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在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和諧”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企業和諧”已提升到企業管理理論的原則性高度,針對企業員工隊伍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適應和諧的建設需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新的姿態,聯系實際,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
一、解放思想觀念
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開創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觀念、物質利益的觀念、開放的觀念、系統的觀念、信息的觀念、競爭的觀念、效益的觀念、尊重實踐、尊重事實、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觀念等等,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的內在要求。
二、轉變思維方式
適應新的形勢的發展要求,變革傳統的思維方式。要變被動式思維為主動思維,由封閉式思維方式向開放式思維方式轉變,由靜態性思維方式向動態式思維方式轉變,由經驗型思維方式向超前型思維方式轉變,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對企業員工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前提。
三、滿足心理需要
由于企業員工勞動的這種特殊過程,決定了企業員工的職業心理特點與特殊需要。從馬斯諾層次需要理論的角度上看,企業員工的心理需要正好反映在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上。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社會的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指希望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成為自己所期望的角色。其特點具體表現為:精神文化需要的優先性;創造、成就需要的強烈性;自尊、榮譽需要的關切性;物質需要的迫切性。思想政治教育應深入企業員工做大量的調查研究和細致的統計分析,以掌握現代企業員工需要的普遍性和不同個體需要的特殊性。針對員工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恰當滿足企業員工的心理需要。
四、激發工作動機
動機是指人的內驅力,它構成了行為的直接動力和基礎。動機分為內部基因和外部基因兩個方面。內部基因包括需要、主體的興趣、價值觀念、抱負水準等,屬直接性工作動機。外部基因包括物質條件、福利措施、精神氛圍等方面,屬于間接性工作動機。思想政治教育要培養和激發企業員工的直接性工作動機:加深認識,明了工作意義。巧妙安排,使工作多樣化,讓企業員工有機會從事不同內容的工作,從而增加對工作的新鮮感;因人而異,確定難度,要根據每個企業員工不同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等安排適當難度的工作,使他們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既發揮專長,又增長知識與才干,強化創造性動機;相對穩定,保證工作完整性,讓企業員工有適當參加循環性工作的機會,在觀念上形成工作的整體感;適當放權,強化工作責任,讓企業員工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自主設立目標、選擇方法、解決問題,有助于其工作責任感的增強和自尊新的滿足,這是使其工作優化、穩定的重要手段;照顧興趣,增添工作吸引力,有利于企業員工工作動機的形成和發展;及時反饋,有效調節行為,思想政治教育即使為企業員工提供不附任何評價的反饋信息,也往往具有激勵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培養和激發企業員工的間接性工作動機:合理利用外加報酬,努力避免“德西效應”;優化工作環境,讓企業員工在美好的環境中工作,工作環境包括物質條件、福利措施、精神氛圍等方面,物質條件和福利措施搞得好,可以減少企業員工的不滿情緒,使他們安心工作,精神氛圍包括人際關系、學術空氣、敬業精神等成分,精神氛圍營造得好,無疑會增強學校的吸引力,使企業員工熱愛學校,忠于職守。
五、采用疏導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應把握企業員工不同時期的實際思想問題,采取疏導的方式,引導廣大企業員工,在經濟體制轉變的世紀之交,找準自我的政治定位、人生定位、事業定位,盡量縮小社會的負面因素對企業員工思想的干擾。思想政治教育應努力創造條件,讓企業員工有發表自己的意見,發泄內心不滿的機會。同時,還要正視企業員工的物質需要,適度發揮獎金的激勵作用,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能善于把握適當時機,發揮精神獎勵的效用。對于個別企業員工一些不合理、不切實際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應針對不同情況,分別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疏導,注意方法要恰當,以取得相互體諒,避免造成負面影響。
六、開闊教育視野
教育視野要開闊,要把企業員工的呼聲、情緒,以及要求都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在這個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廣大企業員工,從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學習上、生活上全方位、多層次地做好凝聚人和感召人的工作。不僅要注意八小時以內,還要關注八小時以外,通過走訪、各種活動的接觸,主動、準確、及時地了解、掌握企業員工情緒、愿望和要求,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奠定基礎。
七、創新教育手段
解決企業員工的思想認識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平等討論、以理服人的積極疏導的辦法,思想引導必須結合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活動,吸引和感染企業員工。積極吸收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善于運用心理學、教育學、法學、倫理學和管理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加快工作載體的更新,如充分利用網絡、傳媒等載體,擴大覆蓋面,增強輻射力。
八、改革教育機制
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強對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光靠少數政工干部是不夠的。必須全黨動手,一級抓一級,一級帶動一級,形成書記帶頭,班子成員分工,黨員業務干部自覺,全體黨員齊心協力的工作機制。這種工作機制勢必會產生巨大的合力,輸出強大的能量,從而更好地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更好地使企業員工產生對黨的向心力。
九、提升教育境界
現代管理科學認為,人不僅是經濟的人,更重要的是社會的人。人的需要是有層次的,并且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強對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既要從低級需要出發,從關心他們切身利益的小事做起,更要著眼于高層次需要,解決他們的全面素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