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恐怖分子還是戰略盟友?對美國政府來說,給別人定性易如反掌,關鍵在于這個“別人”是否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這不,曾經委身于薩達姆政權、因涉嫌種族屠殺而登上美國國務院恐怖組織排行榜的“伊朗人民圣戰組織”,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美國政府的座上賓。
巴格達下了“逐客令”
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的外交顧問瑪里姆·拉伊斯3月13日表示:“‘伊朗人民圣戰組織’應該立即走人。這個組織在伊拉克呆一天,伊拉克的局勢就要繼續惡化一天,它還會惡化伊拉克政府與鄰國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們請他們立即走人!”
伊拉克檢察機構表示,執法機構正在準備起訴書,將以“勾結薩達姆政權、反人類罪”起訴“伊朗人民圣戰組織”的100名骨干。一旦獲得總理辦公室的批準,伊拉克檢察官就將簽發逮捕令,將“伊朗人民圣戰組織”的上述人員逮捕。如果法庭認為上述被告罪名成立,他們將面臨“跟薩達姆一樣的下場”。
對此,“伊朗人民圣戰組織”反應強烈,聲稱伊拉克政府此舉“根本就是污蔑”,表明伊拉克的政治高層已經被伊朗滲透,是伊朗政府試圖免遭美國打擊而設下的計謀。
美國也對伊拉克政府要求“伊朗人民圣戰組織”“立即走人”的最新表態迅速作出反應,宣稱:美國對“伊朗人民圣戰組織”的態度和政策均沒有變化,該組織是美國的盟友,是提供伊朗核計劃情報的主要來源。言下之意,華盛頓不同意伊拉克政府的做法。
曾與老薩聯手的“恐怖組織”
這個讓美國和伊拉克關系發生微妙變化的“伊朗人民圣戰組織”,于1965年在德黑蘭大學成立,以反對巴列維國王為目的。該組織成立后頻頻與政府發生沖突,在巴列維政權倒臺、霍梅尼政府上臺后,它又轉而跟霍梅尼政權為敵。由于遭到政府的大力鎮壓,該組織的總部于1986年遷至伊拉克境內,受到了薩達姆的熱情接待。在薩達姆政權的庇護下,它和伊拉克安全部隊一起鎮壓了什葉派和庫爾德起義人員。
1997年,當克林頓政府與德黑蘭的關系有所升溫時,美國國務院將“伊朗人民圣戰組織”列入了恐怖組織名單,并同歐洲各國政府攜手,嚴厲打擊該組織。
目前,該組織自稱在伊拉克境內有3800名成員,在伊朗境內有數千名成員,但外界無從得知這些數字是否屬實,因為美國中央情報局等機構根本無法進入伊朗。
美軍為“恐怖大亨”提供“準將級待遇”
薩達姆政權倒臺后,眼看大勢已去,“伊朗人民圣戰組織”馬上向美國人繳槍,接著便與駐伊美軍高官你來我往。2004年,駐伊美軍令人意外地宣布,根據《日內瓦公約》,同意給“伊朗人民圣戰組織”成員“受保護人員”的待遇,并為他們在巴格達北部地區專門設立了一個名為“阿什拉夫”的營區。
營區建起來不久,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務院官員就來調查“伊朗人民圣戰組織”成員的身份,并很快得出結論:這些人都是“干凈”的,沒有證據表明他們與恐怖有關。此后,美國便奇跡般地將“伊朗人民圣戰組織”從恐怖組織的名單上刪掉了。
自摘去“恐怖組織”“頭銜”的那天起,“伊朗人民圣戰組織”就“晉升”為美國的“戰略伙伴”,他們在“阿什拉夫”營區內的待遇也發生了劇變。
這里商店星羅棋布,完全實現了自給自足。該組織的許多成員已經有3年多沒有離開營區了,因為根本無需離開,也不想離開,這里的條件實在太好了。至于在營區里都做些什么,他們諱莫如深。《華盛頓郵報》記者通過其他途徑得知,他們正在接受美軍教官的“爆炸、射擊、格斗、陰謀”訓練,其中有的人還在接受“搜集情報”的特別訓練。據說,該組織在伊拉克的首領出入營區的時候,享受“準將級待遇”:美軍提供專車,由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充當專車司機。
美國不惜重金秘密反伊朗
去年夏天,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就想把“伊朗人民圣戰組織”趕走。該組織表示,這樣做不符合《國際法》,因為他們是“難民”。同時,美軍也向伊拉克政府施壓,馬利基未能將該組織驅逐出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美國人眼里的“恐怖分子”成了重點呵護的對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高官表示:“這些人簡直就是我們掌握伊朗情報的大腦?!币晃弧耙晾嗜嗣袷鸾M織”的高官無不得意地說:“一說起伊朗,美國高官嘴里講的、報紙上寫的,全是我們給的!”
美國對反伊朗勢力的“關愛”早已有之。
早在2002年,美國政府便以640萬美元的總預算,推出了使用伊朗當地語言的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到目前已耗資1880萬美元。去年2月,美國政府通過互聯網和電臺,暗中支持伊朗的反政府人士,并加大了在伊朗宣傳所謂“民主”的力度。此外,美國政府還推出了一項300萬美元的計劃,以幫助反伊朗政府的組織。
美國媒體披露,美國副總統迪克·切尼的大女兒、在美國國務院任職的伊麗莎白·切尼,將“從內部搞垮伊朗政權”當成了主要工作。切尼父女一致認為,與武力推翻伊朗政府相比,促成伊朗政權的內部崩潰是更好的選擇。據說,伊麗莎白主管著用于“促進伊朗民主”的8500萬美元的活動經費,其中大部分用于廣播伊朗流亡人士、持不同政見者的觀點。
去年伊朗邊境一直不穩定,針對軍隊和官員的暗殺、爆炸等暴力事件時有發生。伊朗邊境地區民族和教派成分復雜,一直有少數民族分離主義勢力的反政府武裝在活動。美國為了達到顛覆伊朗政權的目的,暗中資助伊朗國內的這些分裂勢力,試圖借助這些人打“影子戰爭”。
不過,美國一些分析家指出,美國與伊朗分離主義組織的合作,短期看似有效,長期而言會帶來更大的災難。伊朗的這些組織除了“反對伊朗現政權”以外,與美國再無其他共同語言,雙方的合作是十足的“臨時婚姻”,這些組織目前拿著美國的錢從事反伊朗政府的活動,或許哪天就會調轉槍口,把矛頭對準美國。
(摘自《青年參考》原標題為《為倒伊朗,美軍給“恐怖大亨”當司機》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