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風險經營意識已成為現代企業家的重要經營意識和戰略經營能力,商海處處有驚濤,經營者只有具備很強的風險預測及防范能力,才能駕馭市場,規避風險,處驚不亂,成為商戰贏家。
一、企業風險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項目風險。決策者由于缺乏進行深入的產品市場預測和成本分析而盲目選擇項目并匆忙上馬,其結果:(1)投產后由于產品賣點不突出、性價比無優勢銷路不暢,或雖屬專利技術,但不實用;或雖為實用專利技術,但做為商品被消費者認可并購買仍有一定距離,造成產品滯銷。(2)選擇的技術或設備較落后,沒有競爭力,企業投產之日即是技術設備乃至產品被淘汰之時,現實中短命項目比比皆是。(3)項目選擇過大,資金不足,導致建設周期過長成為胡子工程,長期形不成產能而錯失盈利的好時機。(4)投產后一些不可預見費用進入產品成本造成實際成本遠高于預測成本,企業連年虧損。
2.廣告投入風險。(1)廣告投入過大或時機把握不好,與企業的產能不配套,或與產品上市時間脫節,其結果是花了大量廣告費,卻沒有多少產品可賣,或沒有賣出多少產品,巨額的廣告費支出卻沒有相應的銷量回報,企業只能如秦池酒一樣被壓跨而曇花一現。(2)廣告宣傳與產品質量明顯不符,在消費者中產生逆反心理,不僅起不到促銷作用,還敗壞了產品形象和企業形象。
3.授權風險。現代企業是一個綜合系統,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后,經營者無力也不可能事必躬親時必須向他人授權,授權不當仍會產生風險。如果對被授權人失察或缺乏相應的監督約束機制,導致被授權人濫用權力、決策失誤或泄露商業機密,勢必給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如果授權不放權,被授權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得不到有效發揮,直接影響企業的決策效率和運轉效率。如果放權過度大撒把,可能出現被授權人濫用權力甚至以權謀私,損害企業利益。
4.合同欺詐風險。由于經濟法律或市場規則的不完善,以及人們道德水準的低下,利用合同進行欺詐的人或團體并不少見。特別對于那些初涉商海的經營者因法律意識淡薄或經驗不足,在定立經濟合同時,標的、義務或違約責任不清,或缺乏對合作方的資信情況調查,出現款已匯出不見貨到,或貨已發出不見款回,甚至于連人都找不到的情況。有的純屬職業詐騙,有的雖為正常企業,但利用對方缺乏法律意識和經驗進行不正當牟利。
5.擔保風險。在為其他企業提供借款擔保時缺乏對被擔保方的深入考察了解和資信評估而擔保,當被擔保方無力償還時要承擔連帶責任,代被擔保方償債而引火燒身,造成重大損失。
6.管理風險。隨著企業的規模擴大,經營者的素質如果不能及時提升,仍然采用家族式或傳統式的管理手段,可能出現管理混亂。或財務管理失控,資金大量被挪用;或部門之間不協調,效率低下,直接影響生產與經營,喪失盈利機會;或質量問題、安全問題頻出,損失嚴重;或決策失誤造成有形及無形資產流失等。
7.意外事故風險。由于經營者存有僥幸心理,缺乏對惡性意外事故的預見能力和足夠重視,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范和規避措施,如購買財險和員工人身意外傷害險等,一旦發生突發性惡性事故,企業難以承受甚至被壓垮。近年來有諸多經濟效益不錯的企業被一把火燒掉或一場礦難毀掉。
8.泄密風險。由于企業管理不嚴造成企業的核心商業機密或核心技術機密外泄,致使企業喪失許多商業機會而贏利能力下降或喪失技術優勢而敗于競爭對手,給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重大經濟損失。
9.成就風險。有的經營者有了一些業績后開始自滿,放棄了艱苦創業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放松了日常的企業管理和長遠的發展謀劃。或整天忙于瑣事應付,或終日沉醉于酒色之中,更有甚者業大脾氣長、店大欺客,損害了企業與消費者的關系。不知不覺中競爭對手崛起,市場份額下降而走向衰落。
10.涉外風險。指經營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在涉外活動中因缺乏對外方企業資信調查或不熟悉國際經濟運作規則被外方企業詐騙或索取額外利益,發生財產或資金損失。或由于匯率變動使換匯遭受重大損失。
二、針對種種企業風險,應采取的防范措施
1.對涉足的行業及項目要做全面深入的調研。大中項目必須請專家組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對產品定位、市場預測、建廠條件、建設規模、原材料供應、設備選型、技術方案、資金預算、環保要求等做出科學詳盡的預測分析并制定項目實施方案。項目投資要留有余地。設備、技術及工藝的選擇要有一定的先進性。對各種專利技術,要摸清其實用性、普及性、性價比及規模生產的可行性。
2.廣告投入要精心策劃、量力而行,與企業的生產能力、營銷能力和市場定位相吻合,切忌自不量力、流于一般或詞不達意。應請專業媒體策劃人員結合產品屬性、競爭對手和市場現狀進行策劃,突出個性與特色,把握宣傳尺度與產品質量的一致性。新品的廣告時機宜掌握在產品上市的前后一個時期;老品應在銷售旺季或節假日分階段展開。根據產品特點選擇廣告的組合形式。為加強廣告效果,同時開展不同形式的促銷活動。
3.經營者確需授權時,本著不拘一格選賢任能的原則,對被授權人的社會背景、道德品行、工作經歷、工作能力、專業特長、既往業績一定要進行詳盡考察并面試。授權可采用試用、正式聘用分步進行,逐步加重責任。授權一定要有度,責、權、利明確統一。對一些重要崗位可由熟悉的人提供擔保。要建立和完善監督約束機制并形成制度化,定期對被授權人的工作進行考評,不合格的隨時解聘。
4.強化法律意識,嚴格訂立和履行合同。首先經營者要熟練掌握有關經濟法規,或聘請律師兼任法律顧問。訂立每項合同都要嚴謹,明確標的、雙方的義務及違約責任。要自覺履行合同,恪守信用,決不違約。對新開客戶要進行全面考察,或通過金融機構進行資信調查,不與資信差的企業往來。
5.謹慎為他人提供擔保。主要是對被擔保方的資信情況進行調查評估,可自行調查或委托資信調查機構調查,通過了解被擔保方的開戶銀行和客戶調查其注冊資本、資產負債、贏利能力、支付能力、管理現狀和企業信譽,評估分為好中差三級。要嚴格擔保審查程序,資信好的可予擔保,一般的須謹慎,差的不予擔保。
6.增強經營者自身素質,提高經營者管理能力。經營者在工作中要善于積累經驗,不斷更新知識,提升指揮、組織、協調和控制能力。建立嚴格的企業管理制度,從嚴治企。要善于運用動機激勵,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果感到力不從心,應聘請職業經理人授權管理企業。
7.克服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杜絕意外惡性事故。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從最壞處著眼,從細微處著手,提高全員安全意識,搞好員工技能培訓,購買企業財產險、員工意外事故及傷害險等,以防不測。
8.建立健全嚴格的商業機密保密制度,并實行分級管理。對核心商業機密及核心技術要掌握在經營者或其他可靠人手中。在業務交往、信息傳遞過程中高度警惕,提高工作技巧。教育員工自覺樹立為公司保守商業機密的職業操守。
9.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創業路上不歇腳。在取得一些業績后,經營者要冷靜地回頭看,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制定下一步發展戰略。要經常性地自我激勵,自加壓力,奮斗不止。在資本擴張上仍須謹慎決策,切忌盲目性,看準的項目大膽去干,一時看不準的可暫緩或另選其他項目。
10.涉外企業可實行保付代理制,尋找信譽好的金融機構做保理商,其服務內容包括:服務保理、隱蔽保理、有追索綜合保理、到期保理、封閉保理和全保理。根據業務需要與保理商簽定保理協議,委托其調查外方的資信情況、催收應收賬款、管理財務和負責換匯業務,并向企業承擔100%的信用風險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