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打折現在已經司空見慣,各種返券促銷此起彼伏。消費者總是會不知不覺走進連環消費的陷阱。
購物結賬時。收銀員常掛嘴邊的時髦用語是:“請問您有會員卡嗎?”以前只有各種俱樂部或協會的會員才有資格持有的會員卡,如今可謂是消費者錢包中的必備之物,數量也有增無減,消費者總是會在渾然中跌入會員待遇泥潭。
時值歲末年初,各大商場、賣場都盯緊了消費者的錢袋子,還未捂熱的年終獎就要成了商家的口中肉。當會員消費、積分返券風潮再次襲來,消費者如何應對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實惠?
精明應對商戶會員卡誘惑
穆 木
如今是卡行天下的時代,不知不覺問,我們的錢包已被名目繁多、種類各異的會員卡充斥。臨近歲末年初,除了名目眾多的促銷手段,賣場的會員又得到怎樣的實惠呢?如何才能最大化享受消費積分獎勵與會員打折的益處呢?
享受實在的會員折扣
很多商戶的會員卡都有正價商品享受優惠折扣的這項功能。實實在在少花錢哪個不愛?可是細細思量一下卻發現,這種折扣在有的商場帶來的實惠卻十分有限。
小徐在好幾家商場都辦了會員卡,經過一段時間的消費使用,她發現大部分商場正價商品的會員折扣都是9.5折,與商場隔三差五舉行的促銷活動相比,這點折扣實在是寒酸。小徐覺得那些所謂的新到貨品即便現在不打折,一個月后也會促銷,莫不如略遲幾天購買。而且,即便是9.5折這點小優惠,也不是在所有專柜都能享受的,“很抱歉,本專柜非商場會員卡簽約商戶”的字樣,讓小徐覺得十分不爽??粗辛薒evi’s的經典501,卻奈何該專柜不認商場會員卡,不由得讓她慨嘆手中的會員卡對心儀的商品毫無用武之地。
張晨是古典音樂迷,平時也彈彈鋼琴,對他來說,比較實用的就是王府井音樂書店的會員卡,會員可以享受8折優惠,這使他平時買樂譜、CD能節省不少錢。要知道,非會員可是一點折扣都享受不到的。同樣,酷愛吃新鮮面包的他還擁有一張樓下面包房的會員卡,持卡買面包8.5折優惠,每天能省下一兩元錢,雖說不多,可是細水長流,一年下來也節省了五六百元,夠他更多地添置心愛的CD了。
秘笈
很多商場的會員折扣形同虛設,應選擇能實實在在打折的會員卡。
避開縮水的積分回報
楊小姐在某商場購物時,發現當日消費滿300元以上便可免費辦理一張會員卡(如果直接辦會員卡需要10元工本費),持卡消費可享受所有商品9.5折優惠,并能同時獲取相應積分(消費1元錢積1分)。因為楊小姐通常都在商場促銷時買5折、7折的商品,所以打折一項對她并無誘惑,但看著商場去年豐厚的積分回報不免動了心,“消費積分達到15000分可兌換一臺小冰箱”。
于是,為了這臺小冰箱贈品,楊小姐只要買東西必去該商場,不管打不打折,因為積分才是最重要的。年終時卡上的積分超過了15000,夢想著那臺冰箱應該是她的了,然而年終的積分回報卻另她大失所望,禮品檔次降低了,她只得了一床雙人被。
失望之余,楊小姐第二年就懶得積分了,年終時1500分只得了兩包2元錢的餐巾紙,而這些積分在以前,卻可以換一條單人床單。
今年,楊小姐買鉆戒、首飾的時候又想起了這張會員卡,思量著自己消費得多回報肯定也少不了,于是后來連買10元的文具也都積了分。果然,年底積分高達26000分??蓵r隔兩年,楊小姐再去兌換積分時發現回報又縮水了,25000分以上才可獲120元代金券。對該商場的積分回報徹底失去信心的楊小姐,將會員卡扔掉了。
秘笈
面對積分回報縮水嚴重的商場,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看淡積分或者轉而尋求積分回饋力度更大的商場。
集中消費的不菲回饋
Jade在了解了幾個商場的會員積分反饋力度后發現:有的商場比較大方,除了反饋比例高,還經常有多倍積分的活動。除了選反饋力度大的商場,Jade還總結了一條經驗:一個人一年的消費畢竟是有限的,單打獨斗肯定難有大額回報。于是她集中了朋友們的“火力”,一起消費;單位采購時她也自告奮勇擔當采購員,積分自然也落到自己的會員卡上。年終時,Jade拉著老公到處炫耀他那雙新款Nike運動鞋,因為,那就是會員消費積分的回報,700多元的代金券換來的。
秘笈
選擇反饋比例高、有多倍積分的商戶,以及集眾人之力消費是一個得實惠的巧辦法。
會員商品不容錯過
會員卡除了積分返利,還有一項功能,就是享受會員商品優惠。此外,有些超市還推出了部分紅利價商品,消費者不需再掏錢,只用會員積分扣抵即可。
趙女士每天都要去家附近的一個賣場購物,就免費辦了一張賣場會員卡。最近,她看到賣場的宣傳冊上印有“圣誕節和元旦即將來臨,為答謝廣大會員的厚愛,特推出18種會員特惠商品,希望各位會員莫失良機?!钡淖謽樱驮谫徫飼r特別留意了這些商品,挑自己需要的買了:純香芝麻油,會員送500ml草菇老抽一瓶;10包心心相印卡通迷你紙巾會員價5.9元(原價6.4元)。雖然省錢不多,但都是日常需要的東西,平白來的實惠趙女士自然不愿錯過。
秘笈
如果讓“做會員,享實惠”不變成空話,就應充分利用會員卡對日常用品推出紅利特價商品的機會。
精明應對返券促銷誘惑
穆 木
時值節假日,各大商場里“打折”、“滿××元返××元券”、“滿××元減××元”的標簽處處皆是,爭相使出渾身解數吸引消費者。消費者如何才能在商家轟轟烈烈的促銷大戰中得到實惠呢?
返券應對3策略
目前,返券是商場促銷的主流方式。相比“打折”、“滿××元減××元”而言,返券的衍生種類較多,折扣計算也較復雜,消費者也最易掉進陷阱。雖然俗話說“買的不如賣的精”,但仍有一些方法能讓消費者享受到較大實惠。
購物實例
王小姐逛街時看中了一件528元的外套、一條495元的褲子、一件495元的毛衣。商場只有返券這種促銷方式。
應對策略1:用好累積返券
如果3件商品在商場是滿180元返180元券,而且都是全額收、返代金券,且有“現金累積返券”條款。
王小姐結賬時先交528元,能得到返券360元,剩余的168元雖然本次結賬達不到返券額度,但可累積到下一筆交易。王小姐買毛衣(褲子)時應該如何考慮現金與代金券的分配呢?正確方法是不要使用全部的代金券360元,當然也不能全付現金,而應該考慮上筆交易的168元額度還需12元現金便可湊夠180元的返券額度,還可返還代金券用于下一次交易,因此應交192元現金,即可獲得360元代金券(12元現金與上筆交易的168元累計,便可再獲得180元代金券),余下部分交代金券303元。最后買褲子(毛衣)時交417元代金券和78元現金。通過這種方式,王小姐只需使用現金798元(獲得720元的代金券)便能以約為0.526的折扣買到所有商品。
交易秘笈
在累積返券商場要使返券額度最大化。
應對策略2:巧調購買順序
如果商場規定,結賬時兩筆消費的現金余額(商品價格-180元的整數倍)不能累積返券。比如,王小姐結賬時交528元現金,只能得到返券360元,剩余168元因未達到180元標準,不能返券,也不能累積到下一筆交易。商品的現金余額越接近180元,消費者損失越大。因此,結賬時應調整結賬順序,應后買損失較大的商品。
王小姐通過一番計算,得出不能累計返券、不湊券情況下在商場的最佳交易方式:先買褲子(毛衣)交495元現金,得到360元代金券;然后買外套,528元的商品文360元現金(得到360元代金券)和168元代金券;最后買毛衣(褲子),全部用代金券結賬后仍有57元代金券剩余。假設57元代金券能全部消費掉,王小姐在商場購物折扣約為0.543[現金(495+360)元÷商品(528+495+495)元+代金券57元≈0.543],支付現金855元。
雖然商場廣告中會宣稱全場滿180元返180元券,但是總會有個別專柜只參加返券卻不收券,而且這些不收券的專柜往往是些知名品牌,平時打折機會很少。如何抓住返券機會購得心儀商品也有竅門。
假設王小姐看中的528元的外套不收代金券,為了能更大程度地獲得優惠,她在結賬時付現金購買外套,然后再用獲得的返券來購買其他全額收券的商品。具體順序為,王小姐買外套付現金528元,得到360元代金券;買毛衣(褲子)時付360元現金,差額部分用代金券135元補足;最后用代金券買褲子(毛衣)時還可剩余90元代金券。如果代金券能全部消費掉,王小姐購買全部商品使用現金888元,折扣約為5.5折。
交易秘笈
如果遇到返券額度大于收券額度的情況,應調整結賬順序、用現金購買不收券或部分收券的商品,再用代金券購買其他商品;如果遇到不能累積返券,應后買現金余額接近返券標準的商品。
應對策略3:適當湊券最大化實惠
返券這種促銷方式只有在消費的現金數量為返券基數的整數倍時才能獲得較高折扣,而很多商品的定價卻往往事與愿違,比如,王小姐看中的外套只差12元錢便可達到180元返券基數的3倍,這種定價方式在無形中增加了購買難度。
購物時,王小姐又去買了一雙與外套同額度收返代金券的襪子(20元),結賬時與外套一起付現金548元,得到540元代金券;買毛衣(褲子)時付180元現金,差額部分用代金券315元補足;最后用全部代金券買褲子(毛衣)時還需交90元現金。按這種方法,王小姐使用現金810元,折扣約為5.3折。
交易秘笈
適當地購買一些小額商品,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促銷背后的秘密
當返券成為商家促銷主流形式,對消費者來說,重要的不是算計著如何才能從促銷中得到實惠,而是要理性對待促銷。
新款極少促銷
不管多大規模的促銷,總會有掛著“新貨到店”、“NewArrival”標識的商品不參加活動。而那些折扣大、返券多的商品無外乎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和一些舊款、斷碼商品以及樣品。
促銷之前提價
不管政府如何規范商場促銷行為,虛假折價在一些商場仍然存在。比如北京某商場的一款女鞋標價598,滿200元送218元券,可在鞋底卻有個不起眼的價格簽寫著229元。可見,促銷之前先提價仍是無良商家慣用的伎倆。
惱人的返券額度
商場返券促銷時,動輒都是“滿幾百元返幾百元”,但實際上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并非是百元的整數,而是以495,398這類價格居多。此時,消費者往往會為了減少損失,再買商品湊消費額,無形中消費得更多了。
引誘沖動消費
返券代替了打折,復雜的促銷方式,除了考驗消費者的計算能力,也是商家引誘消費者重復消費、超額消費的把戲。因為只買一件商品無法享受優惠,而為了更大優惠,只能花更多的錢。
各種促銷,最大折扣幾何?
商場A:滿200元減80元
“滿××元減××元”,相比直接打折來講,有了一個優惠底線。在商場B,消費者只有買足200元的商品才能享受減免80元的優惠。消費者實際能享受到的最大折扣為6折[(200-80)元÷200元=0.6]。
商場B:滿100元送100元代金券
如果消費者購買100元商品,可以得到100元代金券,所能享受到最大的優惠程度為5折,即現金100元÷(現金100元+代金券100元)=0.5。
消費者要想享受到最大折扣的前提是其購物金額恰好為100元贈券基數的整數倍,而且所得的代金券能全部消費。
商場C:全場7折,再滿300元送60元代金券
原價428.6元的商品7折后價格300元,并可獲得60元代金券。相當于消費者花300元現金可購得價值488.6元的商品(原價428.6元的商品與60元代金券),最大優惠折扣為6.1折。
同樣,購物金額是300元的整數倍,且所得的代金券能全部消費時得到的實惠最大,為6.1折。
商場D:滿200元送100元代金券,代金券參加循環返
同商場B、C的活動略有不同,商場D贈送的代金券同現金一樣,均可參加返券活動。
當消費者花200元現金時,可獲得100元代金券,如果消費到此結束,消費者所能獲得的最大折扣約為0.67[現金200元÷(現金200元+代金券100元)≈0.67];如果消費者再付100元現金,此時消費者所能獲得的最大折扣為6折[(現金200元+現金100元)÷(現金200元+代金券100元+現金100元+代金券100元)=0.6]。以此類推,理論上消費者能獲得的最大折扣接近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