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偏方觸發創業靈感
今年30歲的歐云東是重慶市巫山縣兩坪鄉人。2001年,他從部隊轉業后,曾被當地一家磷肥廠聘為合同工。2002年,因單位效益不好,他下了崗。
2003年春節的一天,歐云東到戰友家造訪。已是中午時分,戰友還未起床。原來昨晚戰友剛滿周歲的兒子失眠鬧了一宿。歐云東擔心地問道:“看了醫生嗎?”“看了,不燒不咳,一切正常。”戰友回答道。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歐云東回家向母親述說了戰友兒子的毛病。母親猜測說:“也許是枕頭不合適吧,嬰兒的睡眠質量與枕頭有直接關系。”當晚,正在家看電視的歐云東突然接到戰友的電話:“我孩子還是睡不安穩,你來看看,幫忙想想辦法吧!”歐云東連忙趕往戰友家,當他查看了寶寶睡的枕頭后,立刻指出可能是枕頭的原因。
這時,歐云東突然想起他曾在附近一戶農家借宿時睡過的絲瓜絡枕頭。那幾天,歐云東天天累得腰酸背疼,可只要躺在絲瓜絡枕頭上就能安然入睡。聽了歐云東的講述,戰友將信將疑地催促道:“小單方可能醫大病,辛苦你快去農戶家把絲瓜絡枕頭弄來試試。”
當晚11時,歐云東氣喘吁吁地抱著絲瓜絡枕頭回到戰友家。為了驗證其功效,歐云東陪同戰友守著孩子。時針指向12點,孩子打著呵欠有了睡的跡象。戰友興奮地說:“前幾天這個時候他可是又哭又鬧啊!”0:20時,孩子安穩入睡。隨后的一周,孩子失眠的毛病沒有了。戰友連聲致謝,可歐云東卻在思忖:絲瓜絡枕頭為何有這般魔力?是巧合還是真有依據?
春節過后,歐云東走訪了當地一位有名的中醫。這位中醫說:“你說的這種枕頭填充的是絲瓜的果絡,是成熟果實的維管束,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絲瓜藥性甘寒,潤肺、清肝,有清熱、涼血、解毒、祛風行血通絡的功效。”
聽了歐云東轉述的中醫的解釋,先前還心存疑慮的戰友對他說:“辛苦你再走一趟,讓那戶農家多做幾個絲瓜絡枕頭,總不能沒有換洗的呀!”歐云東從戰友的囑托中突然悟出門道:兒童絲瓜絡枕頭肯定有市場,這可是個發財的良機呀!
瓜盡其用奔“錢”途
歐云東再次來到那戶農家,說還要10個絲瓜絡枕頭。老農感到納悶:“你們城里各種各樣的枕頭多的是,干嗎還要這種土得掉渣的玩意?”歐云東編了個理由說:“我的幾個教書的朋友要用這種東西做教具,等著急用。”老農叫老伴從墻上取下晾干的絲瓜絡,去皮清污后,再用一些邊角布料和棉花均勻地鋪在一起,一個簡易枕頭就做好了。歐云東試探著問:“大伯,您說個價吧。”“哪里的話,你上次給我的100元錢還沒來得及找補,這次就算是對上次的補償,不要錢。”“您也不能不計成本啊。”老農哈哈大笑,指著滿屋的絲瓜絡說:“這東西咱家有的是,遇上豐產年還喂豬呢!”臨走時,歐云東告訴老農說:“您以后多種絲瓜,我幫您推銷。”
回到家里,歐云東并沒有貿然行動,而是把10個絲瓜絡枕頭分別送給幾個家有小孩的朋友。見歐云東奉送這種土玩意兒,朋友們揶揄道:“云東,你啥時候變得這樣小氣了?”當歐云東說出其神奇功效后,朋友們才勉強答應拿回去試試。沒幾天,朋友們都說這種枕頭確實對小孩的睡眠很有幫助,可是制作粗糙,包裝也太土氣。
隨后,歐云東找到一家布藝設計公司,量身定做了一套枕頭包裝。枕頭外套布料的圖案花色迎合了兒童的視覺觀感,還配置了一些花邊;對絲瓜絡枕頭內芯的制作也進行了改進,先用機器將絲瓜絡壓榨成條塊狀,按比例加上棉花等材料,再套上精致的外套,一款新的兒童絲瓜絡枕頭便出籠了。當新的絲瓜絡枕頭再次呈現在朋友們面前時,得到了嘖嘖的贊嘆聲,紛紛以每個30元的價格被“搶走”。
朋友的支持和鼓勵激發了歐云東的創業熱情。他立即下鄉收購了3000條絲瓜絡,發動家人一起動手,在一個月時間內制成了800多個絲瓜絡枕頭。短短半個月,歐云東的產品銷售一空,凈賺5000多元。
就在歐云東準備大干一場時,幾個用戶找上門來要求退貨。原來,歐云東的家人在趕制時沒有剔除過了藥效期的絲瓜絡,造成絲瓜絡枕頭變色發黃。隨后,他高薪聘請了一位老中醫專把絲瓜藥效質量關,又從外地一家藥廠引進一名技術指導,還在當地鄉鎮設立了8個絲瓜絡收購點。2003年8月,歐云東的絲瓜絡枕頭加工廠在縣城郊外掛牌成立,并在工商注冊登記了“安逸牌”絲瓜絡枕頭商標。
至2005年底,歐云東又陸續推出絲瓜絡鞋墊、絲瓜絡嬰兒鞋等系列產品。
為保證充足的原材料加工,歐云東在長江三峽附近的山村建立絲瓜種植基地3500畝,制作成絲瓜絡系列新產品,現已達到年產清潔球100萬個、鞋墊20萬雙、兒童枕芯5萬個、搓澡巾1萬張、嬰兒鞋10萬雙的生產加工規模。
絲瓜絡產品遠銷國外
2006年3月,廣州舉辦國際旅游產品展銷會。展銷會開幕當天,歐云東的展柜前已聚集了眾多客商,歐云東不厭其煩地介紹產品的用途和功效。一個上午,帶來的產品已送出大半,可是卻沒有一個商家來洽談業務。歐云東趕忙跑到其他展臺看了看。不看不知道,其他廠家對產品的推介,不僅有紙質材料、影像資料,還有用戶評價。歐云東連夜趕制了一份以環保健康為主題的產品宣傳資料。
第二天,一位客商看了歐云東的絲瓜絡產品宣傳資料后,表示愿意推銷絲瓜絡產品。這位客商來自江蘇省淮安市一家進出口公司,專門到展銷會找“賣點”。為使自家產品出口,歐云東果斷地作出價格讓步,而對方出于謹慎只先簽下1000套絲瓜絡產品合同。就這樣,首批絲瓜絡產品發往了法國、德國、韓國等地。當傳來代理商“你的產品順利出口”的消息時,歐云東喜極而泣。
接下來,歐云東在產品價格上與代理商展開艱苦的談判。最后,看重絲瓜絡產品潛在商機的代理商不得不同意歐云東提出的銷售價格。
與代理商合作讓歐云東獲得了一定的收益,但他敏銳地覺察到,如果自己能直接與外國人做生意,可以賺得更多。但他深知自己的“后天不足”,不但學歷低,又不懂外語。于是,歐云東在忙于生意的同時,又報名參加了電大函授,補習英語。他說:“再過幾年,我要親自與外國人做生意。”
歐云東僅用3年時間,就賺了將近200萬元,不僅擁有了樓房和轎車,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旗下從業人員50余人,帶動幾千農民走上致富路。
(殷欣奎薦自《人生紀實》原標題為《絲瓜傳奇,一單偏方成就百萬富翁》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