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似乎天生就為好萊塢的繁華光影所生,只有那里才消化得了她甜膩的笑、和比電影更精彩的私生活。她說自己像流浪的吉普賽女人,唱歌跳舞都是為了取悅看客。她直言不諱最愛看八卦雜志。
這個樂于販賣自己生活的女人,在好萊塢的浮華世界里如魚得水。

失魂少女
布蘭妮·墨菲,看似陌生的名字,其實入行時日不淺,你或多或少會看過她的作品,她一直在起眼與不起眼之間存在著。深黑眼圈、大眼睛、閃亮金發是她的標識。她的獨特之處還在于她的本色表演:哭起來像賭氣的小朋友,撒起嬌來像打翻牛奶的貓咪,生氣的時候說話會很明顯地鼓起腮幫。
是的,演了二十多年戲,她仍然只是個花瓶。可那又如何呢?
搶眼的表現
生長在單親家庭的布蘭妮·墨菲,由母親莎倫獨自帶大,那時候家境十分拮據,可在小布蘭妮的眼里,母親始終是一個法力無邊的魔術師,每到交納學費的日子,她總能神奇地把錢款遞到布蘭妮手中,布蘭妮在成名之后,依舊堅持只和母親住在一起。
出生6個月,她就會說完整的句子,9歲開始登臺表演,十幾歲就雇傭演藝經紀,14歲時搬去了洛杉磯,當她高價買下小甜甜布蘭妮曾在貝弗利山的豪宅時,剛剛25歲。
1999年她在《失魂少女》中飾演一位精神分裂的病患,與薇諾娜·瑞德、安吉麗娜·朱麗一同飆戲而嶄露頭角,也讓大家認識了這位外形甜美中帶著一絲不羈的女孩;2001年由邁克爾·道格拉斯主演的驚悚片《一言不發》特別欽點布蘭妮·墨菲出任女主角,劇中她飾演18歲的重度精神病患者,搶眼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似乎,她適合的角色不是癡傻就是瘋癲,而不管這種歇斯底里是以何種變體呈現,她的癲狂表演總能讓人對她不竭的精力刮目相看。
“我的字典里,沒有疲倦這個詞語”,事實就是如此,她曾經在半夜兩點半時,醉醺醺在路上被警察攔下來,不過罪名不是酒后駕駛,而是她坐在超級市場的購物車里,被兩個同樣喝醉了的朋友推著在馬路上亂跑。
21歲的純情
你可以在雜志上翻到性感的她,但是你不會知道她曾經害羞到17歲被母親強迫出門第一次與男孩子約會,在那之前,她始終遵循著放學回家的古老作息時間,沒有夜游,也不參加派對,空了就膩在母親身邊。她一直不是壞女孩,熒幕上不是,實際上也不是。她的單純讓無數人為她心醉,不是她勾引你,是你自愿的。
在母親的督促之下和男孩的交往也進展十分緩慢,“我的第一次是在汽車里完成的,那時候我竟然非常丟臉地已經過完21歲生日,說老實話,這并不是一次愉快的經歷。”
不管后來感情生涯如何人戲不分,身邊有多少男子走走停停,她當初可絕對是個感情上的后進生。
不過這個后進生卻后來居上了,不知是因戲生情還是入戲太深,布蘭妮總能和影片中的男主角擦出火花,片場成了她滋生愛情的前沿陣地,她從拍戲現場俘虜來的男友,前有合作《8英里》的痞子阿姆,后有搭檔《新婚告急》的阿什頓·庫徹,只是這兩段高調的戀愛事件,都沒有持續上一年便宣告結束。
而她和杰夫·克瓦廷內茨、喬伊·麥卡羅的兩次大張旗鼓的訂婚,也都在儀式之前就夭折了。奉行再見亦是朋友的布蘭妮,在承受愛情重傷的同時,總能收拾心情重新上路,她清楚知道傷心只能一小會兒,在奢靡成風的好萊塢,感情是最浪費不得的,或者及早抽身,或者見好就收。
娛樂活動家
“愛情逝去了,但鞋永遠都在”這是《欲望城市》的名言,也是布蘭妮的人生信條。1995年布蘭妮參加影片《獨領風騷》首映禮的時候,自己化著粗糙的妝,穿著從自己衣柜里隨意扒拉出來的衣裙,那時的她既不知道什么是時尚,也不知道如何放大自己的性感。如今的她,不用刻意裝扮一樣性感奪目,那個《失魂少女》里棕發圓臉,略顯嬰兒肥的布蘭妮,悄無聲息中脫胎換骨了。
今日的她,除了去米蘭T臺走走秀,一圓模特夢之外,她還將目光投向了更多的女性,有感于外在形象對女性就業的重要性,她曾率領許多失業女性游蕩于各個熟悉的服裝店,為她們置辦衣物,賬單全由她來買,并且義務充當形象顧問。她說動自己熟悉的服裝店主捐贈一些衣物給這些失業女性,甚至不惜暫離好萊塢,為此四處活動,奔走出力。
很小就會擠壓著嗓子發出沙啞聲音的布蘭妮,曾讓家中的客人大驚失色:一個小女孩怎會有這樣一副低沉而磁性的嗓音?當家人及時制止她這一搗鬼行為之后,人們才驚覺,這全是她熟練掌握發音訣竅的結果。她對聲音的魔力演繹,讓觀眾對她在電視系列劇《山丘之王》里的配音過耳難忘,也讓好萊塢一班音樂人躁動不已,其實早在90年代的時候,布蘭妮就已經在一支名叫“lessed Soul”有豐富的音樂劇表演功底,她計劃發行自己的音樂大碟,錦上添花的是,她很早就開始用紙筆記錄那些經常造訪她的旋律片斷,就等把它們請進錄音棚的一天。
在好萊塢游走自如的布蘭妮,開朗坦誠是其性格標簽,人們更愿意把它的快人快語理解為傻大姐般的沒心沒肺,當她在訪談節目中拿前男友庫徹和黛米·摩爾開涮的時候,沒有人會當真。雖然至今她都欠缺一部貼上個人標簽的作品,但在今天這個娛樂年代,電影明星的內涵之一就是娛樂明星,單憑這一點,她已超額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