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對外直接投資的年流量和累計額作為衡量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的指標,將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的數量規模與美國、日本、英國、韓國等國家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縱向比較發展速度快,但從橫向比較發現差距甚遠。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生產國際化中參與度較低。中國有必要重視對外直接投資,創造條件,大力發展對外直接投資。
[關鍵詞] 對外直接投資比較中國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際直接投資發展速度不斷增長,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中國在大量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同時,也在積極發展對外直接投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世界經濟展望1995》報告中,根據1989至1993年間的數據研究將中國列為世界第八大資本凈輸出國。聯合國《世界投資報告1996》指出,1992年~1994年間中國列為非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資本輸出國,超過了同期的西班牙、瑞典、丹麥和澳大利亞的對外投資規模。根據中國商務部200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非金融部分)顯示,截至2004年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凈額(即存量)已達到了448億美元,位居發展中國家主要對外投資國行列。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有利于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和自由流動,對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不斷加強的經濟全球化趨勢,一方面為中國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擴大了空間,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另一方面由于各國之間的經濟競爭更加激烈,又使得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面臨著嚴峻挑戰。因此,必須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放在整個國際直接投資的大背景下進行研究,把握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變化脈絡及發展趨勢。
一、對外直接投資比較
20世紀60年代以后,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發展速度加快,特別是90年代以后,世界對外直接投資呈直線上升趨勢,其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國際貿易和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對外直接投資年流量和流出累計額迅速擴大。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給出的資料顯示,在1967年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額為1041億美元,1980年達到5190億美元,增長近5倍。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額1990年為16901億美元,2004年增長到97322億美元,增長速度更為迅速。其中僅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就由1990年的1473億美元增長到2004年的10357億美元。
但由于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階段各不相同,對外直接投資發展速度和規模存在很大差異,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中所占比例也發生明顯的變化。從對外直接投資占有率看,美國一直居于首位,在1980年其對外直接投資流出累計額占世界總額的41.14%。但在這之后,盡管美國對外投資絕對數量仍在不斷地增長,但在世界總額中的占有率不斷下降,從1980年的41.14%下降到1990年的25.75%,在2003年下降至最低點19.87%,致使美國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中的霸主地位有所減弱。自1980年以來,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發展迅速,占有率持續上升,1991年日本對外直接投資占有率上升到13.06%。但90年代后期以來,日本對外直接投資占有率趨于穩定并呈下降態勢。英國對外直接投資占有率相對穩定,90年代有所下降,2000年后又有所攀升,但總體波動幅度不大。韓國對外直接投資占有率自90年代以來一直處于穩步上升的階段,但與發達國家的數據相比差距巨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占有率有所上升,但由于對外直接投資總量太小,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中的地位比較微弱。200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額為448億美元,占世界總額比率為0.46%,這表明中國生產國際化參與度還是很低,在國際投資方面的國際競爭力不強,開放經濟發展的層次不高,必須重視國際直接投資發展。
從對外直接投資年流量看,20世紀80年代年處世界前位的國家主要為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法國與日本。90年代,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開始大幅度增長。韓國2000年流量比1990年增長了4倍多。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也較80年代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增長。2001年以來,主要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增輻減緩,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年流量有所下降,頭號對外投資大國美國流量在2001年~2003年間增長緩慢,以至全球流量呈現下降趨勢。發展中國家受發達國家投資影響,流量增輻亦趨平緩。2001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增長迅猛,達到68.84億美元,居發展中國家前例。200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亦受到國際影響,流量下降。而此時,巴西、墨西哥等一些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數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攀升,巴西2003年對外直接投資年流量占世界總額的3.24%。與之相比,200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年流量僅占當年世界總額的0.25%。
1990年至2004年期間,中國在經濟總量、進出口方面有了長足發展。中國GDP占世界總額比例由1990年的1.63%上升為2004年13.2%,1990年排位11,2004年升至第7位。出口額占世界總額比例1990年為1.79%,2004年達到6.5%,排位由1990年的第14位前進到世界第3位。進口額占世界總額比例也由1990年的1.5%增加到5.93%,排位由1990年的第17位上升到第3位。吸引外來直接投資更是發展驚人,1990年居世界第12位,2004年則排名世界首位,占世界外來直接投資總額的9.56%。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雖在數量上有所增加,但與世界整體相比,發展步伐平緩,排序位次幾乎沒有變化,1990年為第16位,2004年居第15位,占世界總額的0.9%。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滯后于中國經濟外貿和外資的發展,并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相稱,應該加大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的力度。
對外直接投資的流入量指直接利用外商投資額的數量,而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則指對外直接投資額的數量。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期間,世界總計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與流入量之比為1∶0.94~1.36,這說明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的流出量與流入量大體相等。在此期間,發達國家流出量與流入量比例為1∶1.10~1.54,說明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大于其直接利用外資。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則明顯小于流入量,其比例為0.02~0.35∶1,表明發展中國家直接利用外資大于對外直接投資。20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與流入量比例均有提高,1990年至1999年期間,發達國家流出與流入比例為1∶1.24~2.69,發展中國家比例達到1∶0.26~3.62。2000年以來,雖然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流出與流入量相對90年代而言有所下降,但世界整體水平變化不是很大。
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與外商直接投資額兩者間的比例,看作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與流入量的比例。90年代初,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與流入量比例為0.16~0.36∶1。1994年比例開始下降到0.06∶1。1990年到1999年期間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與流入量之比逐年變小,2000年達到最低比例0.02∶1,這個比例不僅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雖然2001年以來,這一比例有所上升,2004年回升到0.06∶1,但是與國際水平仍存在明顯差距。
綜合上述比較分析,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從縱向比較發展速度很快,但與世界有關國家進行橫向比較,則差距甚遠。從總體來說,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生產國際化中參與度較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與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應有的地位并不相稱,中國有必要重視對外直接投資,創造條件,大力扶植和發展對外直接投資。
二、政策建議
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開拓國外市場,實施對外投資,尋找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已成為發展的一個必然的趨勢。為了充分發揮對外直接投資對中國企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積極推動作用,政府和企業都應采取一些切實的措施。
一方面,政府有必要加強經濟指導作用,對企業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支持。政府應加強對外直接投資的戰略規劃和政策指導。應對企業的跨國經營提供法律支、金融、財稅方面的支持。為企業跨國經營提供信息技術與服務。政府應創造和改善外部環境,給投資者外部保障機制;另一方面,跨國企業要進行治理機制的改革。境外企業治理機制的完善依賴于國內母公司治理機制的完善。應高度重視科研開發,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應組建有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形成系列化的跨國企業集團。企業還應認真學習國際慣例規則,強化外向型人才的培養。
政府與企業,應順應經濟全球化這一潮流,把視野從國內擴展到全球,實施對外投資戰略,在國際市場上獲得長足的發展,確保中國經濟長遠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