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增長要素的作用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而且企業經營新環境也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生產了深遠影響。
一、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發生變化
傳統財務管理重視的企業資源主要是資產和資金,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產品附加值的提高更依賴于知識和人力資源。知識資本已占居企業資本結構中的主導地位,自然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對象,所以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也相應發生變化和調整。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資產結構發生改變,生產要素的內涵已由傳統工業經濟的資本內涵轉化為知識,知識成為企業新的生產力和發展動力源泉,知識資本比財務資本更具增值性。首先企業要將知識資本作為理財工作的內在性要素來看待。資金運作要有利于知識資本的培育,將其作為最重要的理財戰略,所籌措資本應盡可能多地吸收外部知識資本來改善企業的軟資源環境結構,并通過傳播、擴散、對外投資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知識資本的潛能;其次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等無形資產比重大大提高,而且對經濟增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據統計,經合組織內一些先進企業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比例已達1∶2~3,美國1995年很多企業的無形資產比例已高達50%~60%。所以無形資產也應成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再次將人力資源的管理納入財務管理系統。作為知識表現形式的人力資源成為推動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因素,并且取代了傳統的資產項目而成為企業利潤形成的主要來源,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導因素。另外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本經營呈現出高風險性和風險表現形式的多樣化特征。企業在追求不斷創新發展的同時,有效地防范和抵御各種風險,便成為企業財務管理不斷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所以風險管理已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財務管理的目標發生變化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財務管理是以產量(或產值)最大化作為目標。財務管理目標服從于企業生產目標,即產量或產值最大化。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至1991年末,我國經濟改革目標是建立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企業經營方式從單純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化,但企業財務管理的地位并不處于企業管理的中心地位。1992年初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由政策調整轉向制度創新,逐步進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階段.企業改革方向是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產權清晰、權貴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始終處于生存與破產、發展與萎縮的競爭之中。企業必須不斷發展才能生存,只有生存才能獲利。企業經營方式則正在由生產經營型向資本經營型轉變,企業基本是圍繞資本保值增值進行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也隨之逐步確立和深化。財務管理目標則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識的不斷增加、更新、擴散和應用加速,深刻影響著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由原有追求企業自身利益和財富最大化的目標轉向“知識最大化”的綜合管理目標。
三、財務管理的方法產生變化
知識經濟拓寬了經濟活動的空間,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方式。一是網絡化。容量巨大、高速互動、知識共享的信息技術網絡構成了知識經濟的基礎,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將在網上進行。二是虛擬化。由于經濟活動數字化和網絡化的加強,出現了新的媒體空間,如虛擬銀行、虛擬企業,各種商業活動以電子訂單、電子采購和電子支付的形式在全球互聯網上進行,使企業購銷活動更便捷、費用更低廉,但也加劇了貨幣風險。
因此,財務管理的方法必須創新才能適應變化了的經濟環境。一是方法本身的創新。隨著計算機的應用和網絡的發展,使得企業的經濟數據的取得更全面、快捷,方法更簡單,計算也更加精確,從而使財務管理的各種量化方法得到更為廣泛的運用和發展。二是技術方法創新。定量預測方法、風險決策方法、不確定性決策方法、滾動預算方法、致力于防范風險提高效率的財務控制方法和包含反映人力資本、知識資本的指標在內的財務分析方法等將得到重視,以滿足知識經濟時代對財務管理的要求。
四、財務管理觀念的變化
在知識經濟中,知識和人才的作用越來越起者重要作用,而且推動著現代企業管理戰略的新發展。戰略的發展必然對現代企業管理中的財務概念產生新的變化。
一是人本理財觀念。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推動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科技的創新和進步解放了生產力,喚起了人類的自我意識。以人為本的觀念運用在財務管理中,就是以人的發展為出發點,圍繞人的價值管理來展開財務管理活動,協調以財務關系為表現的人的關系,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知識資本理財觀念。知識經濟的興起,使創造企業財富的主要要素由物質資本轉向知識資本,知識資本是企業總資本的一部分,要重視和利用知識資本。知識資本是實現企業市場價值和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應參與分享的企業財富。三是信息理財觀念。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的環境里市場經濟要素流動和變幻日益復雜,企業必須對日趨個性化、多樣化的市場迅速做出積極主動反映,對技術和市場的變化因素,快速、準確地搜集、加工和處理全方位的信息并對各種信息出做反應,使企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形成不斷循環、高度統一的整體。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樹立信息理財觀念,從全面、準確、快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進行財務決策和資金運籌。四是風險理財觀念。經濟全球一體化和科技的迅猛發展既給企業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機會,也給企業帶來了許多潛在風險。由于國際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貨幣的形式和本質都發生了變化,國際間資本流動大大加快,資本決策可在瞬間完成。同時現代經濟的的非線性、突變性的特點,大大加劇了企業的經營風險,特別是高科技項目,由于自身的競爭性和不確定性,使得經濟活動的風險更大。樹立強烈的風險觀念,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進行科學預測,有預見性地采取各種防范措施,使資本風險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