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型基金復制指數的特點使得它能夠最大程度受益于股票指數的上漲,投資于指數型基金的投資者,在2006年所取得的投資回報基本和市場的平均回報相當,甚至比某些積極管理的股票型基金還要高。
指數型基金方興未艾
截至2006年12月1日,我國有20只指數型基金已初具規模。其中,既有完全復制目標指數的基金,也有為數不少的增強型指數基金;跟蹤的目標指數既有上證50、上證180、深證100、滬深300等常見的交易所編制的指數,還有新華富時中國A200指數、道瓊斯中國88指數等國外機構編制的指數;既有股票指數,也有債券指數。從交易機制來看,覆蓋了封閉式、開放式、LOF、ETF4種形式。如表1所示。
除3只封閉式指數基金外,大多數指數型基金自設立起就處在低靡的熊市之中,慘淡經營。到2005年底,股票型指數基金一年內跌幅超過15%的不在少數。就在指數基金快要被投資者“拋棄”的時候,指數基金終于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2006年,指數基金取得了全面豐收,特別是9月份以來,股市在招商銀行、萬科A、中國聯通等大盤藍籌股的帶動下持續攀升,指數基金的回報率普遍高于積極管理的股票型基金,除封閉式基金外的股票型指數基金最近3個月的投資回報率達到了30%,令人刮目相看。
基金興和、基金普豐、基金景福3只封閉式基金在最近3個月的回報率非常驚人,平均漲幅超過了75%,2006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超過了120%,這不只因為它們是指數基金,也因為趕上了2006年8月份以來封閉式基金的大行情,一直以來的高折價率、封轉開、分紅、股市大盤的持續上漲等因素,推動封閉式基金,均在2006年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如表2所示。
指數型基金何以成功
在投資指數基金之前,有必要回顧一下指數基金的產生和發展的背景,從中可以看到指數基金賴以成功的幾個關鍵因素。
有效市場假定
指數型基金采用被動的投資策略,理論基礎是上世紀60年代法瑪等人關于市場有效性問題的系統闡述。有效市場假定認為證券的價格已經反映了市場上所有有用的信息,因而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是沒有意義的。但如果這個假定不成立,則在市場上,信息對資源的配置就會起到主導作用,積極的研究分析并跟蹤個股,就能夠戰勝市場獲得超額收益。我國股市早期小道消息滿天飛的狀況,就說明股市還不夠成熟。事實上,2006年以前,我國的基金業中,還沒有哪只指數基金的業績能夠達到業界平均水平,直到現在,積極管理型基金仍然占據著我國基金市場的絕對主流。

市場投資環境
指數型基金起源于美國,在美國取得輝煌的成就,與美國的市場環境緊密相關,是以股指的持續上漲趨勢為背景的。而我國的股市自創立以來股指起起伏伏,2001年6月上證指數突破2200點,此后持續走低,2005年6月一度回落到1000點以下,直到2005年底股指才又回到上升通道。可想而知,我國的指數基金在發展的初期難有理想的業績。
我國股市的發展時間還比較短,還不是很成熟,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熊市。但2006年以來我國股市已經演繹了近乎100%的增長神話,進入了長牛行情,并有望在未來幾年內保持較高的增長。指數基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在得以改善,指數基金投資的時代正在到來。
市場理論基礎和心理基礎
投資組合、資產的有效配置等理論被廣泛地接受,投資者趨于理性的時候,在眾多的聰明人士尋求所有可能提高投資業績的超額收益機會的過程中,市場將會趨于有效市場,股票的價格幾乎可以包含所有有用的信息,指數基金就成為明智的投資選擇。
指數型基金投資原則
普通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時,需把握如下原則。
把握好投資時機
對投資時機的把握是難之又難的,即使是專業的投資分析師也難以對時點進行準確的判斷。但投資指數基金時,仍需對大勢作出判斷,如果判斷為牛市行情,即可選定一個相對低的點位買入并長期持有,將會獲得與市場相近的回報。但如果只是想做短線投資,則需更為慎重,低吸高拋的目標無法達成時就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損失。
選擇實力強的基金公司
2006年發行的指數基金有6只,同期發行的開放式基金還有80多只,基金市場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基金公司的實力與基金業績之間的關聯度也越來越大,各類基金排行榜中排在前列的基金基本都出自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那些有著良好的股東背景與治理結構的、管理資產規模龐大的基金公司,操作更為規范,投研團隊的實力也更強大,選擇這些基金公司的基金,更容易取得理想的投資回報。

選擇合適的目標指數
結合市場行情,看指數有沒有很強的贏利能力,是否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從表2中可以看出,今年下半年以大盤藍籌股為主的行情中,跟蹤上證50、深證100、滬深300等權重股組成的指數的基金部取得了可觀的回報,但跟蹤中小板指數的中小板ETF的收益就相形見絀,僅為平均收益的1/4。投資者必須對指數基金跟蹤的指數有所了解,結合市場行情選定合適的目標指數。專業一些的投資者還可以從每股收益水平、凈資產收益率、定價水平等方面去考察指數的贏利能力。表3為滬深交易所編制的主要股票價格指數回報率。
選擇對指數跟蹤效果好的指數基金
投資者投資指數基金,就是希望能夠獲得與指數相當的收益。選定目標指數后,就需要選擇對目標指數擬合的較好的指數基金。也就是說,要對指數基金的投資管理能力進行考察,看它的跟蹤誤差有多大,是否在擬合指數收益的同時也抓住了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專業地評價指數基金跟蹤效果的指標有跟蹤偏離度、信息比率等,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查閱專業機構的研究報告獲知,也可以簡單地將指數基金的收益情況與所跟蹤的指數的收益情況進行比較,選擇跟蹤效果好的指數基金。

作者現供職于北京展恒理財顧問有限公司
指數型基金的概念與分類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以擬合目標指數、跟蹤目標指數變化為原則,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的基金品種。和其他類型基金相比,指數型基金有成本低、費用低和人為風險小等特點。
按其對目標指數的復制方法分為2種
1.完全復制型指數基金 即采取完全被動的投資策略,100%復制指數;
2.增強型指數基金 這種類型的基金在被動型投資的基礎上加入積極型的投資管理策略,旨在復制指數業績的同時抓住超額收益的機會。
按其交易機制分為4種
1.封閉式指數基金 這類基金規模固定,不能申購、贖回,只能在二級市場交易;
2.開放式指數基金 這類基金規模不固定,在規定的時間,隨時可以申購、贖回,但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
3.指數型LOF基金 這類基金是交易機制上的創新,既可以像普通開放式基金一樣申購、贖回,又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
4.指數型ETF基金 這類基金是近年出現的最具活力的一類基金,既可以在一級市場交易,又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還可以采用證券組合的形式申購、贖回,交易機制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