的日益增多,客觀上推動了相關理論研究向縱深發展,使最初的基于平面視覺傳達的網絡媒體藝術研究更為緊密地融合認知心理學、信息學、傳播學、技術美學等學科的理論成果,關注人機交互環境下的信息加工與傳播,關注對受眾的認知規律的研究,從而推動了對網絡媒體交互性的研究。
美國Macromedia公司所開發的Flash開啟了網絡媒體交互藝術創作的新紀元,其使用矢量圖形和流式播放技術、利用時間軸和關鍵幀將圖形、視頻、動畫和音頻以交互方式融合在一起,加之強大的動畫編輯功能和創建交互性的編程語言Action Script使其成為創建動態交互式網絡應用的行業標準。如今,在全球范圍內絕大多數的計算機用戶都裝有Flash播放器插件,越來越多的商家愿意投入資金開發多媒體網站,以展示企業形象并推動產品行銷。一些世界著名企業在開發基于html的超文本網站的同時,還致力于Flash全站的開發與設計,由此可見,網絡媒體藝術設計正向新的視聽感受和實時的人機交互方向發展。
Flash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推動了網絡媒體交互藝術創作的發展,這一發展的態勢可從FWA中反映出來。FWA是一個舉世聞名的Flash藝術設計的展示平臺,其全稱是Favourite Website Awards,于2000年5月建立,目的是展示世界上最優秀、最前沿的網絡媒體藝術設計作品。2000年9月以來FWA一直被列為世界上最頂級、最具有精英意義的評價網絡媒體交互藝術創作的權威機構。
近年來,國內出現了許多優秀的Flash動畫設計師,他們憑借Flash的強大動畫編輯功能,創作了一大批膾炙人口Flash動畫短片,但這些被贊譽為“閃客”的設計師主要是從事基于二維平面的動畫創作,是傳統動畫在新科技背景下的延伸。國內雖然也有與FWA相類似的機構和團隊,也出現了一批專攻于具有人機交互與信息傳播特性的網絡媒體藝術設計師,設計和開發了一些頗有新意的Flash互動網站,但就其藝術格調和表現技巧方面還處于有待發展階段,相關的理論研究更是罕見。
如果說FWA中的一行行鏈接文字和一幅幅圖片是通往Flash交互藝術世界的航標,那么徜徉在這一藝術世界時所歷經的一次次數據交互、信息反饋、鼠標行為的交互體驗就是抵達“沉浸式”感受的方舟。若要實現具有“沉浸式”感受的效果,就必需在視覺設計和實現交互式數據呈現方面做到極致,需要視覺藝術設計師與計算機程序工程師進行密切配合,這一現象也就推動了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在網絡媒體藝術設計的學科教育方面,學科的分化變得愈加細致,使學生有所偏重地掌握網絡媒體藝術設計的技能。
Robert Penner就是探索使用計算機程序語言來實現創意思想的奇才,他在《Flash MX編程與創意實現》中展現了獨具創造力的程序設計和視覺設計理念。深入地探討了以Action Script創建動態視覺效果的方法,內容覆蓋面向對象和基于事件的程序設計、數學、物理、色彩、繪圖等專題,精選的實例講解更是體現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在“運動、變形和緩動”的章節中討論了運動的概念和數學基礎。探究緩動的各種方程,并開發出一個變形腳本的面向對象的方法。
隨著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和整個社會對獲取信息資源的需要日益增長,國際互聯網的普及速度和寬帶的覆蓋一直以倍數遞增,以江蘇省蘇州市為例,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電信寬帶用戶從幾千發展到了1萬戶,今年蘇州電信寬帶用戶增長再次“提速”,目前蘇州電信寬帶用戶已經接近15萬。數據交換帶寬的拓展從客觀上推動了網絡媒體向更高層次、更富多媒體意義的方向發展。如今,能提供音樂、視頻在線欣賞和下載的站點比比皆是,許多國際化大公司在開發產品形象展示的多媒體交互網站時大量地使用了三維動畫和視頻錄像。帶寬的拓展使得富有創意思想的網絡媒體藝術設計師有了更為廣闊的表現空間,許多設計師開始了將三維動畫所能創造的空間變幻效果用之于網絡媒體藝術設計中,Discreet公司特地為Macromedia Flash MX開發了3D效果的導出插件,Alias公司更是開發出能導出3D效果的、兼容矢量文件格式的專用模塊。
利用3D建模和動畫制作技術在網絡媒體藝術創作中以實現奇幻的藝術效果已屢見不鮮,動畫技術的廣泛應用使Flash網絡媒體交互藝術設計增添了無窮的魅力,但和諧地、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動畫運用卻為數不多,一些設計師以為只要使頁面動起來就能吸引觀者,而一味地講究動態卻不考慮畫面的均衡、調和和動畫在交互狀態中的連貫性。
事實上,在網絡媒體藝術形式誕生之前就已經產生過許多成熟的動畫理論,比如針對客觀物象的運動規律方面就探索過強調形態的壓縮與伸展以實現夸張的效果,分析了時間、空間、速度和節奏在動畫創作中的構成和表現,以及把握慣性運動的規律并將其以夸張的手法運用到動畫創作中。另外,從物理學中也得到了有益的啟示,比如物體在受到力的作用時,它的形態和體積會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在物理學中稱為“形變”。物體在發生形變時,會產生彈力,形變消失時,彈力也隨之消失。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動畫創作研究就開始借鑒旁類學科的現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