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赴美培訓班的學習,我對檔案館的數字化未來充滿信心,同時又意識到數字化是一個復雜的工程,不能被簡單地概括為硬件設施精良齊備。數字檔案和數字化檔案館的真正含義要遠比若干臺最先進的終端設施復雜得多。
1 如何生成自己的影像庫
以密歇根大學本特利歷史圖書館為例,用戶在此查到自己所需的檔案后,可以提供紙質拷貝,也可以提供影像復制件。其實用得最多的是提供拍攝服務。用戶可以申請負片、底片、照片、數字印刷品、掃描件甚至CD等不同制式的復制品。圖書館在為用戶提供拍攝服務時,同時會多留下一張負片。當同樣的內容被其他用戶利用時,圖書館就拿負片再去拍攝或者印刷等。不管使用頻率有多高,對原件的復制只有一次,這樣就避免了對原件的多次物理的或化學的刺激,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原件。同時,對用戶在利用檔案時又有相應的制約。比如,某用戶要得到十份關于同一內容的復制件,他就必須對復制件的大小、尺寸、分辨率等要求一一說明。由本特利歷史圖書館來統一印制。而不能只在本特利歷史圖書館制作一份復制件,其他的九份自己另行再復制。如果這樣,會受到版權法的嚴厲制裁。在若干年的利用服務并積累過程中,那些利用率很高的檔案和利用率不高的檔案就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利用率不高的檔案甚至不會經過一次復制(reproduce),而利用率很高的檔案因為備有負片,可以多次再復制而原件卻只承受了一次物理或化學的刺激或毀損。這樣的服務方式既節省了大量資金,又保護了檔案原件,同時又維護了圖書館的利益。經過多年的積累,本特利歷史圖書館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在線圖像庫,大約有5000多副的圖片被記錄在圖像庫中。任何人都可以免費查閱和下載(免費下載不提供高清晰度分辨率)。這樣一個容量巨大的影像庫完全是根據用戶的選擇而建立起來的。用戶需求什么,他們就制作什么。
2 從其他載體到數字化載體的轉化
隨著數字技術的應用,某些載體的檔案使用群體越來越小。由于技術的原因保存起來也困難重重,所以就需要對他們進行新的制式的轉化。目前最好的修整方法就是進行數字化轉換。耶魯大學史丹利紀念圖書館(隸屬于手稿與檔案館)已經著手開始了這樣的工作。他們運用空氣氣流運動和真空吸引力等技術使卷片自動翻轉(而不是人用手來翻轉它,防止由于人為的原因導致的汗漬、油漬、污漬等,盡可能降低二次污染破壞作用)。由于資金有限,不能對整軸卷片的所有畫面都做數字化轉換,僅把其中的一些用戶常用到的畫面進行數字化改造,對于影像檔案材料進行數字化加工時,他們用機器人來自動翻頁。在美國檔案工作者年會上,有一個新型檔案機器展示會,我親眼目睹了日本索尼公司生產的機器人自動翻頁的演示情景。經過數字化的復制過程后,用戶看到的其實是被壓縮過的界面而不是原始的畫面。數字化后,原來的材料依然放回原處。數字化不是保存目的,只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為便利的利用平臺。唯一例外的是,捐贈的檔案經過數字化技術處理后,按照和當初捐贈者簽訂的協議,有些原件是要由捐贈者親自保管的。
3 檔案本身就是數字化產品
由于數字技術迅速普及的原因,一些檔案從一開始生成就是數字化的產品。隨著技術的更新,舊技術被淘汰的頻率也越來越快,接收來的原始數字資源是不同年代生成的數字化產品,有著不同的制式。如何使新的技術與舊的產品互相兼容,格式之間相互轉化,數字信號之間的質會不會有大的改變:如何對它們進行著錄、編目管理是當今檔案界的一個巨大挑戰。“不同制式的數字檔案需要不同的界面來打開,不同的界面需要不同的技術來支持。所以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來面對這樣的大難題。”耶魯大學手稿與檔案館館長理查德先生如是說。
按照美國國家檔案館的技術要求,檔案保存系統必須最終能適合接受16.000種軟件格式中的任何一種。同時,該系統也應能符合檔案閱讀軟件和存儲硬件的未來變化。它還必須保證所存儲的檔案能通過網絡可靠地獲取,并且不會受到黑客或恐怖分子的攻擊和干擾,美國國會為該系統出資一億美元,在美國總統2006年的預算中增加撥出3600萬美元。目前,完成該系統的最終花費還是一個未知數。國家檔案館希望它能在2007年至2011年間投入使用。