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外商對華直接投資方式也不斷發生變化,由過去合資合作為主向獨資為主轉變,并呈現獨資化加速發展的趨勢。本文中分析了跨國公司對華直接投資獨資化趨勢的動因,以及對我國的影響,并進一步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直接投資跨國公司獨資化動因
一、外商對華直接投資方式變化
改革開放后,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05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累計已達到6224.01億美元,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達到552942家。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投資方式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外商直接投資進入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外合資經營、外資獨資企業。此外,還有BOT投資,合作開發等投資方式,但所占比重較小。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上半期,建立合作合資企業一直是外商投資的主要方式,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獨資比重不斷提高,外商對華投資出現了明顯的獨資化趨勢。1998年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獨資比重達到了41.7%,合資比重為33.2% ,獨資比重首次超過合資比重,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2000年獨資占直接投資合同金額比重54.3%,合資比重為32.0%。但到2004年底,外商對華直接投資中獨資所占比重為76.4%,合資比重為18.0%,獨資合同金額是合資金額的4.24倍。外商在華直接投資已表現出明顯的獨資化傾向,獨資已成為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
二、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獨資化動因
1.中國經濟高速穩定的增長。經營風險很大一部份是由于經濟增長的不穩定性引起的。而經營風險是外資選擇投資方式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雖然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通貨膨脹水平較高,外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并不樂觀,為了降低經營風險,傾向于采取獨資形式。隨著20多年中國經濟快速穩定的增長,1979年~2004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9.6%的增長。經濟快速穩定的增長,經營風險的降低大大加強了外商投資的信心,紛紛采取獨資投資方式。
2.外商投資法律政策的不斷完善。改革開放之初,為了鼓勵外商直接投資,我國政府頒布了《中國合資企業法》,但對外資進入的產業和模式作了明確的規定。此階段,合資合作企業成為跨國公司主要的市場進入模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外商投資政策不斷放寬,先后頒布了多部鼓勵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在2001年和2002年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4年12月我國修訂了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進一步放寬了對跨國公司股權和投資領域的限制。外商投資法律政策的不斷完善促進了外商直接投資獨資化。
3.保持跨國公司競爭優勢。 跨國公司進行海外投資的直接動因是其擁有技術、品牌、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壟斷優勢。壟斷優勢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鐕緣艛鄡瀯菰矫黠@,其面臨的壟斷優勢外溢風險就越大,此時外資傾向于采取獨資這種投資模式。若不具備特別的壟斷優勢,則傾向于采取合作合資形式。改革開放初期,跨國公司對華投資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較低的產業,為了降低成本和風險,主要采取合作合資投資形式。近年以來,外商逐年加大在電訊、IT技術、機械裝備以及汽車等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的投資。同時紛紛在華設立研發中心,截至2005年底,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已超過750家。此時外資企業面臨著極大的技術外溢風險,為了維持競爭優勢防止技術外溢,外商往往采取獨資形式。
4.跨國公司全球戰略要求。跨國公司全球戰略,即從全球目標出發,合理安排有限資源,有效地協調和控制全球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提高其全球經營效益。但全球戰略有效實施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對其子公司進行有效控制。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跨國公司不再僅僅把中國作為一個銷售市場,而是作為其全球戰略中的重要環節??鐕緸榱烁玫目刂破渥庸?,有效的實施其全球戰略,對華投資紛紛采用獨資形式。
5.解決合資經營管理沖突。中外合資企業中,由于中外雙方社會文化背景,政治法律制度,利益目標方面的不同,在經營管理中合資雙方面臨著以下兩方面的沖突。一方面,文化沖突。合資雙方在文化方面不同,來自不同企業的管理者在工作思維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從而導致企業制度、管理理念、決策方式等方面的差異,這使得雙方在合資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沖突;另一方面,利益目標沖突。某些合資企業,對外方而言注重的是企業利潤,并把合資企業納入其全球戰略系統,而中方除了關心企業利潤,往往還注重就業、政績等非市場因素。合資企業由于企業文化上和利益方面的沖突往往造成企業市場機會的損失和經營管理上的低效率。跨國公司為了克服合資經營管理上的沖突轉而采取獨資形式。
6.對中國經營環境的熟悉。跨國公司在對華投資的其經營過程中,對我國的法律制度,市場狀況,人們的消費方式逐漸熟悉,與當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并在多年的經營過程中建立了自己暢通的銷售渠道??鐕窘洜I經驗的積累的不斷增多,減少了對中方的依賴,轉而采取獨資形式。
三、結論
外商直接投資獨資化趨勢給國內企業和國家帶來了多方面影響。獨資化加劇可能造成跨國公司對某些行業市場壟斷,迫使國內企業的倒閉和消費者利益受損,另一方面外商獨資企業往往投資于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新建研發中心,這樣進一步加大了國內企業與跨國公司的技術差距,容易造成我國對國外跨國公司的技術依賴,影響國家的競爭力。為了應對跨國企業獨資趨勢造成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國內企業必須提高其技術、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另一方面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快反壟斷方面的法律法規立法工作,并進一步規范和引導外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